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素材

2020-06-27邹菊花

教育界·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邹菊花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美育教育不仅包括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的直观美学教育,还包括语文学科的情境之美、意境之美和道德之美。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阐述美学教育的定义,并分析美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美学教育素材,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学教育;教育素材

语文教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和传承,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仅有古代的诗词文化,还有现代的阅读理解,不仅有汉字的结构美,还有古诗词的意境美。在深入开展美育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在教学中挖掘美学教育素材,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呢?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和探究。

一、美学教育定义

美学教育,简称美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就目前的美学教育的定义来看,其可以分为狭义美育和广义美育两种。其中,狭义美育通常指的是一些审美教育,包括审美观、美学素养等;而广义美育则是将美学原则渗透至各个学科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美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第一,充分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第二,使学生拥有感受美和理解美的能力,并形成独有的审美观念;第三,引导学生将现实和美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美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美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看待语文、学习语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其次,美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让语文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活泼、生动,同时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美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美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原则

在开展小学语文美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注重语文思想和美育艺术相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挖掘美学教育,就是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挖掘艺术元素,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感知,提升语文的美学价值;其次,教师需要将美学教育素材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美育素材,加强生活和美育的统一性;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學生对美有不同的感知,所以,教师要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全面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和才能,从而提高美学教育的有效性。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素材的挖掘方式

1.汉字解释,发现文字之美

汉字是汉语的基础,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后来的隶书、草书、楷书,再到现在的宋体和印刷体,中国汉字历经了几千年的变化和传承。

首先,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汉字书写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形体美。汉字以方块为主,代表着中国人堂堂正正的品质,而且汉字的笔画随着长短、位置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变化。例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美感。

其次,教师在汉字教学中要挖掘文字中的意蕴美,引导学生从汉字部首中发现汉字的不同含义,从而挖掘汉字的意蕴美。例如,在学习“青”“清”“情”“请”“晴”这几个字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汉字部首的含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部首含义理解和解释汉字,从中体会中国汉字的意蕴美,通过意蕴美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

2.加强引导,欣赏古诗词美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古诗词的特点在于语言精练、情感突出,且营造出某种意境。所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充分挖掘古诗词的意境美和韵律美,从而逐渐促进美学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首先,在诗词教学中,意境美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美学教育素材。例如,在教学《鸟鸣涧》这首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静谧夜晚、月光清明、鸟儿欢啼的情境,让学生借此来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并通过该意境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韵律美也是古诗词中标志性的美学教育素材。很多古诗词因为其韵律别致改编成了现代歌曲,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古诗词的韵律美,让学生在学习诗词的同时,还能感受各个诗句所展现的韵律美,以此提升美学教育的有效性。

3.生活体验,感受儿童诗科学美

我们常说:“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水平还处于直观思维阶段,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直观的生活素材,如儿童诗等,不仅可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还能展现其科普性,让学生从中挖掘出儿童诗的科学美。

例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文章以诗歌的形式将不同植物的传播方式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通过儿童诗歌,我们可以从中挖掘植物传播的科学知识,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创设情境,体验阅读情境美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美学教育素材,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加强感悟,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文章的背景是一个又阴又冷的冬天的晚上,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冬天夜晚的情境,不仅雪花飘飘,而且北风呼啸,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共鸣,再加上教师抑扬顿挫的诵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内涵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5.故事讲解,发现故事道德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是以故事形式展开教学的,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启迪和感受。对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故事素材,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道德美。

例如,在教学《中彩之后》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主人公的做法来强化对学生道德和诚信的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再如,教学《狼和鹿的故事》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道德范围的有限性,挖掘故事中的道德美,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改革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美学教育的概念、意义和原则,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字美、古诗词美、儿童诗科学美、阅读情境美和故事道德美,通过美学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美学素养,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崔瑞竹.如何挖掘小学语文中的美学教育素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29.

张艳凤.探析小学语文教学巧妙渗透美育的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6):76-77.

何起英.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72.

崔瑞竹.如何挖掘小学语文中的美学教育素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29.

杨格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审美教育[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李永丹.领略语文之美  感受文雅之气——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5):183.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对象略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5):111-113.

高鸿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蕴含的审美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189-190.

秦相花.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及实践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10):10-11.

黄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2019,8(30):98-99.

路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经验谈[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61-262.

李冬梅.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古诗文为例[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