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均衡视域下中小学数学一体化教学探究

2020-06-27马志强周日桥李伟李新茂

考试周刊 2020年52期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育均衡一体化教学

马志强 周日桥 李伟 李新茂

摘 要:2018年PISA结果显示校际均衡程度仍显不足,专家认为从学科视角进行探讨有助于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到要“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機衔接的课程体系”。中小学数学一体化教学就是打通小、初、高的有效衔接,以有密切相关的内容板块为载体,以倒逼“高学段的入口作为低学段的出口”为培养思路,以科研带动教研提升教学为有效途径,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生态,领悟数学的神奇之“美”。

关键词:教育均衡;中小学数学;一体化教学;数学之“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但是,2018年PISA结果显示,四省市校际均衡程度仍显不足。《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到要“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

基于这些改革要求,本文将小、初、高的数学教学一体化来考虑是一个新的探索。现实教学中也经常听到大学教师埋怨高中教学,高中教师埋怨初中教学,初中教师埋怨小学教学,究其原因,在于教材常常知识断层或重复。重复的部分又让教师常常感到不够透彻甚至误导,断层则需要让学生补全知识技能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影响了学时计划。人们常说数学是“美”的,但究竟“美”在何处?很多人往往不明所以。数学的“美”不同于现实中的“美”,它以一种抽象方式存在于数学知识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透过表象深挖蕴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鉴赏能力。希望从小学就进行数学美的熏陶,避免一些形式上热闹,实际上离题万里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在充满思辨的过程中展现数学之“美”。

一、 倒逼:寻找数学知识的跳跃,感悟内容衔接之美

新高考倒逼教学改革,教学水平是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影响因素,打通小、初、高的数学教学一体化衔接,以有密切相关的内容板块(如统计、函数等)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一体化的实践研究。指导思路是以高中的入口作为初中的出口,以初中的入口作为小学的出口。

一体化教学是从培养问题意识、数学思维、应用能力等为目标开展的教学设计方式。这是站在高学段的视角,思考低学段的教学设计,针对教学内容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以问题为主线,使新旧知识连接、上下年级衔接得更加紧凑,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推进。如在教学有关“统计”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清晰统计贯穿小、初、高所有学段的内容,研究发现(以人教版课本为例):小学一至六年级分别为“分类与整理”“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条形图统计”“统计”“扇形统计图”及“概率与统计”;初中七至九年级分别为“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分析”“概率初步”;高中为“统计”“统计案例”等。

二、 变化:突破数学思想的飞跃,领悟思想方法之美

教育家G·波利亚说:“一个专心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一体化教学就是从多角度、全方面地挖掘教学问题的内涵和价值,把问题逐步发展或延伸,成为一体化教学构建的一种形式。

如在讲授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中:

这样,通过一体化教学的探究与训练,对一些讲不清“究竟是怎样想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路有了较深入的探寻,让一些玄妙的解法在课堂上自然地“生长”出来。

三、 体验:创造素养培育的跨越,醒悟学习能力之美

《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评析》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以学科素养为考查中心,彰显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命题理念”,考核学生应对“生活实践问题”与“学习探索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2019年全国理科数学I卷第4题的是断臂维纳斯、第6题是《周易》中的“卦”;填空题第15题是篮球决赛规则以及解答题第21题新药试验等,都是以生活实践为背景,况且这一比例(在当年高考中共27分,占18%)是相当高的。所以教学中尤其要创设“生活实践问题”和“学习探索问题”,让学生具备与高级阶段学习相一致的学习能力。

四、 科研:实现区域均衡的超越,省悟数学专业之美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选才需求与素质教育有机联通,实现“招—考—教—学”全流程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良性互动。

(一)积极构建“三个阵地”的培养机制

教育均衡发展要积极构建由“高校培训、区域培训和校本培训”融合的一体化培养体系。高校为主导、为专业培养主阵地,区域与校本培训作为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学科化、专业化构建大中小学密切合作的教育共同体,实现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

(二)积极拓展“科研导向”的培养领域

教师专业发展好比一首歌曲的伴奏,需要前奏的引导、间奏的过渡和尾奏的升华,才能奏出“华美的乐章”。专业学习是“前奏”。专业理论学习为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教学研讨是“间奏”。要成为“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教学研讨是不可或缺,通过借鉴内化到自己的课堂。科研写作是“尾奏”。科研写作让数学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思想得以升华。

(三)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方式

以上思路正是采用了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训练了发散思维,将向量、不等式与函数有机结合起来,解法奇妙。此外,要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历年的中考、高考试题都有不少数学史、数学文化的考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数学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知识的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以高位目标为倒逼思路,以科研带动教研为有效途径,创设“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的教学生态,通过数学文化的华丽外衣,领悟数学教学的思辨之“美”。

参考文献:

[1]黄崴,贾汇亮,苏娜.区域教育发展:均衡·优质·个性[J].教育导刊,2008(3):12-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李国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复习课教学初探[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10).

[4]王娟利.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三部曲”[J].中学数学,2019(10).

[5]谢红雨,伊继东.地理空间视角下我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研究[J].学术探索,2013(6).

[6]金家新,黄廷美.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作者简介:马志强,中学一级教师,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番禺中学;

周日桥,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番禺区石碁教育指导中心;

李伟,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

李新茂,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数学教育均衡一体化教学
论新课改下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强抓学校管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中小学数学教学数字模拟化研究
从思维发展的视角看初一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
基于教育均衡发展大环境下的高中语文“平等”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