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情”中的别样风景
2020-06-27苏小玲许发金
苏小玲 许发金
[摘 要]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异域风情”选编了两篇文章和一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单元的整体解读,以范本引路,深化知识拓展;把握知识序列,确定单元目标;聚焦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自主研学。这样进行引导,能够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关键词]单元教学;教材解读;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6-0064-02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异域风情”选编了两篇文章和一组非连续性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和《金字塔》非连续性文本。其中,前二者为精读课文,《金字塔》为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紧紧围绕着单元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分别介绍了威尼斯、荷兰、开罗的异国风情。这样的人文主题编排旨在潜移默化地进行尊重多样文化的人文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威尼斯的小艇》展示了“水上城市”独特的风光。威尼斯白日的喧闹与半夜的沉静,突显了这座水上城市的动态美与静态美,为五年级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
《牧场之国》全文条理清晰、色彩明快,特别是静态描写细腻动人,体现了荷兰白日的宁静、傍晚的静谧、夜晚的沉静,很好地对接了单元语文要素。
《金字塔》由同一主题的两篇表达迥异的短文组成。其中,《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通讯,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第二篇短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非连续性文本。这两篇文章虽风格迥异,但又互为印证,构成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读者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对接了单元语文要素“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一、备课思考:范本引路,深化拓展
本单元三篇选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体现了这样三个特点:一是选文价值的经典性,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穆青的《金字塔夕照》,加上“阅读链接”里朱自清、乔治·桑的佳作片段,都是名家名篇,非常具有阅读价值,是学生阅读、习作的极佳范本;二是选文的创新性,最具特色的是《金字塔》这篇课文,选取的短文《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都围绕着金字塔来写,同一主题却有不同的表达,《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为非连续性文本,几个片段不连续成篇,与《金字塔夕照》中文学化的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提升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极佳素材;三是选文内容的包容性,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文学化、陌生化的表达,突显了审美的独特性与文化的包容性。
对于教材的处理,教师要有“范本意识”,要根据文本各自的特点,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揣摩。首先,要体会文章巧妙的结构:两篇精读课文都采用“总分”结构,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文章结构完整而严谨。其次,要积累优美的语言:文章语言各具特色,与众不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独特的观察角度,以动静结合的方法分别体现了威尼斯、荷兰、开罗的动态之美和静态之美,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再次,要充分重视课外拓展阅读:通过课内外结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如《威尼斯的小艇》课后的“词句段运用”中引入的名篇段落,习作中要求查阅课外资料、整理资料的编排,都体现了课外阅读要融入课堂教学中。最后,习作要强化学生语文能力的阶段性发展:从之前“圍绕感兴趣的事物搜集相关资料”过渡到“会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再到“能选择和运用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能力的培养体现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精准教学:知识序列,单元目标
(一)围绕“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知识序列
围绕“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语文知识,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呈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个阶段: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辨识和判断)→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理解和鉴赏)→尝试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来写景物(运用和表达)。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生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辨识和判断),也尝试了动态描写的初步运用,即习作中的“写出景物的变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这个单元的学习就要有所提升,就要“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具体来说,可以按照这样的线索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读写活动:找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体会“以动写静”等动静结合的写法 →细致品读,体会相关语句的表达效果 →尝试实践运用”。
(二)围绕读写实践的单元目标
(1)认识“毡、熠、埃”等生字;会写“翘、簇、罐”等生字,积累“仪态端庄、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夕照》,体会作者笔下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带着任务默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聚焦《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关键语句,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以动写静”“动静相生”等写法,品味恰切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对表现景物特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4)能从非连续性文本《金字塔》中得到启示,结合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方法进行运用;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结合习作提示,互相交流,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习作修改。
三、策略选择:聚焦要素,自主研学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根据文本特征,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开展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的读写实践活动。
(一)《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建议
结合单元学习目标,以体会文章重点段落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通过对重点段的读、想、说、写,班级讨论交流,并给重点段设计表格等学习支架,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的学习。
1.理清脉络。读题质疑,让学生带着“作者为什么要选小艇写”的问题初读全文,理清脉络。在问题的讨论中整体把握小艇的三大特点。
2.聚焦重点。自主研读三个重点片段,落实训练点。
第一个片段:体会小艇外形的静态美——通过默读、批注、朗读、背诵等具有层次性的训练,领悟小艇的特点,体会作者运用比喻表现事物特点的独到之处,体会小艇的静态美。
第二个片段:体会小艇穿行的动态美——提供学习单,学生充分默读课文、合作讨论,通过抓关键语句,并自由变换,用自己的语言赞美船夫高超的技术,从而体会文章的动态描写的精妙。
第三个片段:体会月夜的静态美——聚焦“静”,指导朗读,体会这部分每句话都在表现威尼斯的“静”。追本求源,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静”与小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悟出:作者通过描绘威尼斯月夜的“静”,突出了小艇与威尼斯的关系密切,衬托出小艇作用大这一特点。这样,学生就能领会作者描写方法的高超。
3.方法迁移。联系课后“阅读链接”内容,类文互读,以课后第四道习题为抓手,提炼出三篇选文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上的共通之处,并引入威尼斯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进行片段仿写,把训练点向作文、向课外迁移。
(二)《牧场之国》教学建议
在前一课教学的基础上,本课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单刀直入关注文章语言的表达特点,直接切入主题开展教学。
1.聚焦“静态美和动态美”。围绕核心问题“你从哪儿感受到荷兰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开展自主学习,圈画出相关语段,做出简单批注。
2.品味“静态美和动态美”。先以学习小组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歡的片段进行探讨:“这些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给你怎样的感觉?这么写好在哪里?”再进行组际交流。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动态美中拟人手法的出色运用,静态美中声音、色彩的描写,体会“以动衬静”“动静相生”的表现手法。
3.表达“静态美和动态美”。通过有感情的、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特点,表达出对荷兰静谧之美的感受。指导学生做好语言、知识的积累,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自觉摘抄下来,还可以把收集到的荷兰的内容整理到资料袋中,用自己的话介绍荷兰,培养学生积累与查阅资料的习惯。
(三)《金字塔》教学建议
1.聚焦非连续性文本“阅力”。这组非连续性文本是略读课文,围绕核心问题“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在内容上哪些是相互印证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开展小组学习,完成学习单,可以教师设计对比表格,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对比两篇短文在内容、表达形式上的异同点。
2.开展综合性学习。结合两篇短文的特点具体分析《金字塔夕照》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严谨、科学的说明方法和精准的语言运用,链接单元习作或者口语交际,指导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介绍祖国文化遗产时运用丰富的文字表达方式。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