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师生成长共同体,助推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

2020-06-27李建飞

中国德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师生德育班级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传统班集体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要如何调整,方能适应新形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胜蓝实验中学坚持“教育是为了生命自然生长”的核心理念,基于学校“三全”(全员、全程、全学科育人)、“三自”(自然、自主、自信的愿景)、“三化”(德育课程化、活动化、生活化)育人框架,潜心构建亦师亦友、和谐共生的师生成长共同体,实现了新时代背景下集体主义教育的华丽转身。

一、打造多样化班级治理模式

我校的师生成长共同体是在常态课堂改进、班级治理转型的大背景下,边探索边完善,逐步构建起来的,其主体是师生,基本单位是小组,实施全员导师、小组合作、学科代表、自主管理、同质竞赛、异质帮扶六大策略,实现全员、全程、全学科互动,形成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是科代表、班级人人是主人的班集体治理新模式。

首先,把班集体的基本单位延伸到小组,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5-6个学习小组,各层次实行动态管理。每个学习小组都是一个高度凝结的小集体,组内成员每一阶段的学习、成长、评价都与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休戚相关。

其次,主张凡是学生自己能管理的事情尽量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学习小组建成后,我们会根据每个学生的长处,结合小组成员共同商议或民主投票结果选出小组组长和各学科代表,进一步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组长作为课堂学习合作的组织者,负责对小组成员自主管理的评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不同学科的科代表,负责组内成员完成本学科的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并做好学业结对帮扶的“小先生”。各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凝聚集体力量,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实现组内成员在集体中共同进步。

再次,制定合作学习小组竞赛办法、课堂自主学习小组评价细则。设置班级合作学习小组风采榜和班级小组合作竞赛一览表,实行堂积分、日评选、周汇总、月评比。鼓励同层次学生开展学业、纪律、习惯等方面竞赛;建立定期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个人制度,引导组内成员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利用班会对表现优异者进行表彰。

最后,在合作学习小组基础上,建立全员导师制。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兼顾学科导师和德育导师的职责,以导师身份对班内5-6名学生(各学习小组的学科代表)进行全方位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全员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了亲情化、全方位的教育服务,让更多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有了个性化的交流机会,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灵距离,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营造了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探究多元化德育策略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出发点是立德树人。但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存在着德育课程不系统、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我校提出将德育课程化、活动化和生活化,增强德育实效。

德育课程化。德育课程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是德育成效的前提和保障。我校整合德育资源,构建校本德育系列课程:校园文化课程,通过建立校名、校报、校歌、校训、核心价值等文化标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启迪作用;常规教育课程,主抓学生“一日常规九条”“自主学习习惯八条”的落实,开展常规榜样班级评比、习惯示范班级评比和个人评比,让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成自然;魅力跑操课程,融合跑、操、舞和诵读、宣誓、军姿等教学内容,丰富和活跃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展示了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德育活动化。我校寓德育于活动之中,突出主题、关注价值、形成序列,努力把每项德育活动做得有意义,直抵学生内心、震撼学生心灵,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提高认知、提升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我们定期举办“一营”(夏令营)、“两日”(校庆日、校园开放日)、“三周”(足球文化周、射击文化周、心理文化周)、“四节”(科技文化节、读书文化节、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展示了我校课内外教育的丰硕成果,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合作意识、展示学生个性和特长、提升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

德育生活化。我校本着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一改传统德育说教、抽象和空洞的特点,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境遇和体验中感悟成长、滋养心灵。我们以现代生活为中心,利用社会资源,每年组织学生参与“自然行走”“环西湖毅行”,带领学生领略地方风景、学习地方文化,从中培养集体互助精神;成立少年法学院、检察官工作室,组织学生走进法院开展情境教学现场会,模拟开庭,学习法律知识,促进学生道德自律体系建构;与社区和共建单位联手“寻访劳模、老党员”,学习他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党和国家尽义务、作贡献、争荣誉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方式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主体是师生,立足点在课堂。对此,我们倡导多样化教学策略,让师生、生生在自然课堂中通过导学助学、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技术支撑,就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共商共建、互助合作,形成自然、自主、自信的学习共同体。

导学助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四个导学和两个助学。四个导学,即目标、问题、活动和练习四个要素的导学。课前明确学习目标,推动预习前置;课中设置问题、任务和活动,引领走向积极思维;当堂设置练习检测反馈,促成学习目标达成。两个助学,一是借助学习终端和微课、微视频、APP等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二是践行多激励、多指导、多微笑、多交流、多肯定“五点约定”,助力课堂学习走向自然、自主、自信。

分层教学。我校每个年级在数学和科学两个学科中率先实施分层走班教学,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目标分层、问题分层、活动分层和练习分层,并体现在“大作业学习单”的设计上,为每个孩子的高效学习搭好脚手架,让学习真正有效发生。

小组合作。我校把小组合作的机制延伸到日常课堂,制定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细则,明确小组职能,让学生开展互助、交流式学习,突出预习、合作、交流、质疑、再交流等环节,并尝试与自然课堂和“大作业学习单”设计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信息化教学。我们充分发挥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学校的优势,大力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使用PPT、APP和电子白板等多媒体的基础上,引进平板电脑等移动学习终端,成立Pad实验小组,开展“互联网+”下的自然课堂科研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踊跃参与自然课堂优秀课的评选。常态化运用信息技术,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

苏霍姆林斯基說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师生成长共同体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集体力量,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我校通过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让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在校园真正落了地,可谓小举措带来大变化。近年来,我校师生的集体意识明显增强,自由、平等、民主、协商、包容、合作等新时代集体主义精神更加彰显,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和集体活动中表现优异,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增强,整个校园弥漫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气息和自然生长的力量,令人向往!

[李建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胜蓝实验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陈静文

猜你喜欢

师生德育班级
班级“无课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麻辣师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