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巧妇”不再难为“淘”米之炊
2016-04-14童宝安
童宝安
摘 要: 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却不懂得运用,这是目前困惑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尝试让学生多方面采集素材,把采集的过程变成学生表达的过程;课外模仿表达,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课内多层演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供练说、练笔的良机;注重学科整合,将“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的过程转化为“小学生习作需求产生的环境和主动习作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过程,“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
关键词: 语言积累 语言运用 教学策略
重视语言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积累了许多优秀诗文、名言警句和好词好句,可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却总是“沉睡”着的,“巧妇”不再难为“无米之炊”,而是难为“淘米之炊”。因此,如何“唤醒”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语言积累呢?
一、采集素材,“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些老师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但只“盯在一处”——课外阅读,让学生大量地抄写好词好句,写一些“无病呻吟”的阅读感想,学生只是进行语言的输入,没有语言的输出训练,造成“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盯在”课外阅读笔记上,忽略了“许多花”,怎么能让学生“酿出蜜”呢?其实,除了“阅读平台”——写读书笔记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积累语言素材:
1.自然天地:可以写风、写雨、写太阳、写月亮、写星空等。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像黑色的天幕上缀着的宝石,像宇宙间一只明亮的眼睛;也可以写那密集的星群,恰似瀑布飞溅的小花,数也数不清的星星,像流也流不尽的泉水。
2.学校点滴:可以写学校里的设施、学校里的事、学校里的人等。如: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和老师同学朝夕相处,难免会发生无穷无尽的或喜或忧、或甜或苦、或麻或涩的新鲜事儿:来了一位新老师新同学、学了一首新歌一篇新课文一个新本事、与同学老师起了矛盾、和同学老师重归于好、得到一次批评或奖励、做了一件帮助同学的好事……都能当做活生生的素材走进我们的作文。
3.家庭拾贝:家庭生活中不乏精彩的瞬间、脉脉的温情、幽默的言谈举止……绝对是重要素材来源:父母的工作态度生活观念、父母亲人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孩子和父母的冲突及解决过程、全家的读书或娱乐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生活充实了,习作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
4.社会见闻:社会是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百态,关注社会热点,学会观察公路上、体育馆、超市、酒店、茶馆、公园、海边等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公德心,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与联想,然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变成鲜活的写作素材。
这种素材本,不止“盯在一处”,而是“采过许多花”,既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库,又“唤醒”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把语言积累的过程变成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过程,“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语)
二、课内模仿,“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讲话中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抓住课文中典型的“例子”,因“文”施教,引导学生模仿表达,促进课内语言的迁移运用。
如在学习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9课《老人与海》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捕马林鱼”和“与鲨鱼搏斗”这两个场景描写进行默读批注、交流。接着从本文的语言特色——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入手,找出每个场景描写中的一个重点句:“我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在理解第二个内心独白的句子时,教师设计四个环节: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与鲨鱼搏斗时,老人手上的工具有什么变化?从老人手上工具的变化,你感受到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感悟,从而体会内心独白的妙处,为下面的小练笔做足了铺垫。最后以“内心独白”作为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先给课文片段补白:“第三天,那鱼开始打转儿了。老人拼命地拉紧钩丝,鱼每转一圈,他就把钩丝拉回一段。两个钟头以后,老人浑身被汗水浸透,骨头也累酸了。他觉得眼前有黑点儿在晃动,汗水渍痛了眼睛和脸上的伤口。他不断地收紧钩丝,却突然感到眩晕起来,他 ?摇 ?摇。请同学们自由联想,这时老人的内心独白会是什么?”再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为情境,进行练笔。
这样的教学,用表达促理解,从文本表达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思考、感悟、交流、分享中领悟语言现象(内心独白);以理解学表达,依托文本进行语用实践,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深化理解,迀移语言形式(内心独白),把学生从文本走进现实世界,创设和再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语境进行语言训练,从而达到文本与生活的“无痕”链接,“唤醒”学生的课内语言积累。
三、课外演练,“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为他们搭建各种平台,提供语言运用的时间和空间,在不断演练中“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
课前五分钟,让它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新闻袋袋裤,说说每天的所见所闻;节日习俗面面观,展示自己搜集的节日由来、成语、习俗、故事等;古诗打擂台,比比谁的诗词背诵多,检查学生平时的积累背诵情况,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热情。语文大课堂,让它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汉字听写大会”“语文知识大赛”“走进歇后语王国”“我们向您致敬——手抄报比赛”“非遗文化进课堂”“图书漂流”……多种多样的活动,多种形式的交流,多个层面的展示,交流、学习、赞赏、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学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创而后识器”。
四、学科整合,“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
《叶圣陶论语文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强调了习作的两个前提:一是有所积蓄,打算发表;二是交际环境的需要。
基于此,我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与习作教学进行整合,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小学习作训练的直接源泉,将“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的过程转化为“小学生习作需求产生的环境和主动习作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过程,“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与习作教学进行整合中,让学生以研究笔记的形式记载活动的全过程,学生热情参与,积极反思。下面是一位学生记载的一则《梅花魂》研究笔记:
研究方法:《梅花魂》这一课我打算研究课文中一些不懂的问题,了解梅花,查阅有关资料,写自己的感受、想法,来学习此文。
问题:(1)课文题目为什么叫“梅花魂”?“魂”指什么?(2)为什么当“我”叫外公一起回祖国时,外公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哭起来?
研究过程:(1)我从课文第十三自然段和课文最后一段入手,仔细读,把梅花的品格和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作为突破口。(2)结合上下文理解:读一读外公读哭了的哪些诗句,再加上外公不能回祖国的原因,研究结果也就差不多出来了。
研究结果:(1)“梅花魂”实际上指华侨老人热爱祖国的中国魂。魂指灵魂、品质。(2)因为外公非常眷恋祖国、热爱祖国,但又因年老不能回国,所以非常伤心。
小练笔:我下飞机后,好奇地四处张望,我向飞机场的花坛望去,我仿佛看见外公站在花坛前,慢慢蹲下,捧起花坛中的土,鼻子靠近手中的土壤,尽情地嗅着中华土的芳香。稍过几秒后,外公又站起来,把土轻轻放回花坛,走过来,轻轻地抚摸我的头。我使劲揉揉眼睛,重新再看,外公消失了。“原来是幻觉呀!”我想。我终于明白当初外公为什么哭了。外公虽然身在星岛,但他的心,他的中华魂依然留在他的家乡,留在生他养他的中华大地上!
课外“咏梅”佳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有气节的人物: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种研究笔记,虽然有些幼稚,但真实地记载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方法、个人的观察、资料查阅、采访、调查、试验、操作、思考、活动的体会和感受、作文练笔等,体现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研究和习作学习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唤醒”学生原有的语言积累,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吕叔湘先生讲过:“使用语义是一种技能……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更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一几是熟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当“巧妇”难为“淘米之炊”之后,需要的是老师强化语言的实践与运用。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语言实践,把语言实践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切实抓紧抓好,在实践中“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巧妇”不再难为“淘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