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证饮食护理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6-28张乾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30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2期
关键词:黄疸型肝炎饮食

张乾雨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301000

急性黄疸型肝炎在临床上属于急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可以以急性肝炎的患者有无黄疸以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为依据,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病因主要是以胆红素代谢以及排泄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脏损伤[1]。主要包括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生物因素,比如细菌,病毒性引起的肝炎,以及物理因素引起的放射性肝炎和酒精肝炎[2]。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病情重,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临床表现的症状主要有三期,发病初期会出现恶心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反应,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出现尿黄,肝大以及触痛的临床症状,会不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第三期是黄疸的恢复期,伴随着黄疸的逐渐消退,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好转,一部分患者会在短时间的恢复,但是在恢复的过程中,患者还会出现复发以及身体不适,因此需要在恢复期及以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加快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观察,探讨辨证饮食护理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8~41岁,平均年龄(33.23±3.50)岁,病程1~8d,平均病程(1.5±4.3)d。观察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34.11±3.57)岁,病程1~9d,平均病程(4.2±1.2)d。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均经血压测定及影像等检查确诊[5];(2)患者同意且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辨证饮食护理;(3)意识清楚,可以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1)合并传染性疾病、重要脏器损伤或恶性肿瘤患者;(2)合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异常或伴有内分泌疾病患者;(3)患者无法积极配合进行护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隔离消毒。具有传染性的患者需要单独进行消毒隔离 ,患者用过的东西,排泄物和病房需要通过高压蒸汽,紫外线或者是化学试剂进行规范化的消毒,保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2)实时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时刻关注患者的动态,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要采取相应的对策。(3)心理疏导。由于患者长期遭受疾病的困扰,容易产生焦躁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治疗的效率。(4)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性黄疸肝炎的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有利于患者自身对突发情况的应对。护理人员还需要叮嘱患者在急性的发作期需要卧床静养,不得过度活动,在恢复期则可以适当地活动。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辨证饮食护理。(1)阳黄。阳黄主要包括湿重于热以及热重于湿两种,患者在患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以及腹胀等,因此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护理人员可以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水果和蔬菜,切忌油炸、辛辣的食物。(2)阴黄。患者在患病时会出现面色晦暗以及怕冷的临床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利湿以及健脾的食物。这些食物主要有葫芦、山药、薏仁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但是切忌生冷以及油炸的食物。(3)急黄。患者在患病时会出现黄疸迅速加深以及发热,口渴的表现。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或者是果汁,尽量保持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切忌食用煎炸、黏硬、油腻以及辛辣生热的食物。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护理效果越显著[6]。(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食欲不振,肝功能损伤以及恶心呕吐。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比较分)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1个月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性黄疸型肝炎在临床上属于急性肝炎的一种。一般来说,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且发展速度较快。在患者患病的前期阶段主要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及发热等消化道症状,在后期会出现尿黄,肝大以及皮肤黄染等症状[7]。中医学对于肝病没有明确的命名,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当,湿热不调,肝胆气虚以及胆汁外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中医上的辨证饮食护理简称食疗,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病情或者是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饮食,对疾病进行治疗或护理的一种方式[8]。中医饮食疗法主要有3个原则,一是因人因病,辨证施食,二是因时因地,灵活选食物,三是审证求因,协调配食。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将患者分为阳黄,阴黄以及急黄3种证型。本文中,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说明将辨证饮食护理应用到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当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功能状态,有助于患者尽早痊愈,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9]。对于阳黄的患者来说,需要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阴黄患者则需要吃一些温热健脾以及驱寒的食物,急黄患者则需要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10]。该种护理方式可以从饮食方面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服用药物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符合中医上的食补理论。本文中,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说明该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将辨证饮食护理应用到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当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通过对饮食的改善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对于临床上提升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黄疸型肝炎饮食
《世界肝炎日》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茵陈蒿汤治无黄疸型肝炎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临床诊治
何为清淡饮食
关于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治疗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