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本位视角下的科学探究活动

2020-06-27蒋雅文

家长·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蒋雅文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理论被运用到教学中,如“儿童本位论”,它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根据儿童的本性需求来确定,各项教学活动需要着眼于儿童身心成长发展要求自然开展。出于这种教学理念,在引导幼儿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视为课堂主体,看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水平,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来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其获得发展。当幼儿能够顺应成长规律,开展学习活动,进行实验探究,吸收学习内容,便可以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认同感。

关键词:实验探究;教学策略;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活动是促使幼儿高效吸收相关知识的有效方式,通过实验活动,能帮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原理,进而增强科学素养。在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幼儿视为课堂主体,制定出与之成长发展规律相顺应的活动方案,引导幼儿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合作意识,同时活跃幼儿的思维,进而帮助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接下来,本文将以实际科学探究活动为例,展开相关论述。

一、南瓜的肚子里装着什么

孩子们在对南瓜进行外部特征研究之后,开始对南瓜的内部感兴趣。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我没有马上切开来,而是先请孩子们猜一猜南瓜的肚子里会是什么样子?

陈殷俊说:“里面应该是黄黄的、橙橙的。”赵芯玥说:“里面会有一条一条的,像毛线一样的东西。”金奕阳补充道:“这个一条一条的东西会缠绕着南瓜子。”仁心月说:“里面会有很多很多的南瓜子。”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把南瓜切开看个究竟吧。

经验梳理:南瓜的肚子里果真如孩子们所说,有很多像毛线一样的东西缠绕着南瓜子,叫南瓜瓤。这种一条一条的物质在很多瓜果中都有,像哈密瓜、香瓜等。平时我们吃南瓜都会把南瓜瓤取出扔掉,这是极大的浪费。因为南瓜瓤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回家可得告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以后别把这宝贝给扔了。

二、南瓜出汗

孩子们仔细地观察了南瓜的内部结构,金李炜说:“南瓜有一种清香,好好闻”。陈殷俊突然说道:“你们看,南瓜出汗了。”李星月摸了摸说:“这个是黏黏的。”罗天宥接道:“一开始没有的啊,怎么过了一会儿就开始出汗啦?”

新问题:“南瓜怎么会出汗呢。”

寻找答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查询资料。采摘后南瓜作为鲜活的生命体,体内含有大量水分,切割后大量组织细胞被破坏,细胞汁液外渗是必然的,就是类似水珠但有些黏稠的东西,这些汁液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代谢中间体、矿物质和一些酶类物质,成分比较复杂,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或被霉菌侵染,成为污染源。

发现:南瓜刚切开时出现汁液外渗是正常也是安全的,时间长了就要注意安全性问题,出现霉斑或酸臭味说明可能受到污染,不可再继续食用了。事不宜迟,观察到这里,我们得马上进行下一步处理。

三、挖一挖南瓜子

结合以上发现,为了引导幼儿掌握新知识,我提出了新问题:面对着这些切开的南瓜,我们怎么把籽挖出来比较好?

寻找答案:梅悦悦说:“用铲子挖出来。”黄欣妍说:“用勺子挖出来。”邱文艳说:“直接用手挖出来。”大家觉得用手挖比较不卫生,于是选了一个铲子和一个勺子来挖。

经验梳理:经过孩子们的一番操作,戴婧琪总结道:“这个勺子比较灵活,特别是遇到窄的地方,铲子有点大不太方便。”晗晗反驳:“铲子也好挖,遇到窄的地方换一个方向就可以。”看来挖南瓜子,不仅工具重要,挖的方法也是很重要。

教师的思考: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想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就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并开展思考活动。当孩子们学会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操作等动手做的方式进行科学探究,记录、表达和交流他们的探究活动,最终会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自己的思维也得到发展,同时孩子们还能自然而然地学到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四、洗一洗南瓜子(漂浮的秘密)

孩子们认真地洗南瓜子,赵晗含洗着洗着,不小心南瓜子从篮子里“跑”出来了,她惊奇地叫到:“老师,这个南瓜子都漂在水面上。”陶雨杰看了看说到:“不是不是,有几粒是沉在下面的。”赵芯玥一本正经地说:“看来,是水把南瓜子浮起来了。”

新问题:“为什么南瓜子会漂浮在水的上面呢?”

晗含说:“因为南瓜子比较轻。”

陶雨杰说:“比较重的东西会沉下去。”

赵芯玥说:“因为水有浮力,它能把轻的东西浮起来,重的东西就浮不起来。”“你怎么已经知道浮力了啊?”我表示惊讶。“是妈妈告诉我的呀。”她开心地回答到。“究竟是不是所有的南瓜子都能浮起来呢?”

寻找答案:“我们来一起做个实验吧。”

发现: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不是所有的南瓜子都能浮起来,特别大、特别饱满的南瓜子会沉下去,其他南瓜子会浮起来。

引发话题: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不仅要激发幼儿探究兴趣,还要把幼儿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一项研究的结果,就是另一项研究的开始。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也自然生成新的问题:其他种子也是这样沉沉浮浮?我们又设计了一张表格,选择多样种子,孩子先进行猜测,再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测、探寻问题的结果。

每个幼儿都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物体的沉浮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物体沉与浮的原因,获取与物体沉浮相关的知识经验。在这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发展开渠。活动的内容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幼儿发展引路。

经验梳理:沉浮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幼儿在生活中会发现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会逐渐沉下去……正确理解沉浮的概念需要幼儿同时考虑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影响,这是幼儿阶段所不可能理解的科學原理。但是从观念转变的角度看,大班幼儿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经验进行合理推论,他们有能力形成有关沉浮的“朴素理论”。

教师的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再由他们亲自动手参与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在过程中不仅学会发现问题,还学会解决问题,构建多领域中的知识经验,身体心理均获得了极大满足。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更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这种知识能力不是依靠教师口头教导而来,是建立在幼儿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会提升幼儿对知识的把握。在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放手,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还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引导方案,帮助幼儿调动科学探究兴趣,提高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还要结合先进的教学方式,如引导开展合作学习,使幼儿通过合作探究,对实验过程进行细致记录,并有效把握实验现象,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只有教师和幼儿切实发挥好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才能使探究过程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李霞.踏实科学启蒙第一步——基于日常生活的儿童科学启蒙教育[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1).

[2]张小勤.信息技术:儿童科学做思共生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2).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