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6-28王玮张朝晖
王玮 张朝晖
摘 要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将“课证融通”作为首要条件,让师范生顺利考取教师资格证,是衡量该专业是否具备培养合格师范生的必备条件。因此,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将课程体系与职业考证进行对接和融合,最终达到育人与通过率的双赢。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在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认证标准二级和三级标准中均提到“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不低于75%或85%”。由于高职师范类专业学生生源复杂且质量不高,证书获取率偏低。因此,无论从认证标准的要求,还是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来看,提高“教资”获取率已经迫在眉睫。
1专业认证对我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师范类专业认证在学生发展一项中对教师资格证获取率提出了明确的指标。由于我校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群2019年立项为国家高水平专业建设群建设项目,建设任务中提出在第一阶段的建设期间内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定。英语教育专业作为群内的专业之一必须达到“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不低于75%”的目标。
2015年以来,我校英语教育专业在人才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方面没有明确定位,对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率不重视。这就导致了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设置方面有明显的不足。2018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以下简称“教资”)通过率平均为27.59%,2019届毕业生“教资”申请人数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42.45%。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生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率要求对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2我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2.1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针对在学生质量培养方面的不足,我校英语教育专业专业教师充分调研。通过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在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及建议等。对往届毕业生的回访,主要了解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职业岗位的变迁、在校所学知识与技能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差距、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建议等。
2.2人才培养模式专题研讨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讨,分析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如增开部分“国考”中要考而未专门设置的课程,适度减少“国考”中权重较小的课程, 并根据各门课程在教资考试中的重要程度调整权重和安排开课顺序。二是分析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并将合理建议采纳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2.3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将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普特融合、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突出课程融通,以积累教师职业素养为根本,将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与相关课程对应落实,强化相关文化知识素养与能力训练,培养胜任融合教育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3英语教育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 教育专业应将教育课程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教師发展,即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观;二是学生成长,即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和相应的行为观; 三是学科教育,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观。目前,英语教育类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包括三类,即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及实践类课程。从小学英语教师岗位的任职要求出发,以提高教师资格证书获取率为目标,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主要考点分解到专业课程中。结合小学英语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方面对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合理序化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学期,梳理和整合了教学内容。
4服务课证融通,构建 “双师型”教学团队
落实英语教育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本专业的专业教师必须符合以下标准之一: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小学);到幼儿园、小学等单位挂职锻炼;进行每5年不少于6个月的顶岗实践。将其列入职称评定、进修学习、培训、评优评先等要求条件中,激励专业教师能够主动到小学开展顶岗实践,促进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聘请优秀的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担任教学实践课程或教师资格证书所涉及的课程中实践教学内容的指导教师。
5坚持产出导向,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产出导向的基本理念。一是修订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的定位、性质、基本理念和学习目标等内容必须与毕业要求相印证。二是基于英语教育教学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采用“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三是教育实践技能训练课程通过任务驱动,实践中可以将知识嵌入情境中,从而得到整合,使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抽象的符号,而是有场景、有事件、有角色。四是在考核方式方面,改变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评价形式,采用笔试、面试、技能考核等方式相结合。
综上所述,在师范生专业认证背景下对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是必要性。课证融通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体现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基本理念,也以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明了方向。
基金项目:2019年度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职师范类专业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为例》XZZX201944(课题编号)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浩泉,吴永忠.中小学教师资格国家统一考试制度与小学教育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16(12):71.
[2] 陈素霞.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衔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08):123
[3] 刘德华,欧阳荣华.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22):89-92.
[4] 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