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卡波糖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

2020-06-28郭静超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467599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2期
关键词:鸟氨酸血氨波糖

郭静超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467599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昏迷。门冬氨酸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常用药物,其可促进氨在肝脏中代谢,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及精神状态,其效果已得到临床认可。阿卡波糖属α糖苷酶抑制剂,其可显著降低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氨水平,但对于肝性脑病的治疗临床报道较少,本文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旨在分析其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91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1]肝性脑病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肝性脑病分期Ⅰ~Ⅱ期。排除标准:老年痴呆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肾功能障碍者,肝癌患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等。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42~57(50.18±4.86)岁;肝性脑病分期:Ⅰ期28例,Ⅱ期17例。观察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45~55(50.09±5.21)岁;肝性脑病分期:Ⅰ期30例,Ⅱ期1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祛除诱因,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H20060632)10g溶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次/12h。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H19990205)150mg/次,3次/d。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

1.3 观察指标 (1)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及血氨水平。(2)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估患者认知能力,MMSE满分30分,HDS-R满分32.5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好。

2 结果

2.1 肝功能 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BIL低于对照组,ALP、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2.2 血氨水平及认知功能评分 观察组MMSE、HDS-R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及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3 讨论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的侧支分流为肝性脑病发病基础,氨代谢紊乱是肝性脑病重要发病机制[2]。肝脏是氨代谢过程中的核心脏器,亦是维持机体氨平衡的重要器官,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进入肠道经肠道细菌分解产生氨,正常情况下肠道分解产生的氨在肝脏中经鸟氨酸代谢环转变为尿素,排出体外。然而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处于衰竭状态,同时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失血导致门脉供血不足,加重肝脏细胞缺血、缺氧、坏死,使氨无法在肝脏中正常代谢,引起血氨水平增高,高血氨再经侧支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入脑,干扰大脑能量代谢,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引发肝性脑病[3]。因此临床治疗该病通常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用以促进体内鸟氨酸循环,从而降低血氨的效果。

门冬氨酸鸟氨酸是一种鸟氨酸和门冬氨酸的混合制剂,是降低血氨的有效药物,其可以提供氨的解毒产物谷氨酰胺和尿素,病理条件下,尿素及谷氨酰胺的合成受到鸟氨酸、门冬氨酸和其他二羧基化合物的影响。鸟氨酸涉及尿素循环的活化和氨的解毒全过程,在解毒过程中通过形成精氨酸,继而分裂出尿素形成鸟氨酸。此外,门冬氨酸参与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以利于修复被损坏的肝细胞,由于门冬氨酸对肝细胞内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的间接促进作用,促进肝细胞内能量生成,使被损伤的肝细胞各项功能得以恢复。因此门冬氨酸鸟氨酸既可降低血氨水平,又可修复受损肝细胞,恢复肝细胞各项功能,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被2013年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推荐为肝性脑病的治疗药物[4]。阿卡波糖是新型口服降糖药,其在肠道内通过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从而发挥降糖的作用[5]。研究表明阿卡波糖还具有降低血氨的作用,对肝性脑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研究价值[6]。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氨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阿卡波糖其降低血氨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这可能是由于阿卡波糖具有抑制肠道α糖苷酶的作用,使肠道多糖不易转化为单糖,改善肠道正常菌群,使分解糖类细菌减少,进而减少硫醇及氨生成,降低血氨水平[7]。治疗后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阿卡波糖亦具有保肝的作用,这可能与阿卡波糖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有关,观察组MMSE、HDS-R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二者联合可有效改善肝性脑病神经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阿卡波糖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有效降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及神经症状,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鸟氨酸血氨波糖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阿卡波糖用药的五个注意事项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依氟鸟氨酸治疗1例非洲锥虫病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短期效果分析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门冬氨酸鸟氨酸盐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