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创造思维 成就精彩课堂

2020-06-27董文英

教育界·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董文英

【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此,才能让数学教学与社会接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主体意识被激发出来,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其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有效培养。笔者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造思维;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讲,“满堂灌”的数学教学方式只会让他们在机械的练习中强化记忆,而不会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创造思维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将学生从僵化的学习中解放出来,通过合理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主动探索,并在兴趣的驱动下开动大脑,发挥创新思维,而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创造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测量一下课桌的长度。这一开放、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立刻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根据生活经验,学生想到多种方法:有的用手丈量,得出课桌大约有6拃长;有的用文具盒测量,得出课桌大约是4个文具盒的长度;还有的用数学课本测量,得出课桌大约是3本书这么长……此时,教师可以设疑启思:“同样长的课桌,为什么我们测量的数据不同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他们积极发言,一致认为是测量工具的不同导致了数据的不同。随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要想有一个统一的结果,我们就需要用统一的测量工具”,由此顺利引出直尺这一测量工具及长度单位。在这节课上,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比较异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打破传统、原有的思维方式,反其道而行,通过逆用概念、公式、定理从反面观察事物,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中有很多互逆关系的计算法则,如加与减、乘与除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天然优势,通过变换练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中的“多多少、少多少”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红花有18朵,比黄花多10朵,求黄花有几朵?红花有18朵,比黄花少10朵,求黄花有多少朵?”教师利用加减之间的互逆关系,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比较异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会发现两道题的相同点是已知红花求黄花的数量,并且多(少)的数量也相同;不同点是,第一道题黄花比红花少10朵,第二道题则正好相反,黄花比红花多10朵。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能够将这两道题的互逆关系找出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顺利解出此题。

逆向思维可以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另辟蹊径,寻求不一样的解题方法。这首先需要教师挖掘教材、认真分析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切实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不仅达不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还可能让学生的思维陷入混沌。

三、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思维方式解答同一题的思考方式。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可以发散其思维,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开发智力,并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学生经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培养自己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会思考、会做题、会生活,成为一位善于思考的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就题讲题”,而要引导学生横向和纵向思考,找出该题的多种解法,让数学课堂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师生共50人去旅游租车,小车限乘4人,大客车限乘24人,问可以怎样租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租车方案,同时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考,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有的学生想到租3辆大客车,这样可以坐24+24+24=72(人) , 72>50,所以完全可以满足乘坐需求;有的学生想到租2辆大客车和1辆小汽车,一共可以坐24+24+4=52(人)  ,52>50,也可以满足乘坐需求;还有的学生想到租1辆大客车和7辆小汽车,一共可以坐7×4=28(人),28+24=52(人)  ,52>50,也可以满足乘坐需求。教师可以先不考虑学生提供的方案哪种最省钱。学生一共想到了3种解决方案,为他们今后学习方案优化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开放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通过变换不同的条件,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习题:鸡有5只, ,鸭的只数是鹅的2倍,请问鸭有多少只?(填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个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认真思考所填条件与什么有关?”学生认真读题后,发现条件应该是关于鹅的数量。教师接着问:“能不能直接填鹅的数量?”此时,学生的意见发生分歧,有的学生说可以,有的学生说不可以。对于学生的两种意见,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组织学生合作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不能直接填鹅的数量,这样就不是两步计算的题了。有了这层认知,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填出不同的条件,如鹅的数量比鸡多2只,鹅的数量比鸡少3只,鹅的数量是鸡的3倍等。最后,教师让学生按照这些条件一一求解。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其创造思维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不仅如此,学生填的条件不同,用到的知识点也不相同,填多少的学生需要用到加减法知识,填倍数的学生需要用到乘法知识。这样,通过变换一道题的条件,可以由點到面地帮助学生复习加法、减法、乘法等知识,做题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学会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就可以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想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把学生从枯燥、机械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寻找异同、变换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

凌立芳.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7(05):4-5.

张凌.丰富基础知识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策略——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四创设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74.

顾振淑.浅论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名师在线,2017(05):7-8.

陈茂兰.勤于探究,乐于创造——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教书育人,2020(02):66.

杨凌.构建生活化课堂 培养创造性思维——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路径的思考与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8(36):54-56.

陈仕向.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08.

杨晓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9(04):59-62.

王娟.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C].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6:418-423.

孙清霞.思路决定出路——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9):82-83.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