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实践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0-06-28廉永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新时代实践

廉永剑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实践模式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社区、高校+教育基地、高校+典型观摩等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剖析了高校+实践模式推行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高校与实践客体对接困难等难题,提出了多渠道化解经费难题,建立政府、社会、建立政府、社会、高校等利益约束机制等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意识形态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高校是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的主阵地,党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近年来,虽然高校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空前提高,理想的教育目标与现实的教育成效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进入新时代,创新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切实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1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实践模式的提出

1.1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新环境、新挑战

高校是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的主阵地,进入新时代以来,全球化、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碰撞、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社会发展中问题的凸显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大学生这一群体对信息选择、提取具有更大的自主性,自我意识更强,但由于知识、阅历有限,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还不够成熟,面对复杂的新环境、新挑战,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甚至否定。

1.2新时代新使命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催生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在更广阔的地域内以开放的姿态接受挑战,前所未有地在更高的舞台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也前所未有地以更自觉的姿态引领世界的发展。新时代是需要智慧的时代、是需要人才的时代,它赋予了大学生新的历史使命,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催生了新要求。新时代也是检阅人才的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高度直接影响到能否完成新使命。

1.3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虽然近年来高校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空前提高,理想的教育目标与现实的教育成效之间存在巨大差距。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非常排斥,总是以质疑的姿态去挑战,或者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没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部分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跨出国门以后并没有在增强我党向心力,提高我国凝聚力,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站到了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立面。

2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实践模式的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没有取得理想效果与教育形式有着较大的关系,教育形式仍是理论教育占绝对比重,实践环节占比重较低,实践形式较为单一,现实中没有克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事实证明,单纯的理论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理论与实践教育形式相结合效果更为明显。在新时代,创新大學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模式对切实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2.1高校+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最直接贴近群众生活的单位,也是大学生最熟悉的区域。进入新时代以来,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社会保障、经济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依托社区资源,以社区发展成就为实践对象,让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民情,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最前沿展示对大学生进行更直观、更鲜活,更有说服力的意识形态教育,更有利于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充满自豪感。

2.2高校+教育基地

教育基地依托优秀的文化资源,以史实或还原史实为依据,充分挖掘和开发教育资源,搭建实践教育平台。高校以教育基地为意识形态教育平台,可更直观、生动、形象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激发大学生灵魂深处的感悟和反思,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加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

2.3高校+典型观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同行业和领域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典型。先进典型代表道德高地、时代标杆 、创新前沿,培养、宣传、学习先进典型,可以从中汲取正能量,创造新高地。通过典型观摩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激励大学生争做社会标兵,引领社会风尚。

总之,社会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实践教育的大舞台,应积极探索多种实践模式,把多样化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逐步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3推行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实践模式的障碍

3.1社会实践经费不足

实践过程中需要组织外出参观、访谈、获取调查数据、参加社会服务等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费作保障,经费不足是高校+实践模式推行中面临的首要难题。长期以来,活动经费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经费内实践参与者仅是少数,多数大学生自费进行,致使实践活动难以充分开展。

3.2高校与实践客体对接困难

针对不同的实践主题,应选择相应的实践客体,即实践活动所考察和认识的对象,要建立起二者之间的活动关系需要进行事前协调。实践主体和客体是不同的利益体,要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实践主客体之间往往存在对接难题,社区、教育基地、优秀典型等实践客体会因为接待费用、事务繁琐、规避风险等不愿接收,致使实践活动难以开展或走向深入。

除此之外,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还存在指导不到位、教育基地资源不足和先进典型选树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4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实践模式的构建路径

4.1多渠道化解经费难题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中的经费不足难题,应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第一,实现实践主客体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减少开支;第二,各高校设立专门的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经费,制定严格的经费使用制度,保障经费严格、高效使用;第三,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多方面筹集实践经费。

4.2建立政府、社会、高校等利益约束机制

高校+社区、高校+教育基地 、高校+典型等实践模式都需要建立高校与社区、教育基地和先进典型之间的稳定关系,而确立利益约束机制是这一稳定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第一,要实现双方资源共享。高校可为社区、教育基地、先进典型提供人才、技术、智力支持,区、教育基地、先进典型可以提供实践基地、教育素材等。第二,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通过政策支持为双方提供合作动力。

此外,为防止意识形态实践教育流于形式,切实提高实践效果,应对实践活动进行精准化指导,高标准建设教育基地,培养、挖掘、宣传先进典型。

基金项目:课题:青岛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8-2019年度研究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实践模式的创新研究(无课题号)。

参考文献

[1] 洪光东,王永贵.当前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新思想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陕西社会科学,2014(09).

[2] 李宗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新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16(02).

[3] 任美慧,李辉.国内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研究述评——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4).

[4] 张艳斌.习近平意识形态观及其时代价值[J].学术论坛,2015(07).

[5] 肖唤元,秦龙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四重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7).

[6] 祝念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卿[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05).

[7] 李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9).

[8] 储峰,张希中.试析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人民性”[J].社会主义研究,2018(04).

[9] 马荣华.习近平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研究述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11] 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3] 韩小谦,郭军.新时代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理路[M].陕西社会科学,2018(06).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新时代实践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