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种植,塑造幼儿品质的新路径

2020-06-27魏蔓蔓

家长·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自信反思

魏蔓蔓

摘要:植物种植是幼儿自然教育的一部分,是他们认识自然的一个窗口。植物种植的过程是幼儿生长兴趣的过程、激发能力的过程,更是塑造他们品质的过程。

关键词:幼儿品质;植物种植;怜爱;自信;反思

植物种植是幼儿自然教育的一部分,是他们认识自然的一个窗口。在植物种植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促进他们素养的生成。

一、培植幼儿对自然的怜爱之情

大自然是美好的、神奇的,幼儿天生对事与物感到好奇,他们总是会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师要将幼儿的这一优势运用到植物种植上,让他们产生对自然的怜爱之情。当前的幼儿教学总会疏忽他们在情感上的培养,教师关注的是他们的安全,聚焦的是他们的纪律,只要这些不出现差错,就觉得教育是成功的。真正的学前教育一定要触及幼儿的情感塑造。

在植物种植区,教师先让幼儿欣赏一些可爱的植物:从“呆萌”的多肉到“柔弱”的豆芽;从美丽的月季到清雅的水仙,幼儿感知植物的多姿多彩,感知生命的千奇百态。自然地,幼儿喜欢上这样的植物,教师顺势就在植物的种子旁边写上其名字,幼儿随意选一些来种植,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也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种子选好了种哪儿呢,看着生长着的绿油油的生命,看着破土而出的希望,幼儿自然就有了想保护这些种子的愿望。同样的,教师让幼儿大胆地表达怜爱之心。有的将家中的塑料瓶、牛奶盒做一些简单的改装,就变成一个小花盆,将自己喜欢的种子植入其中。对废旧物品的改装也能显现幼儿的怜爱之情,他们会在瓶子上画上自己创作的画,大多描绘的是春天,也许他们希望种子的归属就是在春天里。也有的将刚刚发芽的种子移到一个个小蛋壳里,蛋壳里事先放一些培植好的土。对废旧物的利用一方面反映了幼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另外一方面也凸显了他们对植物的怜爱。

对自然的怜爱能让幼儿从小就喜欢自然。在相关的植物种植活动中,教师要不间断地向幼儿呈现植物的独特与精彩,以引发他们的怜爱之心,再在问题中让怜爱之心落地,使对自然的怜爱成为幼儿的一种习惯。

二、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反思之趣

植物种植的活动不仅要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关注,也要激发他们思维的参与。本来幼儿的思维是灵动的,在课上的提问也是活跃的,但由于部分严苛的课堂纪律,以及部分教师陈旧的教学方式,幼儿会渐渐不愿意主动去思考。反思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幼儿对之前活动的思考,能让幼儿更好地修正思维方式、活动习惯等,使活动效果不断优化。

比如教师让一部分幼儿将一盆花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同样也让他们将相同植物的一盆花放在缺少阳光的角落里。三天过去了,教师让幼儿去比较两个不同区域植物生长的状况。幼儿诧异了,他们发现植物自然形成了肥硕与枯黄两种类别。教师就让他们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迥然之别。他们会思考这两株植物的相同点:植物一样,他们的看护也一样;也去思考差别之处:他们想到了植物所在的区域不一样。教师又指导幼儿思考:区域的不一样体现在哪儿?幼儿亲自站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去体验。他们发现靠阳台的地方更温暖,于是他们认为温暖的地方植物生长得旺盛,这是他们反思的结果,也是植物种植过程中的一次获得。

植物种植中的反思,着重培养幼儿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对种植过程的享受,进而让他们在感兴趣之余爱上种植。大多幼儿一开始都认为反思就是认错,都比较反感,他们虽然嘴里不说,但表情写满不乐意。其实教师可以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反思,倒不如说是找寻秘密,给幼儿在找寻的过程中设置一个奖励,他们就乐于参与了。教师可以给第一个想到去亲身体验不同区域的幼儿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送给他一盆花,进而让反思变成一个个小有惊喜的过程。

三、培养幼儿对学习的自信之心

幼儿的学习是通过游戏与一系列的活动完成的,在游戏的过程中部分幼儿总是表现得不自信:他们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遇到难的游戏就会放弃,甚至哭鼻子。因此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与之相关的活动来培植他们的自信。首先要培养幼儿表达的自信,教师将各种植物放在种植区,让他们自己挑选一个喜欢的植物,再陪这个植物说说话,话说多了植物就自然长得快。为了植物的生长,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一个孩子抱着一株水仙说:“你快快长大吧,你长大了,我说的话就有用了。”还有孩子拿着一棵多肉说:“长这么难看,还这么自信,你真要命啊。”种植植物的时间多长,学生就陪它们说了多久的话,有时候教师还会让他们换着说不同的植物,这样既培养了幼儿对植物的博爱之情,也培养了他们说话的自信。

其实教师还可以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对自己付出的自信。大多幼儿已经懂得谦让,有时候对自己的所获表现得不自信。比如教师让幼儿同时种一颗黄豆芽,几天之后,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豆芽生长的过程,也说说自己在这个种植的过程中有哪些优于别人的做法。谁展示出自己的一个优点就给他加一颗心,这样的方式就是激发幼儿寻找自信。有幼儿展示他善于观察的能力,他发现黄豆芽是在第四天开始就有发芽的迹象,因为上面的土开始动了;第五天的时候有一瓣的小嫩芽出来了。有幼儿说,他特别勤劳,他指着手里拿着的小勺子,每天一勺水,没人比他多。其实这个幼儿没说出他的黄豆芽已经因为浇水太多,没有长起来。教师要鼓励他的勇敢,鼓励他的勤奋,同时也要告诉他有关豆芽的生长特点。但就自信而言,这个幼儿自然有所获得,带着这样的自信,他的下一颗豆芽会生长起来。可见自信是可以培养的,有了自信,有关植物种植的活动会更有声有色地展开,幼儿自身的生长也如植物一样从生根到发芽,再到长大,欣欣向荣。

四、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学前教育就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植物种植的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品质的塑造就是给幼儿一生赖以生长的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表面任务的完成,即:一棵植物的生长;还要关注幼儿内在的持久生长,即:品质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王殷婧.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学周刊,2019(16).

[2]乐晶晶.浅谈幼儿优秀个性品质塑造途径与方法[J].学苑教育,2015(23).

(责编  楊  菲)

猜你喜欢

自信反思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