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舍戏剧《残雾》中大后方的形象解析及社会影响

2020-06-27吉莉扬洋

知识文库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风老舍抗战

吉莉 扬洋

《残雾》是老舍的第一部戏剧,写于1939年,取材于重庆的社会现实,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又富有讽刺意味的人物和情节,于1939年11月在重庆首演。《残雾》中大后方的形象得到了详尽的刻画和描写,让我们有了了解当时大后方社會状况的依据。同时,《残雾》也像是投进水塘里的石头,激起了社会上的“千层浪”,给社会带来了较大影响。所以,该篇文章中,笔者将解析《残雾》中大后方的形象,同时分析其在社会的反馈与影响。

1 《残雾》中大后方的重庆形象与重庆人物形象

《残雾》中的人物形象富有讽刺意味,符合老舍一贯的风格,人作为城市的主题,是城市精神的内核。《残雾》中塑造了洗局长、徐芳蜜等意味深长的角色。洗局长身上拥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他一边在表面上表示支持抗日,可另一方面又与特务汉奸徐芳蜜勾结,将情报提供给她。在洗局长身上,将大后方官员的不作为、腐败黑暗的形象揭示得淋漓尽致,残酷的揭露了大后方部分官员逃避甚至助纣为虐的状况,反映了大后方当时的官员状况;而里面的另一位主角——同时也是一位汉奸、特务的徐芳蜜,她是一个叛国的走狗,但同时又是一个聪明狡滑的女性、一朵玩弄人的交际花。这一角色,也讽刺、反映了大后方那些堕落为汉奸的人的状况,也代表着大后方一部分陷入黑暗中人的纸醉金迷,放纵欲望的状态。同时,《残雾》中朱玉明也反映了难民在重庆的悲惨生活,他们虽然逃离了战火,却陷入了无家可归的被人玩弄的泥潭,实属可悲。可以说,大后方的形象以大后方重庆的人物的形象与命运作为了载体,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另外,就大后方形象来说,《残雾》撕破了表面祥和的面具,把当时大后方的腐败残酷呈现给了各位观众。如果说洗局长和特务徐芳蜜代表了大后方中这两类的人物形象,那么正如老舍说的那样,整个戏剧就是反映了大后方里“假如我写得好的话,我是要以她这一跑,指示出一个公务人员若不忠于职守,就会自陷于阱;自己受罚还不算,且使真正的间谍逍遥法外,纲纪全弛,毫无办法。”,这便含有了辛辣的讽刺意味,且反映出了大后方和平表面背后的另一黑暗的社会现实——官僚腐败不堪、人民欲望横流、社会秩序紊乱。当然,洗局长的被捕,增添了大后方的一丝丝希望,但徐芳蜜的逃走,使得恶有恶报不再成立,使得大后方的形象变得更加沉重和发人深省。

2 《残雾》中大后方形象的成因

在《残雾》中,大后方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的地方,而这并非空穴来风。这是由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特性决定的。首先,重庆接受了大量的移民,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生态,老舍就是这移民中的一员。原本作为北平人的老舍文笔中就带有北平的视角。从北平看重庆,重庆的经济状态和治理程度自然不如北平。移民文化也打破了大后方本来的体系,让人员复杂,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复杂起来了。但是,虽然说思想复杂起来了,但整个文化走向是以抗战文化为主的,所以这便有了对前线以及大后方抗战情况的描写、反思。另外,当时在大后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势力交错纵横,而国民党内部腐败的问题也日渐暴露,威胁人民的生活,成为了作家们的心头之痛。同时,重庆也面临着日军轰炸的威胁,十分混乱。虽然,大后方没有直面抗战,但是却面临着同前线同样黑暗的状态。整个中国无论前线后方,在当时都同样水深火热。

虽然中国的前线与后方都同样的水深火热,但身处后方的剧作家们仍然对后方抱有一些希望。他们大部分选择了将宣传抗战作为主题,号召人民统一战线,一同抗战,但是并没有完全反映现实抗战时期中国的黑暗部分由于作家们沉浸在兴奋的情绪中,所以很轻易地为空泛的抗战口号和微小的胜利所陶醉,以致对国民党政府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抗战的长期性、艰苦性和复杂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致使这时的一些作品或者流于生活表面,或者以政治口号代替生活的真实描写,或者只注重鼓动性和胜利呐喊,而忽视了艺术性,以致出现了“热情有余而深刻不够,尤其是仅仅呐喊杭战,未曾反映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的偏向。“抗战八股”的提法虽有片面性,却反映了当时文艺的某些弊端;而《残雾》则大胆的将中国的黑暗部分赤裸裸的,不加修饰的,尖刻的展示给读者和观众看——这也和老舍的文风相符合。如果《茶馆》为难民的精神提供了栖息地,那么《残雾》则是把大后方精神栖息地的形象摧毁给人们看。当然,老舍也是怀有好意的。如果不是充满希望,那么他也不会以身犯险,把丑恶揭示给人看。

同时,老舍的文风也注定了他会写出《残雾》这样的大胆之作。老舍的文风一向是幽默的,但这种京味的幽默中也带着浓烈的讽刺。比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他的写作语言同时具有鲜明的京味,善于以北京小市民的诙谐方式,调侃一件件平凡的事。他的批评是尖刻的,但他是根深人民大众的,骆驼祥子的苦难被他放大,使读者不由叹息命运的无偿。这种讽刺的文风也从小说延展到了他的戏剧中。《残雾》中的社会凋零,政治腐败被放得更大,更加夺目,引人关注。得益于老舍的文风,《残雾》才有机会出现。

另外,《残雾》是老舍的第一部戏剧,而老舍渴望探索的想法,使得《残雾》也带有了强烈的探索意味。他想“什么事情莫不是由试验而走到成功的呢?”于是《残雾》便带有了“任性”的探索,他自己也戏称自己“不知好歹”、“舍身饲虎”。

3 《残雾》在大后方演出的社会反馈以及社会影响

老舍留下了对剧本《残雾》为“四不像”、“一本乱账”、“乱七八糟、“不能算是个剧本,而只能算一些对话的草拟”等等的评价,但这并非是客观的评价,而是老舍的自谦所形成的说法。《残雾》实际上有浓烈的小说的味道。

然而,也正因为老舍尖刻讽刺的文风,在《残雾》上台演出后,形成了极大的两极分化,争论极大,导演不认同《残雾》中女特务徐芳蜜逃走的结尾,认为其“过于黑暗”,从而改编了《残雾》的结尾部分,让特务徐芳蜜落入法网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结局。老舍就这个结局如此评论到:“假若我当时能够心到手到写得详密,也许逃脱比被捕是更多余味的。”反映出老舍将结尾改动的原因归结到了自己写戏剧经验不够,手法不成熟,表述不完备上面,但也看出实际上老舍是并不认可这样的改编的。但关于《残雾》的争论并没有停止,随着《残雾》在大后方等地演出的成功,国民党当局甚至召开了检讨会来检讨《残雾》,《残雾》随后也受到了打压,但也反映出来《残雾》内容的力度的强烈。

从国民党当局的检讨会看出,《残雾》的演出是有热度的、甚至是成功的,而且是有现实意义并且刺痛了国民党伤口的。但这种揭露被认为是“对于观众有害而无利的”。然而评论家萧蔓若也指出“直面《残雾》所揭露的,指的什么大惊小怪呢?也真如茅盾先生在同一文章中所说,我们作家笔尖所触的,实在不过百分之一而已。”

所以,有人支持《残雾》,有人则进行了质疑,甚至进行了压迫。

4 总结

老舍在写《残雾》时探索创新,摒弃了抗日宣传剧的“八股文模式”,尖锐的揭露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真实情况,鞭策入里,也真实的体现了老舍的讽刺文风。其中大后方的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物欲横流的状况充分的体现了出来,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塑造出详实的人物形象,也由人物构成了一个大后方的形象。但由于创作较为仓促,所以剧情有些粗糙。同时,也在社会上被广泛争论,甚至被压迫。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残雾》揭露了大后方状况的一角,《残雾》也是一部内涵深厚,对社会有影响的好戏剧。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风老舍抗战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对话”小伙伴老舍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不良文风要害在“假”
关于通过改进文风促进作风转变的探究
刘奇葆:改文风永远在路上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