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
2020-06-27卢桂红
卢桂红
引言: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生活和教学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尤其是生物这门学科,是研究我们生活环境和人的发展由来的学科,具有很强实用性和科普性。生物学科的发展也体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物理论知识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生产发展问题,生产生活中的发现又推动着生物学科的发展。高中生物学科知识对学生了解自身生命由来和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教学课堂生活化,利用生活现象讲知识,利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加强学生对自身生命发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找到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向。
1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未知的生活现象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要去探索的欲望。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具有科学性的理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特点,适当的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导进入课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寻常的现象都会好奇过它的源头是什么,转归转化的过程是什么,但也大多缺乏一定的渠道去获取大量有依据的理论知识,因而不得不放弃,当老师在教学中把这些现象搬到课堂上时,学生的好奇心便会再一次的被唤起,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课堂上专心致志的听讲,并把自身融进生物教学情境中,由着老师一步一步的解开疑惑。当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大量有用的理论知识,再一次见到类似的生活情境,有所促发,从而会自己认知到生物理论知识的实用性,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激发。
1.2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促进科普知识的传播
传统的生物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是以纯理论为主,把重点的知识点进行了强调,学生似懂非懂的接受,考试的时候囫囵吞枣的背书,这种不理解性的记忆只是一个短期的记忆,学生在进行高考总复习的时候,总是容易背了又忘,学习效率低下。把教学课堂生活化,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桎梏,另外的找到新的更具有课堂活力的教学方法。把生活和课堂进行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发现灵活运用课堂知识的方法,在运用中记忆,在运用中学习。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也是教学的目的。同时把教学生活化,能够通过学生来进行科普知识的传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新奇有趣的知识时,会有意识的想把这种有利的知识分享给自己的家人朋友,有利的科学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空间。
2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1主动积累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生活中的很多常见现象都可以作为生物课堂教学的教材。但教学素材的收集也需要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在使用教学素材时也要注意是否合适这个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想要收集到适合教学的教学素材,需要教师多加留心和记录生活现象。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有很多收集教学素材的途径,比如通过网络,书籍,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进行教学素材的收集。同时要对收集到的素材要分门归类,方便课堂上的引用。同时素材需要及时的更新,太过于陈旧的素材,学生不曾了解过也未曾听说过的素材,在课堂上使用不仅达不到活跃气氛,提升学生专注力的效果,也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比如教师在网络上看到了重编码基因组这个新兴的生物技术,新的东西总会对学生来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通过引入重组编码基因这个话题,来引入《基因的本质》这一课,学生能够对基因,DNA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掌握,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双螺旋的结构。通过这样先进前沿的素材积累,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索的热情,为培养生物研究型的人才打下基础。
2.2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就是把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把生活中很常见的生活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讨论怎么利用课堂上的知识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而有条理的分析。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行来举例生活中的现象,跟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相帖切的生活现象。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跟课堂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同时也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酶的作用和本质》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很多的生活例子。在蒸面包和馒头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放酵母才能膨胀起来,酵母在面包中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化过程,在吃面制品的时候,明明是没有放糖的馒头,为什么在嘴里咀嚼着就会有甜味?如果说是因为唾液淀粉酶的分解作用?那这种酶的本质是什么呢?面食在人体内又是怎么通过酶的作用来分解食堂给人体提供能量的呢?通过这些生活化问题的讨论,能够唤起学生对平时生活场景的记忆,从而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来跟课堂知识产生联系,有条理有依据的回答问题的同时,学生也能按知识点的层次来进行知识的串联,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3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生活实践教学
所谓的实践出真知,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高中学科中的理科,很多科学理论需要实践来进行论证。但很多学校虽然说有设置生物实践教学课程,但是学生事实上很少有机会上实践课。虽然很多的学生对实践课抱有极大的兴趣。而往往老师也只是把课堂上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自主去完成,学生课后也很少有条件和时间来完成实践。在遇到实验操作考试题时,学生往往也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不仅是因为课堂知识不够扎实,跟学生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应当适当增加生活化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自己动手操作来检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生物现象。不仅检验学生课堂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同时煅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是对于学生来说,是生物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习基础能力。
例如:在教学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验室自己真正动手探索和验证生物课本上的公式和课学理论。准备两份新鲜的酵母菌培养液,一个给氧,一个不给氧,分别利用澄清石灰水,酒精加重铬酸钾溶液来进行呼吸产物的验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和条件进行充分的掌握,并且也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生物实践所需具备的常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4在课后检测题目中增加生活元素
课后习题和作业是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在课后习题中,加入生活元素,能够让学生灵活运用课堂知识,把知识跟生活中现象紧密联系。同时也能够通过寻常易见的生活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进一步掌握生物知识。课后习题的设置应该是跟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转化为题目,可以是考察与生活现象相关的生物原理,公式,发展历程等。同时也能跟别的章节内容产生一定的联系,对于学生的复习旧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有很大帮助。
例如:教师在教学了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演替》这一课后,可以进行课后习题的设置,并跟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习题可以这样设置,一片森林被大火烧后,是属于群落演替的那种演替?火烧之后长出了杂草,那么能够还原到森林吗?这过程中反应了什么生物原理。
在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一课时后,教师也可以设置跟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习题,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什么瘫痪的人和婴儿都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当你去接水的时候,你用手是怎么判断出水是热的还是冷的?这个温度调节的中枢是在哪里?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习题设置,让学生能更好的进行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 结语
生物跟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是使得地球变得多姿多彩的重要部分。学习生物知识,就是对我们人本身的一个系统的了解,同时也是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的一个清晰的认识。高中生物学习是学生在为以后继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把生活跟教学课堂紧密联系,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漳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