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体能训练的创新机制研究
2020-06-27黄诗景何涛
黄诗景 何涛
摘 要:体能训练是部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提高部队人员的整体的综合素质。在新的形式下,要是以实战化背景的前提下,如何提升部队的整体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提高核心体能素质、加强实战化训练统筹规划、科学训练方法和建设教练员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探索出实战化的思虑、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实战化;体能训练;机制研究
引言
体能素质是支撑军人各项素质的基础,其作戰体能有效的保证军人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所具备的身体上的素质,同时体能方面的训练是军人顺利完成训练的基础,能够有效的保证军人完成其他方面的体能训练[1]。
一、实战化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军人身体能够保持最佳的状态,以实现随时进行任务。而相较于“实战化”来说,所谓的“实”是基础,“战”是核心,“化”是一个过程。故实战化的体能训练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各项高难度、高指标的作战任务,所拥有的各项素质的过程。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时代的趋近,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的作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体能在战争中的优势地位逐渐减弱。同时部队的部分人员对于军事斗争认识不足,且不热衷终于参与体能训练,使得部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而实战化体能师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能够有效的提升我部兑的整体能力,在新形势下,强大的军队能够实现我国伟大的中国梦。自十八大以来,新形势下的体能训练成为发展部队整体素质的重中之重。
二、实战化体能训练的创新机制与路径
(一)根据作战需求,切实提高核心体能素质
现代战争的作战形式多样化,对于作战所需要的体能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体能素质就是:力量、速度、灵敏度和忍耐力。要想提高核心体能素质必须处理好以下的关系。一是处理好训练的负荷和恢复关系,体能训练不仅需要合理的增加训练的强度以及训练时长,不断的使身体产生适应性的改变,并同时重视恢复性的训练;二是处理核心力和局部肢体力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训练中除了专项的肢体力量训练外,还需安排核心力量的训练项目,使得官兵的肌肉群均衡发展;三是处理好有氧和无氧耐力训练,采取“有氧为基础,无氧为目标”的训练的思路和方法,并交叉有序进行,提升官兵的综合实战水平。
(二)遵循训练规律,加强实战化训练统筹规划
通过科学化的训练,加强实战化训练统筹规划。因实战化的体能训练是对于人体能上的极限方面的挑战,是由一般意义上体能性质到加强训练的一种转变,是对于基础性质的体能训练的升华。实战化的训练是遵循基本的体能基础上,并结合体能训练所能形成的周期基础上,对于上下肢体和躯干力量的培训,是对五大要素的交叉培训。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整体性,所谓整体是说对体能的整体训练进行科学、系统的制定和细化,一般将训练周期设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能力训练;第二是强化训练;第三是调整保持。二是全面性,根据作战的任务的形势下,统筹考虑各项运动素质(比如:速度、力量、灵敏度等),锻炼具有高心理素质、技术水平等全面体能发展的优秀人才。着眼于在极限体能状态下完成高难度、高复杂、高负荷的任务,提高体能的各方面的抗性,如:抗疲劳、抗眩晕、抗负荷等。三是恢复性,注重培训前后的恢复,应该严格的遵循人体机能的状态和恢复,最大化的运用生理学方面的“兴奋与抑制”的原理,既要实现体能的最大化的训练,又要整体提高体能的耐受力;既要持续化培训,又要及时消除疲劳,使得人体机能张弛有度。总而言之,就是在保证实战化的基础上,使体能均衡发展,使体能训练由基础向极限过渡化、循序渐进地推进。
(三)实施科学训练方法,提升综合效益
科学化的训练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训练的整体效果。因为实战化的体能具备强度高、难度大、周期长等特点。强度高最考验人的耐性,应该首要是遵循人体的机理和运动学方面的规律,处理好训练的量与度、负荷和恢复、有氧和无氧耐力的关系,科学化的进行实战化的训练,并结合实际形式进行灵活性的实战训练。在进行基础体能训练时,应注重夯实基础,反复训练;在进行应用体能训练时,应注重循序渐进,逐个击破,水到渠成;在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时,应注重把握节奏,循序渐进,逐步螺旋式上升。战斗体能应将训练、技术和战术应用其中,进行严密的设计,提升各项战斗技能和战斗体能,通过真实的“实战”现场的设计,让官兵感受现场氛围,真正意义上理解战争的意义,锤炼官兵的意志和徐行,增强实战化训练的整体效果。
(四)注重体能教练员队伍建设
实战化的体能训练需要一支具备善教学、知理论、精组训等的高专业队伍。普通高校培养专业体育教师需要四年,但是对于体能训练的高专业人才却没有,这种情形下的训练大多数是靠经验之谈进行训练,为弥补不足,广州海军采用短期培训进行弥补,虽然得到有效的改善,但还是严重不足。因此,可定期对组织骨干进行专业的培训,可采用自训和校训,双管齐下,培养学习各项内容,掌握战斗体能的方法、要领,夯实基础,培养出具有较强指挥能力和高素质的教员队伍,最大化的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三、结论
本文就结合实战化的背景之下,说明推进军事方面的训练向实战化方面的转变是现阶段的必然趋势,因此,就实战化理念出发,同时考虑实战化体能对于人体机能的需要,设计出与实战环境相符合的体能训练和实战化训练,即:推动体能训练向实战化延伸和聚焦,转变训练只为考的陈旧思想,切实推进部队的实战化训练的发展,建立一支“能打仗”和“打胜仗”的精英队伍。实战化背景下的体能训练不能是纸上谈兵,应该在党和国家统一领导下,努力践行党的指示、方针和政策,切实实现体能训练的实战化,推进实现实战化体能训练研究机制的不断创新和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向前.基于实战化视角的军人体能训练误区及建议[J].军事体育学报,2015,34(1):48-50.
[2]林建棣.我军体能训练的实战化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4,33(1):20-22,34.
[3]李波涛.部队实战化体能训练现状与对策[J].军事体育学报,2015,34(4):33-35.
[4]仲显彬,李柏苇.实战化训练背景下部队体能训练问题与对策[J].军事体育学报,2017,36(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