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的心理诉求及引导策略研究

2020-06-27王起予海滢滢李佩吉夏浩铭胡月张沁钰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

王起予 海滢滢 李佩吉 夏浩铭 胡月 张沁钰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进步,虚拟社交逐渐渗透到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与现实社交并重的一种主要社会交际手段,对社会人群的人际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作为其主要使用者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虚拟社交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交对象、范围与途径,且对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方面也有较大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法与文献研究法,研究者以微信社交为例,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探讨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的心理诉求及心理健康问题,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微信社交;大学生;心理诉求

2018年1月发布的《2017年12月份中国APP活跃用户排行榜(TOP1000)》中,微信位居榜首,活跃用户占比高达96.62%[1]。作为当前最为便捷的一种网络虚拟社交工具,微信社交已然渗透到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街头巷尾最常见的社交方式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7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2]。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已经成为微信的主力军和推崇者。

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目前的微信使用现状,研究者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在线下进行发放。共收回有效问卷 402 份,涵盖了大一到大四年级的学生,其中大一学生 105 名,大二学生 101 名,大三学生 103 名,大四学生 93名。调查显示,在“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问题上,有46.52%的大学生每天使用微信达3小时以上。有23.13%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时长在2-3小时,20.40%的大学生使用时长为1-2小时,而使用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大学生仅占总体的9.95%。同时根据《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9月,微信日均信息发送次数已达到450亿条。可见,微信社交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

心理诉求意为心理层面上的需要[3]。通过合适的载体以及各种途径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诉求,正是这种心理上的需要,驱使大学生主动通过媒介与他人交流思想、情感,开展人际交往、扩大交际圈。正确的自我诉求能够充实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对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的心理诉求的探讨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微信社交中体现的心理诉求以及折射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对微信社交所产生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大学生在微信社交中的主要心理诉求

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4]作为研究大学生微信社交心理诉求的主要切入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在一篇名为《人类激励理论》的论文中提出。在马斯洛的观点中,人类的社会生存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种是随着生物向高级物种演变而逐渐得到控制的低级需要,我们也称之为本能或生理需要;与之对应的另一类高级需要则随着生物进化和社會体系的形成而逐渐显现。对于这两类需要马斯洛具体将其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类的本性中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这些需要表现出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需要的迫切程度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当人的各种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时,首先需要满足的是低层次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从而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取代它成为推动人们行为方式的主因。大学生在微信社交中心理诉求和行为方式同样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一种逐步递进式的社交追求,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和成长需要。

1.1 初入大学,渴望融入集体

进入大学之初,大学生远离家乡,离开父母,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难免会产生紧张、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此时融入集体成为大学生的迫切需要,通过融入集体这一社交行为,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是满足大学生在情感与归属上的心理需要。

古人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社会中,人的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往往容易受到重视。对于大学生而言,融入集体不仅是一种社交心理诉求,更是一种社会生存需要,问题往往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得到有效解决。

除此以外,随着大学生活内容和社交圈子的不断拓展,大学生的心理诉求会更多地转向交流情感的需要,渴望在集体中寻找友情、爱情或亲情。

1.2 社会人格发展,渴望建立亲密关系

大学阶段是学生从一个纯粹的学生角色逐步向复杂的社会角色过渡的阶段,也是从青涩走向成熟的阶段。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5],人在成年早期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孤独与亲密之间的冲突,在这个阶段,大学生迫切想要获得的是友爱和归属感,也就是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据调查显示,进入大学之后的微信朋友圈使用率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原先的不足50%上升到了87.9%。由于学业压力以及校园文化的影响,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社交仍处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辐射圈内,这对于正处在心理和自我构建活跃期的大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根据进一步调查访谈发现,微信朋友圈的存在有效地增加了大学生与朋友之间的互动频率,增进了朋友之间的互相了解,更是拓宽了大学生社交体系的涉及范围。

1.3 自我意识显现,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的需要是较情感与归属的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诉求,也是走向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过渡阶段。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比过去更加强烈,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只有真切地体会到了努力过后收获的成就感,从而才会推动自己不断前行,这正是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据调查显示,50.3%的大学生朋友圈中都会展示自己获得的成就,并且有38.5%的大学生表示很看中他人的评论,并且在发布时会进行反复修改、精挑细选。微信在作为大学生展现自我价值窗口的同时,也伴生出一些隐性的问题。由于现实中尊重和认同的获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当大学生把现实中的成就感获取途径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时,也使人更容易形成趋向性完美心理,选择性地建立网络人设。在过度营造自己长处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隐藏自己的不足,最终导致网络人设与现实形象的脱节,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 大学生在微信社交中的心理问题

迈入大学校园,大学生都渴望在新的环境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满足自身在成年早期的心理诉求。但由于大家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在相处磨合的过程中可能也会产生新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盲目攀比、爱慕虚荣

适度的自尊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但自尊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便成为了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的绊脚石。盲目攀比、好面子、建立完美人设等都是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爱慕虚荣的表现。据调查显示,有49%的大学生经常在朋友圈分享美食旅行,远高于分享学习工作的比例,当“晒文化”成为主流,势必造成许多大学生趋向于盲目跟风打卡,当下的网红景点爆红等社会现象便与该心理息息相关,且大学生为其中主要的消费群体。

纵观实际情况,大学生整体的经济收入较低,且消费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到情绪波动、好胜好强等因素跟风消费,忽视自身实际经济情况,甚至以透支消费为前提,盲目跟风、攀比,只为打造自己的“精致”形象。而部分大学生在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后,更易顺从大众行为,缺少自己的内在标准,不利于健康的人格发展。

2.2 缺乏正确的择友标准与认识

部分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扩大交际圈、结交新朋友时,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交人设以展现自身的良好人缘,缺乏一定择友标准,且迎合心理与大众心理作祟,易结交素质较低的“好友”。久而久之,在交友交际过程中受到不良的价值观侵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不益,最终造成恶性循环,造成大学生人格上的扭曲。一味讨好他人的社交需要不仅不能扩大自身的交际圈,而且还会形成畸形的人际交往模式,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

2.3 自我封闭、畏惧现实

部分大学生因自身主观原因,如过于自卑、害羞等,即使有较强烈的社交心理需要,也无法及时排解。虚拟社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要,但是由于人的社会性无法避免现实交际,造成这类大学生心理缺陷难以改善。在现实中选择恶性逃避,拒绝表现自己,拒绝现实中的一切交际,全身心投入虚拟社交中,期望在虚拟社交平台上获得心理社交满足,从而导致过度沉迷甚至是心理畸形。据调查显示,32.5%的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过多的虚拟社交影响了其在现实中的社交能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隐患已然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选择虚拟社交平台进行社交这类大学生往往都比较内向、敏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情感并且过于缺乏安全感。久而久之,这类大学生就会日益远离社会,甚至会被社会所淘汰。

3 建议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其心理诉求及其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引起多方重视,无论是社会、各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都有责任去进行干预、减少这类心理问题的发生。作为大学生,应正视自身的心理诉求,在自我监督的基础上更应该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帮助自己及身边的人成为虚拟社交的理性使用者。

3.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监管力度

对社会来说,目前主流的社交平台上仍存在较多不健康的金钱观、价值观的视频、文章等,激发大学生的攀比、从众心理,不顾自身实际消费水平。在这点上,社会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弘扬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用积极健康的内容去占领社会舆论的高地,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整治工作,抑制网络平台上肆意弥漫的不健康内容。此外,社会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网络社交的相关法律法规,既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社交平台,又能够在必要时为大学生提供法律保障。

3.2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关注,及早干预心理问题

对于高校来说,可以利用网络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系统。高校通过建立心理健康的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对其的关注度。此外,微信等虚拟社交软件已成为大学生传递心理危机信号的重要平台。高校要及早发现并及时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老师等措施,建立起一套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增加校园心理咨询的普及面。一旦发现相关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事件,能够及早进行干预并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走出心理问题的困扰,建设美好的大学生活[4]。

3.3 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明辨能力,正确看待社交需要

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应该正确认识到网络社交只是现实生活的衍生,信息的传递并不能完全代替情感的溝通,相较于线上交流,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能够传递更多的情感信息,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

微信对大学生来说既是便捷的社交途径也是不良意识的诱端,迄今为止,国家尚未出台相对完善的法律,对网络社交进行管理和约束,因此大学生更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自我判断意识,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虚拟社交中,大学生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要尽力做到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情绪和立场;要学会真诚地对待他人,主动与人沟通、交流。在时间安排上,大学生应该学会自我规划,不让手机软件成为生活的重心。此外,大学生还应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如果一旦发现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应及时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寻求帮助,防止自己陷入自我封闭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艾媒咨询.2017年12月份中国APP活跃用户排行榜(TOP1000)[EB/OL].https://www.iimedia.cn/c400/60540.html,2018-01-30.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2019-08-30.

[3]王力博.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诉求及应对策略[J].大学教育,2014(11):117-118.

[4]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郑宁.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看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04):105-112.

[6]张培.移动虚拟社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6(2):170-171.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