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学”式教学与“科学探究”式学习的融合
2020-06-27葛军
葛军
摘要: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很少想到去创新教学方法。运用一种教学教学方法教授所有的课程,必然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缺乏探究的兴趣。因此本文主要探索用“引导自学”结合“科学探究”进行科学教学,并就二者的融合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式教学 “科学探究”式学习 融合
一、在不适中,思考是否需要改革
在近两年的教学工作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课堂纪律不佳。上课的时候,总有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课,不遵守课堂纪律,进而影响到别的学生的学习。
这其中的原因为何,百思不得其解。经深思、调查之后,恍然大悟。
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实践性与操作性强的课程。学生渴望探知,渴望每节课都能带来不同的体验,但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想法,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对科学课堂缺乏兴趣,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总的说来,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于科学课堂的需求。
主导讲授式教学方法,我已用了十多年,早就驾轻就熟了。加之教学风格比较风趣幽默,之前的学生也都很喜欢。许多学生都说我的课堂轻松、好玩、有趣。但问题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用于当前的科学课堂了,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意识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就必须做出适当的改变。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一种新的适合科学课、适合学生学习科学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在改革中,思考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科学课教学
摆在面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①“引导自学”式教学;②“科学探究”式学习。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十分先进的教学模式,也都是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方式。如何选择,思索良久,难以取舍。在不经意间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是否可将这两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两种教学模式并非南辕北辙,而是有着许多共同点。保留其中的相同点,改良其中的不同点,不就可以用“引导自学”课型结合“科学探究式”来进行科学课的教学了吗?想着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在此之前,必须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理论精髓学习透彻,这样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三、对“引导自学”式教学和“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理解
(一)“引导自学”式教学
所谓“引导自学”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自行探索的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基本学习的“学堂”。引导和自学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引导得越得法,引导的意识与水平越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便越强,自学的水平便越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自学水平提高了,又要求教师引导得更加得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这种师生合作的教学相长、心心相印的教学境界,才能共享,学生学得愉快与成功,教师教得幸福与升华。
那么,引导自学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呢?这已经得到包括合肥实验学校在内的150多所实验校,近十多万名学生近30年的实践验证。这是一种效率非常高、效果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二)“科学探究”式学习
科学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它是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和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强调做中学、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重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求善教育与求真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伦理精神和热爱科学的品质。
由此可见,科学探究式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受到了大力推崇。
3.这两种教学模式虽有所区别,但共同点更多。比方说,它们都强调教师“导”的作用,都强调通过学生的自学获取知识,都是教师少说少做、学生多说多做,在做中学和学中思,等等。
四、尝试将这两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
(一)“引导自学”论与“主导主体”论的融合
“主导主体”论,对推动中小学课堂结构的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认为,最好的“主导”作用,应该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以“引导”为基调,“主导”很容易变成“主宰”;最佳的“主体”作用,应该是学生的“自学”作用——不以“自学”为前提,“主体”很容易变成“附庸”。我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就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二)“引导自学”式教学和“科学探究”式学习结构的融合
这两种先进的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我感觉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步骤和“引导自学”课型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交叉、相互交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
3.“引导自学”式教学和“科学探究”式学习的优势互补
(1)引导自学在“明确自学重点”这个环节,为了直观明了地确定重点,有时显得过于直接和突然。而科學探究式学习可以借助于各种情景导入,从而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感兴趣,充满好奇,加深了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
(2)引导自学式教学,对于学习习惯好、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尤为突出;反之则不太理想。而科学探究式学习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在这两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其他学科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科学探究实验时动手能力强,善于观察发现。他们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3)科学探究式学习的情场如果过于花哨、时髦,非教学的因素太多,就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导致探究内容偏离主题,在四十分钟内完不成教学任务。但“引导自学”的课堂,对于各个环节的时间设定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因此,必须用务实的眼光审视教学情境,削枝留干,简化教学情境中的非必要因素,提升探究的有效性。
(4)科学探究式学习强调小组合作,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虽然将各小组的成员进行任务划分,但各小组内学习交流情况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学生平时锻炼较少的缘故。“引导自学”式教学也强调组内交流自学。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所有的学科都采用了“引导自学”式教学,那么科学探究课的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实验的效果,又岂有不好的道理呢?
以上是最近两年来,我在实际科学教学中对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一点感悟。当中一些可能是正确的理解,也有一些可能有错误的理解。要将引导自学式教学和科学探究式学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仍需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何炳章.何炳章教育文选6[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