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动思维之弦 奏响语用之声

2020-06-27李秀宜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思维

李秀宜

[摘 要]阅读教学向来是离不开思维训练的。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过多地重视知识、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通过质疑问难、情境表演、丰富想象等途径,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和作者产生思想的碰撞,体会文本语言表达的艺术特色,获得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运用;情境表演;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6-0017-03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不要只顾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他强调要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起训练,使之相辅相成”,要将“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和“开发创造潜能”两方面统一渗透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然而,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太过功利化,一切教学都围绕考试进行。有不少的教师还是沿袭着“灌输式”“说教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手法比较单一,过多地重视知识、技能的机械训练。无论是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是在语言能力上,都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如何在語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呢?

一、思维,开启于质疑问难处

“学贵有疑。”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如,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对重点词句质疑、对看似矛盾实则精彩处质疑等,使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善思,做到学中问、问中学,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质疑:“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呢?它们是怎么找妈妈的?最后它们找到妈妈了吗?”这样对课题质疑,学生就能了解文章的全貌,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学习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马上有了这样的问题:“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呢?它是怎么卖的呢?它到底有没有成功地把泥塘卖出呢?”学生的问题相当深刻。于是,我从学生的问题入手进行了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层层剖析、环环深入,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些问题无疑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线索作用,成为一节课的灵魂,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关键链。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于提问,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狐狸分奶酪》一文,对狐狸分奶酪是否“公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争议。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不断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发现问题,同时在解疑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的问题精彩纷呈——

“当狐狸第一次在大的这半块奶酪上咬了一口时,为什么两只小熊就没有看出狐狸的狡猾呢?”

“小哥儿俩看着奶酪就这样全被狐狸吃光了,很生气,有用吗?他们为什么谁也不阻止狐狸呢?”

“小熊它们分奶酪对吗?”

……

正是因为有了一连串的问题,课堂上学生才会讨论交流,畅所欲言。在质疑与讨论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思想更为灵活、倾听更加认真、表达更加精彩。

质疑问难的方法很多。它不仅是学生感受问题的提出,更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深入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二、思维,融入于情境表演处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教学中,如果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表演出来,就能诱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在执教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文时,我抓住“难为情”一词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表演:

(课件出示)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师:大家想想,小马难为情时的表情会怎样?会说些什么呢?我现在就是小马的妈妈,你是小马。谁来难为情地和我说说呢?

生:(低下头)“妈妈,我能不去吗?”

师:为什么?

生:(还是低下头,双手搓着衣襟)小声地说道:“我……我……我过不去。”

师:“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生:(低下头,仍旧搓着衣襟,用请求的语气说):“妈妈,它们都这样说。可是我,可是我害怕呀,我能不能不去呀?”

生:(没有让妈妈回答,生走到妈妈跟前)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妈妈,我就求求你了,别让我去!别让我去!”

师:这……

上面的教学片段,我紧扣“难为情”一词创设情境,把静止的文字符号激活成生动的对话情节,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小马的动作、语言。在教师与学生的表演中,学生如临其境,亲身经历了什么叫“难为情”;而旁观的学生则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什么叫“难为情”。在教师和学生充满感情的对话中,在师生心灵的交融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思维,激活于丰富想象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互不相连的内容聚合黏结……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凭借教材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

(一)抓关键词想象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大禹治水》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在教学中,我适时地抓住了“泛滥”这个重点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大水冲到了田野,淹没了田地。大水还可能冲到哪里?造成怎样的后果呢?如果你就是当时的百姓,置身于这样的痛苦生活中,你能具体地描述出洪水泛滥的情景吗?请大家说一说。”在精心的预设与引导下,学生展开了奇思妙想。有的说,有一次半夜洪水冲到了村庄,冲毁了房屋,睡梦中的百姓喊着、哭着、跑着;有的说,他目睹了洪水冲到了森林,冲断了大树,淹死了林中的小动物,导致毒蛇猛兽到处乱串,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学生的思维就这样随着文本中的关键词不断地展开。此外,我还抓住文本中的这个句子:“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安居乐业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请你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说一说。”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她仿佛看到了孩子无忧无虑地在田野里追逐、玩耍;有的说,他仿佛看到了百姓在田里耕作,闲暇之余吹笛唱歌、聊天品茶……

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调动起他们的生活积累、知识经验、感情等因素进行再创造,进一步感受到了洪水泛滥的情景、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这样的想象再现,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借助插图想象

插图是语文教材显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备课文的同时,还要备插图,挖掘插图的教学价值,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并从静止到变化、从外表到内心、从动作到语言进行创造性想象,这样使课文插图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的插图,画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喜同乐、欢度节日的感人画面。在教学时,我引導学生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想象周总理为人们泼水祝福时他会说些什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种葫芦人后悔、恍然大悟的心情,我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两幅插图,并问学生:“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吗?”结合插图,有的学生说:“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有的学生说:“葫芦的叶子不一样。”有的学生说:“葫芦所在的位置不一样。”……接着,我让学生再深入地观察插图,并说:“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你能想象一下,他会想些什么吗?他会做些什么呢?他可能有哪些动作呢?”学生浮想联翩。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那个人在说,都怪我不好,要是我当初听邻居的话,我肯定可以收到葫芦。”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那个人在说,如果我治了叶子上的蚜虫,我的小葫芦就会长得比大南瓜还要大呢。”有的说:“我看到了种葫芦人流着泪在说:‘我真糊涂,我真傻!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我现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芦了吗?”有的说:“我看到那个人不仅流着眼泪,还坐在了地板上,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头,看来他是真的后悔了。”……通过一步步的想象,学生深入地体会了种葫芦人内心的极度后悔。

在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想象思维的插图有很多。只要教师有意去挖掘,巧妙地去启发、点拨,那静止的画面就会变成活生生的一幕再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也因此被激活。

四、思维,活跃在重点词句处

在语文教学中,理解关键词句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而且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有些课文的关键句子在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比较、思考,从中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这个句子:“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我就紧扣“盯”字,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推敲“盯”的表达效果。

师:文中的“盯”是什么意思?能否换成“看”?为什么?

生1:我认为还是用“盯”好,因为一个“盯”字写出种葫芦人眼里只有小葫芦。

生2:不能换。因为“盯”是指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说明种葫芦人的心思只在小葫芦上,他就想小葫芦快快长大;而“看”是比较随意的,有点不在乎的感觉。

生3:我也认为“盯”用得好,因为种葫芦人一直很喜欢小葫芦,他是真的希望他种的葫芦能长得可爱、长得快,所以他眼睛都不眨,一直盯着小葫芦。因此,用“盯”字更能体现出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与渴望它快长大的心情。

……

在教学中,如果我只机械地讲是用“盯”或是用“看”的效果,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是一片模糊,思维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需要教师不断地点拨动、不断地引导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

五、思维,拓宽于课文留白处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适合的思维能力训练点。在文本创作过程中,作者常常对材料进行艺术处理。有的对事件的描写留有余地;有的对情节一带而过,简略处理;有的甚至直接跳过情节,根本不写。这些是故事发展的空白处,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挖掘文本中蕴藏的思维训练点,那么学生的创造思维就会像一颗种子那样发芽生长,找到了适宜的气候、水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将得到充分的提升。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课的最后一句话是:“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这里就隐含了情节空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教材中这个思维训练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他们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很快一篇篇小练笔出炉了。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蜘蛛看到了蜈蚣,吓得匆忙跑回网上,想:“这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脚那么多,这么多袜子,要织到猴年马月才能织完这么多双袜子呀!看来我要变换工作了。”于是,蜘蛛又来到小木屋里,把招牌换了,上面写着“裤子编织店,身材细小的动物只需付一元钱,身材巨大的动物需付一百元”。蜘蛛编织店的生意风风火火地做起来了。来找蜘蛛做裤子的小动物越来越多,有小老鼠、小猫、小狗、梅花鹿、猪、马……就因为这样,蜘蛛的生意越来越火,蜘蛛也越来越忙,蜘蛛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

通过联想,每个学生都编写出属于自己的《蜘蛛开店》的新结局,过了一把作家瘾。这样的练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材中还有许多文章所写的内容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发展。如,学习完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后,我也设计了续写故事的思维训练题:“‘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些葫芦……这又会发生一个什么新的故事呢?”学生个个都想一吐为快,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于是纷纷埋头写作 ——《<我要的是葫芦>后传》。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植物妈妈有办法》等文章后,我又结合课后的练笔要求,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雾还会去哪里、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还有哪些。这样,续编的故事充满想象、充满温情。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留白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留白,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填补空白。这样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超越了文本,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不断探究,通过鼓励质疑、引发想象、紧扣字词等方法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荡漾开去,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骆诗飞.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J].新校园,2012(7).

[2] 姜成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教育学文摘,2015(10).

[3] 倪著铭.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方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6).

[4] 冯玉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1(05).

[5] 冯爱东.浅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6).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让 巧妇”不再难为“淘”米之炊
有效提高表达能力,拉近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