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机媒体对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2020-06-27刘熹微尹湘鹏李佳
刘熹微 尹湘鹏 李佳
【摘 要】 在全球化进程中,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媒体的信息量冲击,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习近平在会议多次明确提出需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文章结合手机媒体和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两个概念,从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研究现状,构建手机媒体与高校信念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如何明确手机媒体作用和教育创新模式探索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手机媒体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 思政教育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中发表重要讲话提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习近平讲话明确了国家青年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以及对青年信念的培养要求。正是因为新时代中国对青年提出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的需求,更体现了高校对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将手机媒体和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的研究不多,更多的是手机媒体对教育的运用辅助,或是单列高校德育教育以及思政教育方面。因此本文的研究具备独特性,为未来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块研究提供创新思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早期国内对手机媒体探讨是匡文波的《论网络传播学》和《五论手机媒体》,在研究中明确提出“手机媒体”概念。国内关于手机媒体与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的研究不多,因为青年理想信念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内的研究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讨:一是手机媒体给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带来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影响,影响的客体包括指导理念、教育主体、教育承载的个体、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变化等。研究成果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且已下载超过2000次以上的有《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基于手机应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等。二是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如何培养相关的研究。相关的文章有《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探析》。《高校共青团开展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和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第三是手机媒体与具体的高校青年思想信念培育和发展,达到优化青年理想信念目的的方面。王悦明的《论手机媒体对青年群体文化认同的影响》。同时也有一些文献提到手机媒体对青年信念影响方式方法的路径和创新对策。较新的科研文章有聂坤的《新媒体背景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路径探究》,闫金龙、黄介彬的《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育的路径分析》【10】。
三、构建手机媒体与高校信念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手机作为一种传播信息载体,通过提供商提供内容,终端服务商提供服务来完成新闻、图片、影视等的传播,具备便携性、多媒体性、双向互动性和超强融合性。手机媒体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手机功能丰富多样已具备迷你型电脑的多项功能,不再限于通讯单方面,因此手机媒体依托于手机达到网络媒体延伸效应。“手机媒体”这个概念可从两个层面予以理解:一是手机媒体作为“媒介”的特性层面;二是手机媒体的开发经营和组织管理层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飞速扩张,为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带来挑战也提供创新思路。当前高校的理想教育是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和趣味性伴随着新技术的到来而增加。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种类,是传播校园文化、树立高校学生正确信念的一个平台。手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让书本时代的知识共享变为事物、思想的价值多方位共享。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手机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而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同样备受影响。因此手机媒体在为高校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承担起培养和塑造高校青年新思维模式的作用,且直观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教育创新模式探索
4.1 明确手机普及化后对高校教育模式的作用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成为共识。手机的功能的强大性和用户粘度,致使大学生确实是离不开手机的。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各种主义、学说、新闻、网络内容等的理解和认知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手机和手机媒体正是他们认知世界的一项主要工具,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借助手机,以一种积极、鲜明、具备吸引力的方式来通过手机媒体介入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正面影响和鼓舞手机信息另一端的学生。因此肯定手机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是推动教育有效化的第一步。
4.2 科学分析和正确对待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用2000余字的篇幅专门谈到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透过这些话,可以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之巨,也能领会这个国家对于青年的寄望之深。因此高校需明确思政教育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须让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大学关键时期培养青年意识形态,塑造有志青年,才能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快实现。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会影响到社会的未来发展走向。
4.3手机媒体对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双刃剑效应
习近平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年的大学期间,是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的阶段,这时就需要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正确引导,让青年树立正确价值标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媒体时代,便捷的交流、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手机媒体备获青年高校学生喜爱,但新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方便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信息获取,成为在信息时代参与全球化的有力工具;另外一方面也会带来相应负面效应,众多不良信息广泛参杂其中,易导致部分青年迷失,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混乱,严重甚至会导致学生人生产生转变,这是现代高校教育需警惕的部分。高校需要做的就是让双刃剑产生正面效应,借助手机媒体力量向青年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潜移默化的通过科学的路径来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4.4注重手机媒体与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结合的方式方法:
手机媒体实质上是网络平台多样化的一种体现,而网络平台给青年传递信息的方式越发多样化,例如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因此高校可使用自身特有的网络学习平台,合理运用里面的思想、内容、新闻、信息来吸引学生和影响学生。正向使用手机媒体打造符合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体系的校园思想系統、让学生学习里面的“基础篇”“核心篇”“实践篇”。把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思想觉悟、文明素质、科学素养作为目标,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染在校学生,丰富学习内容的同时,记住创新学习方式和组织形式,用量的累积达到质的目的。
4.5明确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理想信念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手机媒体环境下,我们承认高校思政教育的多样化,但合理利用校园资源和媒体工具,让思想教育工作深入渗透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调查和采访的方式,得到的关于青年们的反馈信息是:学生自身的成才愿望是强烈的,在校读书期间他们思维活跃,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随着就读年级的增加和个人在校期间的成长经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会增强,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国家做贡献。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学校的思政教育无法阻止网络不良信息的传递,当学生思想走偏时,自身的信念也很容易动摇,如何及时发现问题学生,改观他们的思想偏差,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确实是青年理想信念建设工作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论网络传播学[J].匡文波.国际新闻界,2001-02.
[2] 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J].胡余波,徐兴,赵芸,郑欣易.中国青年研究,2010-08-05.
[3] 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何小明,刘可文.教育与职业,2012-03-21.
作者简介:刘熹微,湖南工程学院老师,硕士研究生学位,专业为经济学。
湖南工程学院2019年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