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巧设问题链 构建化学高效课堂

2020-06-27陈华

教育界·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链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陈华

【摘要】教师应巧设“问题链”,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问题链”就像一条锁链一样,把疑问和目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带领学生层层深入,直到真正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使教学由双基拓展变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

【关键词】问题链;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初中化学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了迎接全科中考的到来,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构建高效课堂、追求化学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已成为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然而,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高效课堂取决于学生接收知识量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构建,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将学生培养成知识的记忆者与运用者。新形势下的高效课堂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其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思想、新观念为指导,巧设“问题链”,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在本文中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巧设问题链来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谈几点体会。

一、巧设问题链,问出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的时期。教师如果在化学启蒙教学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对化学学习有持久的求知欲。巧设问题可以让学生沉浸在思考中,成为“好知者”。

例如,在沪教版“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课教学中,笔者设置的部分问题链如下。

师: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大量使用煤等化石燃料,向自然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呢?

生:温室效应。

师:如何解决或减缓温室效应呢?

生:第一,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第二,大量植树造林;第三,大力开发绿色能源。

师:我国倡导的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工程,马云所倡导的“蚂蚁森林”,这些使我国绿化面积不断增多,为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做了一定贡献。其中有部分科学家提出,可利用海水来吸收二氧化碳,以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行吗?

生:可能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师:这是不是说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演示:教师用注射器抽取25ml二氧化碳和25ml水充分振荡,学生用注射器抽取25ml空气和25ml水充分振荡,进行对比观察实验。

师:为什么25ml二氧化碳和25ml水充分振荡,体积会变小呢?二氧化碳跑到哪里去了呢?

生:水中。

师:这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那么它跟水有发生反应吗?

演示:取注射器中的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

师: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呢?

生:第一,水;第二,二氧化碳;第三,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产物。

师生设计对比实验:第一,蓝色石蕊试纸+水;第二,蓝色石蕊试纸+二氧化碳;第三,蓝色石蕊试纸+水+二氧化碳。

生: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的产物使紫色石蕊变红。

师:雪碧、可乐为什么被称为碳酸饮料呢?振荡后的雪碧打开瓶盖有什么现象呢?

生:雪碧、可乐中含有碳酸,振荡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师:短时间内喝大量雪碧为什么会胃胀呢?

演示:对滴加石蕊试液后变红的试管进行加热。

生:红色又变为紫色。

师:这说明碳酸不稳定,分解消失了。

……

以上教学片段中,笔者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设计问题链,以此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积极思考,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巧设问题链,问出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为了克服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有必要进行探索,使“提问”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巧设问题链,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能促使其内化知识,培养其思维。

例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笔者设置部分问题链如下。

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单一的,直到18世纪中叶,科学家才用实验的手段揭开了空气成分之谜。那么科学家用什么实验揭开了空气成分之谜呢?

教师讲述科学家波义耳、拉瓦锡曾做过看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分别在封闭和敞口装置中加热水银)。

师:为什么波义耳没有得到正确的科学结论,而拉瓦锡却成功了呢?

生:拉瓦锡在密闭的装置内进行实验。

演示:分析课本实验,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观察实验。

师:水为什么会倒吸呢?

生:瓶内压强减小了,大氣压把水压入瓶内。

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大约是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支持红磷燃烧的气体占五分之一。

师: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生: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并且生成物为固体,使瓶内气压减小,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师:若该实验失败,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第一,红磷量太少;第二,装置漏气;第三,未冷却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师: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如何改进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用智慧的手法精心设计问题链,既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又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巧设问题链,问出学生的创造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设问题链,不断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动手,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下进行尝试性和创造性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时,笔者设置部分问题链如下。

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沒有明显现象,它们发生反应了吗?你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

演示:软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盖上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生:矿泉水瓶变瘪了。

师:你还能利用类似的原理设计实验吗?

师生讨论、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

学生交流讨论所设计实验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师:上述几种实验方案,其共同原理都是反应物二氧化碳气体消失,装置内压强减小产生的系列现象,那么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也能产生类似的实验现象,这样设计严谨吗?

生:补充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形成对比实验,以排除干扰。

师:那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从生成物角度分析,若有新物质生成,则化学反应发生了。

演示:第一,取样,滴加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第二,取样,滴加饱和石灰水溶液观察现象;第三,取样,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现象。

师:用酸碱盐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接下来,教师还可以继续设计问题链: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若是部分变质,如何除杂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呢?如何测定部分变质氢氧化钠的纯度?这样以巧妙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将酸碱盐中的核心知识贯穿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能促进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领悟。通过不断提问与引导,师生共同对实验进行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促成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之,教师设置的每个问题都应使学生的思维进行一次飞跃,就像一条锁链一样,把疑问和目标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梁会敏.基于生本理念的问题链教学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0(11):40-41.

猜你喜欢

问题链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