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合下的受欺凌者识别研究
——基于PISA2015的思考
2020-06-28刘潇雨
刘潇雨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一、问题的提出
校园欺凌,也称校园霸凌,最早是由挪威学者Dan Olweus提出的。欺凌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攻击性行为,而校园欺凌行为则进一步指学校内发生的欺凌行为。根据Olweus教授的观点,校园欺凌是指一个或一群学生长期重复地用负面行为对待一个或一群学生[2]。校园欺凌一经提出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三年一次的PISA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被称为教育界的“奥林匹克”。2015年,PISA首次引入校园欺凌,将其作为衡量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PISA将校园欺凌界定为三种类型:肢体型(推搡、击打等的身体暴力行为)、言语型(辱骂、讽刺等的语言暴力行为)和关系型(排斥、忽视等的冷暴力行为)。PISA2015从受欺凌者视角设计了三类型对应的六种欺凌行为(图1),并让学生报告过去一年发生这六种行为发生的频率,来评估学生感知的校园欺凌情况。这次测试一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校园欺凌行为测量,其中包括作为共同体参加的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四省(市)。基于数据分析,欧美国家受欺凌者比例较高,东北亚国家受欺凌者比例较低,中国四省市受欺凌者比例处于中等水平[3]。然而,即使包括PISA在内的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不断进行着,现今世界范围内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仍然普遍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8年发布了《校园暴力和欺凌:全球现状和趋势、驱动因素和后果》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校园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遭受欺凌[5]。
图1 PISA2015中校园欺凌问题设计
校园欺凌行为有着其特殊的隐秘性,受欺凌者往往因害怕不敢告诉师长,欺凌场所也往往发生在隐秘地点,例如厕所、杂物间……因此,很多欺凌行为都是在产生了严重后果之后,才开始采取干预行为。如何在受欺凌者还没有受到无法挽回的伤害之前识别出其是受欺凌者,是本研究的关注点。
二、受欺凌者研究
1.受欺凌者概念
校园欺凌里长期遭受其他人负面行为的学生即受欺凌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曾指出,判断校园欺凌应该基于受欺凌者的感受。让受欺凌者感到痛苦的行为即是欺凌行为[6]。
2.受欺凌者遭受欺凌影响因素
个体遭受欺凌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其诱因在。受欺凌者受到他人欺凌,既可能是一个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多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下面从社会环境、家庭情况、学校状况、个体特征四个方面探讨受欺凌者遭受欺凌或欺凌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
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传播等都与校园欺凌有一定联系。由于我国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客观情况带来的人口流动,催生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问题。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参加网络欺凌和暴力欺凌上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参与的比例虽低于留守儿童,但仍高于非流动儿童[7]。大众传媒挟带着良莠不齐的价值观直击公众头脑。大众传媒对犯罪、暴力等负面行为的报道将加深公众印象。根据“破窗理论”,这会促使大众,尤其是身心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攻击倾向,去欺凌他人[8]。此外,政策法律的不完善也不利于校园欺凌的阻遏。
从家庭情况来看,教养方式、成员关系、家庭结构及家庭经济水平等与校园欺凌有重要联系。有研究发现,男孩在父亲严苛的对待和母亲过分的保护下易形成敏感而谨慎的性格,并在同伴关系里受到欺凌。母亲的敌意和拒绝容易使家庭里的女孩在同伴关系里受到欺凌。专制型、放任型教养方式成长下的孩子遭遇欺凌的机会更高。幼年在成员关系不和或受其他家庭成员忽视、冷落甚至虐待的环境里长大的儿童,极易形成自卑心理,在同伴关系中处于弱势而受到欺凌[9]。家庭结构不完整或家庭结构暂时性残缺带给孩子种种不利影响,而家庭健全的孩子移情水平低,往往会嘲笑、排斥与自己家庭情况有异的孩子。在攀比心理的影响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同伴关系有极重要的关系。家庭富裕程度较高的青少年家庭经济支持程度较高,往往受到他人追捧而成为“圈子”里的核心人物。而家庭富裕程度较低的青少年则容易受到嘲笑和歧视,成为受欺凌者[10]。
从学校状况来看,学校整体氛围、班级内部情况等对校园欺凌有一定影响。学校综合状况愈好、整体氛围愈好,并且学校对欺凌行为有约束和惩治规范,校园欺凌发生的频率愈低。班级内部攻击范式愈强,个体退缩行为与班级行为范式不匹配,个体成为受欺凌者的可能性愈大[11]。还有研究发现,受欺凌者在班级职位权力结构的底层的占比较高[12]。遭遇欺凌与同伴拒绝是相互作用的,即同伴拒绝会使个体被边缘化而遭遇欺凌,遭遇欺凌会惹得其他学生(包括除欺凌者外的班级或学校成员)的不喜而加剧同伴拒绝[13]。
从个体特征来看,年龄、性别、体质及人格特质对校园欺凌有重要影响。纪林芹等的研究表明,随年龄的增长,学生受欺凌的比例下降。这可能是年龄增长后,受欺凌者体力劣势改变,而且心智逐渐成熟,能更好地解决受欺凌问题[14]。性别特征决定了女性受欺凌者容易遭遇关系欺凌和言语欺凌,男性受欺凌者容易遭遇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15]。体质较差或身体某部分有缺陷的学生遭遇欺凌的相较于身体健康的学生遭遇欺凌的几率更大。另外,恐同欺凌状况严重,性少数者一旦被发现,极易受到欺凌[16]。受欺凌者有鲜明的人格特质,他们一般具有消极的自我认知,自尊水平低、自信水平低、精神质水平低。而且他们具有显著的情绪性、过敏性,不善人际交往或对他人言行过分敏感。他们与可能具有抑郁倾向、焦虑不安。另外,性格内向,安全感低、胆小怯懦的个体容易遭遇欺凌;然而情绪暴躁,容易激动和愤怒,注意力缺乏的个体也容易受到欺凌[17]。
3.受欺凌者特征
要识别受欺凌者,首先要明确受欺凌者的特征。这里依据前面校园欺凌和受欺凌者遭受欺凌的影响因素的探讨来决断受欺凌者的特征。然而,由于前面影响因素的不同,不同的受欺凌者的特征也不尽相同。这里的讨论会尽可能覆盖受欺凌者的特征。为了便于研究,将受欺凌者分为三类:其一是潜在受欺凌者,即具有受欺凌者特征的,极有可能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其二是已受欺凌者,即已经受到了欺凌的学生;其三是欺凌/受欺凌者。
(1)潜在受欺凌者
潜在受欺凌者是有遭遇校园欺凌的风险的学生群体。从家庭情况来看,受欺凌者家庭特征可能包括:成员关系不和谐,父母关爱缺位,孩子在轻忽、冷待下倍受煎熬;家庭环境严厉苛刻并有暴力倾向,孩子在长期的精神重压下容易胆小懦弱;家庭富裕程度一般来说是较低的,孩子能获得的经济支持少;家庭结构不完整或家庭结构暂时性残缺,孩子往往引得其他移情水平低的同伴嘲笑和排斥。
从学校表现来看,受欺凌者的特征可能包括:班级同伴关系薄弱,处于边缘位置,且同是受欺凌者之间联系也不密切;属于班级权力结构中的较低层次,通常是没有职位的普通学生。
从个体特征来看,受欺凌者生理特征可能包括:某方面有缺陷,例如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小、大舌头、变性者等。在人格特征方面则比较复杂,需要区分被动型受欺凌者和挑衅型受欺凌者。被动型受欺凌者性格内向,胆小怯懦、不安全感高;具有消极的自我认知,他们自尊不强、自信心弱、精神质水平低;具有显著的情绪性、过敏性,他们不善人际交往或对他人言行过分敏感,对周围的人缺少信任;具有抑郁倾向、焦虑不安。挑衅型受欺凌者则情绪易怒易躁,容易产生冲动行为。但挑衅型受欺凌者同被动型受欺凌者同样有抑郁倾向,常常焦虑不安。受欺凌者个体其他方面的特征还包括:性少数,如同性恋、双性恋等;精神不集中、多动、频频出现破坏行为等。
(2)已受欺凌者
已受欺凌者除了潜在欺凌者所述特征外,还有受到欺凌后而表现出的独特心理、行为特征。一是情绪波动明显,时而兴奋,时而萎靡,屡屡对家人大喊大叫。二是逃学和逃避社会环境行为,受欺凌者往往会借口身体不适而不去上学、不去参加交际活动。三是生活习惯失调,如不按时吃饭,晚睡或不睡觉等,一般是精神受到极大折磨导致的。四是要求额外的金钱,像是经常要金额较大的零用钱或者是奇怪名目的学校收费。五是自信心下降,受挫感、孤独感、无助感盘踞受欺凌者内心,抑郁倾向严重[18]。除此之外,已受欺凌者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如有不合理的外伤,暴力攻击的伤和普通的摔伤、撞伤是有肉眼可见不同的;又如成绩下降,无心学习;再如对欺凌行为持憎恶态度,坚决驳斥。
(3)欺凌/受欺凌者
不但遭受欺凌、还欺凌他人的学生,即欺凌/受欺凌者。这类学生一般性格怒易躁,做事轻率独断,有过分活跃的特征。并且,他们在神经过敏性与精神病维度上的得分很高。在同伴关系上,地位远远低于其他学生,属于最不受欢迎的一类。可见,欺凌/受欺凌者这种“双重角色”,除了受欺凌者自身的特征外,还兼有某些欺凌者的特征,如情绪性、敏感性等[19]。
三、受欺凌者识别措施探究
识别受欺凌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校园欺凌调查问卷,广受学界认可的是张文新等学者修订的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和陈世平教授修订的Smith欺负问卷[20]。当然,还可以利用一些经典的测量量表来调查学生的有关特征,间接推断学生受欺凌的可能性。例如社会测量法、UCLA孤独量表、情绪状态问卷(POM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等。
这里提出创新性的另一种办法,通过绘制服务于家长和教师的受欺凌者识别量表来识别受欺凌者。学生活动范围介于学校和家庭之间,这两个场所也是最能反映学生身心各方面情况的地点。教师和家长从学校和家庭两个角度细致地观察学生,联手应对校园欺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尽早识别受欺凌者。
1.受欺凌者识别用表设计
(1)受欺凌者识别用表服务对象及用途
受欺凌者识别用表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家长,旨在通过教师和家长两方面的观察来识别受欺凌者。教师和家长将受欺凌者识别用表上的特征一一与学生对应,来判断个体遭受欺凌的可能性。由于教师和家长观察学生的视角不同,分别设计受欺凌者教师用表和受欺凌者家长用表。如此,不用担心教师和家长混淆注意点,或为了获得未知信息出现越界行为。
(2)受欺凌者识别用表内容设计
受欺凌者识别用表的内容依据前述校园欺凌及受欺凌者遭受欺凌的影响因素与受欺凌者特征两部分来设计。受欺凌者识别用表中涉及到的特征要兼备科学性与全面性。科学性是指涉及的受欺凌者特征必须是科研证据能证明的。全面性是指涉及的受欺凌者特征既包括受学界普遍认可的特征,又包括未受到学界普遍认可、但有科学依据的研究发现的特征。
(3)受欺凌者识别用表语言设计
由于受欺凌者识别用表的服务对象是教师与家长,所以欺凌者识别用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将学术语言转化为通俗语言。没能转化的学术用语,在表内或表外作好注释。同时,要尤其注意到家长的感受,受欺凌者识别用表文字表述尽量委婉。下面是受欺凌者识别用表中主要内容的初步设计。
表1 受欺凌者识别教师用表主要内容设计
表2 受欺凌者识别家长用表主要内容设计
(4)受欺凌者用表应用方式
为了方便教师和家长的使用,提高受欺凌者识别用表的可用性和识别受欺凌者的准确率,对受欺凌者识别用表涉及的受欺凌者特征进行分类赋值。受学界普遍认可的、各类受欺凌者类型适用率高的受欺凌者特征,赋高分。受学界普遍认可的、只适用一种或两种受欺凌者类型的,赋较高分值。还未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研究发现的、或各类受欺凌者类型适用率极低的特征,赋低分。对个体识别,综合得分高的个体是受欺凌者的可能性高,综合得分低的个体是受欺凌者的可能性较低。需要注意的是,受欺凌者类型的分异性决定了某些受欺凌者的特征综合得分可能并不高,但也不会极低。
2.受欺凌者识别用表讨论与展望
囿于本研究的局限,受欺凌者识别用表的设计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对象上,除教师和家长外,服务于相关研究者的受欺凌者识别用表有待设计开发。内容上,受欺凌者的特征要不断依据最新研究成果添加或修改,与时俱进。语言上,学术语言向通俗转化后,如何兼备表格的简洁美观这方面需要完善。应用方式上,受欺凌者识别用表亟待调研实践。只有依据调研实践,才能明确如何赋值、如何对综合得分分级等,提高受欺凌者识别用表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