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一堂完整、鲜活而深刻的生命教育课
2020-06-27邹太龙
辩证地看,重大灾难虽然令人万分伤痛,但同时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更是一次特殊难得的教育契机。顾明远先生指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而“生命”二字正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一以贯之的主题词,从生命遭受重创到生命顽强不息,从生命的守望相助到生命的价值超越,无不体现了生命的可贵和伟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疫情是一堂穿透心灵、震撼灵魂的生命教育课。
一是内涵完整。我国生命教育的产生背景多是应对重大危机的后发式反应,如自然灾害、青少年自杀、安全事故等,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工具性和滞后性,在学理层面缺乏通盘考量和理性审视,这使得生命教育实践严重倾斜于生命保全这一端。当然,就生命时间的单向性和生命个体的不可替代性而言,生命弥足珍贵、独一无二。在此意义上,强调肉体生命的保全,重视安全知识、生命意识和自救能力的培养无可厚非,但这只能算是生命教育的低层样态,远非生命教育的全部,更不是生命教育的终极旨趣。
生命既有存活层面的肉体生命,还有价值层面的人文生命和精神生命,前者是始点和基础,后者关涉方向和归宿。因此,完整的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为生命价值的开拓与丰富提供前提条件的生之安全,教导学生领悟“因何而生”的奥秘与神奇,帮助学生获得“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技能,更应关注作为生命原动力和指明灯的生之意义,引导学生追寻“为何而生”的终极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毅不屈的生命信念和“人生为一大事而来”(陶行知语)的价值追求。
此次疫情虽代价沉重、教训惨痛,但也展现了生命教育的真正意蕴,给广大学生上了一堂完整的生命教育课。一方面,新冠肺炎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让学生在感叹生命之脆弱的同时,强化了生命可贵和“活着真好”的意识,促使他们主动了解科学防疫的相关知识,也重新审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另一方面,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疫情抗击中涌现出的无数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又让学生反思生命的可贵难道仅仅在于肉身保全?有限的生命究竟因何而超越和增值?这些直指人心、叩问灵魂的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激发生命情感、锤炼生命意志、追求生命价值和找寻人生意义,从而提高生命的幸福指数和精神境界。
二是内容鲜活。完整的生命教育不能停留于肉体保全及其生存技能传授的层面,还必须跃升至以生命价值追求、人生意义安顿为核心内容的英雄教育,这才是生命教育的真谛和旨归。那么,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鲜活度就是决定高阶生命教育能够走进学生内心的关键,往往过于高大的人物形象及其承载的价值导向会让学生感到遥不可及,难以引起情感共鸣、价值共享和人格共赏。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我们身边涌现出了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英雄故事,他们不论何种身份、从事什么工作,都冒着生命危险,以大无畏的精神生动诠释了“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崇高境界。正是这些“可触摸”的人物,才会对学生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心灵上的震撼力,才能真正入耳、入脑、入心。通过白衣天使们的无畏“逆行”,学生明白了医者仁心的大爱;从广大志愿者毅然奔赴抗疫前线,学生深深领悟到了不怕牺牲的真正内涵;看到医护人员脸上的压痕、手上的红斑,学生在泪湿眼眶的同时,知道了谁才是最可爱的人;从年逾八旬的钟南山院士身上,学生懂得了青春不是年华,而是生命的深泉涌流……这些鲜活具体的故事都是英雄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诠释和追求无限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生动写照,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聆听英雄事迹,感悟生命的伟大,也许可以成为此次疫情的一个恰当注脚,有利于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英雄观。
三是影响深刻。此次疫情发人深省、刻骨铭心,是一堂实现国家命运与家庭幸福高度融合、民族大义与个体生命相互交融的生命教育课,是广大学生进行生命反思和生命成长的有力促进者和最好见证者,必定在学生的生命长河中刻下深深烙印。
其一,每个学生都无法置身事外,都是此次疫情的在场者,亲身经历或感受着疫情的最新变化,心情也像过山车一般随之高低起伏,时而因生命的陨落痛心失落,时而因生命的拯救兴奋不已,时而因生命的超越心潮澎湃。那么,由此生发出的厚重的生命意识、生命理解和生命体悟,就绝非书本上的生命知识所能实现的。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积。”此次疫情就是这样一堂足以深深震撼学生灵魂的生命教育。
其二,在抗击疫情中,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不仅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防控工作,还要躬身实践,通过打扫卫生、房间消毒、整理内务等参与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来,提升科学防疫的意识和能力。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居家生活和学习成为学生的真实境遇,加长版的假期让其更加渴望校园生活,这会深刻启发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提高生命质量。
其三,全媒体将新兴媒体的优势和传统媒体的功用有机融合,构建了一个全域、全员、全息、全时的传播生态,这与“网络世代”学生的数字化生存特点非常契合,抗击疫情中大量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可以通过图、文、声、光、像等多种表现手段交叉传播,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表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的风险社会,我们的生命正遭受着各种突发灾难和危机事件的威胁。因此,我们除了要广泛宣传和积极讴歌其中涌现出来的大难见大爱、大灾显大勇的宝贵精神外,也要重新审视学校教育中亟待加强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危机教育纳入学校生命教育的常态,帮助学生形成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心理素质,从而增强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
[邹太龙,湖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