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疫情之下青少年责任教育的核心关切
2020-06-27韩雪童
教育者应促使青少年意识到大好年华的宝贵,剥去被功利和世俗笼罩的价值观,以牢固地树立起珍爱生命、爱国奉献、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的文化品格,为成为集渊博学识、高尚情操、顽强意志、奋发有为和怀揣爱国之志于一体的中国青年而努力。
生命因其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而恰似一场充满未知的神秘冒险,疫情作为“遭遇”的一种,以其极强的冲击力与破坏力,让无数鲜活的生命经历着动荡、分离与漂泊之苦,陷入混沌无序、惊慌恐惧的黑暗之中。但正如博尔诺夫所言,“如要对精神世界产生真正的理解,真正的遭遇必不可少”[1],疫情之下震颤的心灵得以重新审视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疫情也成为了培育青少年责任感的重要契机。责任意味着对生命的承诺和对道德的执守,责任教育旨在培养浩然正气、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点亮心灯”乃开启青少年责任教育内在理路的核心关切。
一、青少年责任教育的原点: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情感意志的淬炼
疫情之下,生命的延展性如涟漪般从自我生命扩展至人我生命、物我生命、民族生命,直到命运共同体,而青少年责任教育得以顺利展开的必要前提莫过于对自我健康的负责,对自我生命的尊重、认同和悦纳。
(一)点亮生命认知的顿悟之灯
名利的熏染和科学技术的涌现加速了人类本身的物化,生活在学校围墙之内的青少年也因“考试机器”的遴选被工具化。但疫情的出现却让绵延的生命历程发生断裂,人类被抛人生死考验的崖壁之巅,而青少年也在疫情体验中才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变动不居的事态也让他们随时准备从备受宠爱、衣食无忧的孩童转向承担家庭重任的一分子。疫情之时唯有唤醒亲历者的生命意识,激励自我成为命运的掌控者,才能在自由选择中缔造着自我生命的新生。因此,在疫情之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密切配合,启发孩子尊重并善待自我生命,在完整的自我认同的基础之上激活生命主体的能动性。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化危机为机遇,指引青少年在对生死的沉思中积蓄潜力,辩证地看待生命的已知和未知,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意识到对自我的生命负责乃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应有之义。
(二)点亮生命情感的希望之灯
身心分离的学习活动致使学生在孜孜不倦地求取知识符号的同时也缺少了青少年应有的生命活力,以致出现了“老态龙钟的儿童”。在师生冲突、家庭变故、升学焦虑等多重压力之下,部分青少年把对身体的残害视为发泄心中愤懑的出口,自私、任性、轻生与绝望让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空洞而乏味,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难以找寻。疫情的突袭让原有的愤世嫉俗和趾高气扬在疫情面前都化作对“生”的缱绻向往和殷切期盼,转瞬即逝的生命让人们在坚守还是逃离、接受还是反抗之问摇摆不定,而教育者的重要目的则是点亮青少年生命情感中的希望之灯。其一,筑就执着坚定的心理防线。父母和教师要指引学生从汶川地震被救出的“敬礼男孩”郎铮、藏身密室却执笔写下战争日记的安妮·弗兰克等榜样的身上感受那份对生的渴望之情,以乐观坦然的心态接受生与死的考验。其二,疗愈疫情造成的精神创伤。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点灯人”要去蔽萦绕在青少年脑海中的攀比心和虚荣感,开肩学生对脆弱生命的仁爱之心,对健康生命的感恩之心,以及对生命残缺的悦纳与和解。
(三)点亮生命意志的坚韧之灯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让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这就意味着教育者“不应让孩子们成为不能经风雨的瓶花,而是和孩子们一起从自己生命的痛苦中去探究生命和世界的本质”[2]。疫情让残存的生命几经洗礼,青少年经历了责任意识激活和责任情感流露后,培育责任意志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家长和教师要引导青少年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气魄越过荆棘坎坷,在沿途绚烂风景的陪伴下抵达成功的彼岸。如此,青少年一方面要反躬白省、严于律己。与此同时,人要为自己立法,以心目中恪守的道德律令鞭策自我并成为行动的唯一准则,在“吾日三省吾身”中修炼品格。自律性的达成要督促孩童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养成勤于省察、善于总结、约束自身、谦虚恭敬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教育者要激励青少年养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品质。唯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脚踏实地的积累作支撑才能实现理想,而生命意志也将成为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品德提升和责任践行的基石。
二、青少年责任教育的锁钥:道德品性的陶铸与自觉行动的实践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青少年责任的培育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在责任意识、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得到涵养之后,教育者需要进一步引领学生保持对周遭世界的开放性和共通感,督促其将知化为行。
(一)点亮社会责任的良善之灯
常态下,人与人之问的关系因交流互动的减少和心理隔阂的加深而愈发疏离,有限的交际范围致使遥不可及的他人成为我们观念中虚无缥缈的抽象存在。疫情改变了这种状态,新闻报道让一个个陌生的生命,真实而鲜活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察觉到了人与人的紧密关联,每个人都是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生命的离去都会带给我们刻骨铭心的痛。疫情让人性原初的良善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中由可能转变为现实,因而孟子所说的开蒙“善端”,乃是先天的四心向着仁义礼智信的社会性价值加以扩充的结果。[3]于是,家长和教师要让青少年敞开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的化育空问,在与他人的充满温情的交往中,培养学生对受难同胞的侧隐之心,对困难家庭的关切之心,对逆行勇士的敬畏之心,最终以浸润与人为善的道德之心。哲学家列维纳斯以主体与主体问的“非对称性”,提出“倾听朝向他者的声音”的呼唤。意大利政治家马志尼也认为责任能够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泛滥的物欲,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4]点亮青少年内心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将成为孕育道德品质和推动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经阶段。
(二)点亮生态责任的敬畏之灯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占有和过分开垦加剧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恶化,而浑浊的空气、泛黄的水源、变质的食物正风卷残云般反噬着人类自身,最终酿成毁灭性的疫情。疫情的暴发正是人类长期肆意挥霍自然所积攒的恶果,而这也提醒着人类应当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德国哲学家施韦泽高呼“敬畏生命”,他强调:“有思想的人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意志中体验到其他生命。”[5]因而,疫情之下青少年责任教育的另一关键就是让其担负起生态保护之责。第一,完成从个人主体到类主体的观念转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博弈后智慧开悟而形成的思想结晶,既遵循自然法则,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物与我在天地之问相辅相成。所谓类主体意指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白为自觉的个人主体,其实质是一种对极端利己主义的否定,重塑开放性、共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观念,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统一。[6]第二,在环境保护中培育生态人格。敬畏生命意味着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被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生命之问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教育者要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和欲求,善于“利用生动而富有韵味的生态场景,引导学生在对自然萬物的生态审美中产生移情和共鸣”[7],从对身边一草一木的爱护开始,肩负起保护自然生命的重任,养成平等宽容、和谐共生的道德人格。
(三)点亮知行合一的理性之灯
疫情之下的责任教育不仅要唤醒青少年对自我生命、他者生命、社会生命和自然生命负责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履行责任。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来论述行与知的关系,责任的履行重在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之问的转换和执行。因此,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与教师要帮助他们点亮勇敢行动的理性之灯。要培植青少年的公共精神,使之付诸自觉行动,增强社会参与感。尽管疫情阻隔了人们的交通出行,但仍有不计其数的医生护士、科研专家、建筑工人、快递配送员、超市售货员等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需求坚守在第一线。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航者,教育者要帮助其意识到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有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英雄,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明确恰切的职业目标,并能够在专业领域中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同时,要动员青少年以己表率,影响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青少年可借助新媒体对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班级同侪进行防疫知识的科普,更要号召更多的公众投入到履行公共责任的社会服务之中。
三、青少年责任教育的鹄的:家国情怀的内化与国际视域的扩展
《论语·泰伯》诫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疫情来临,很多90后青年“逆行而上”,自觉承担起国家、社会的责任,那是青春之花最美的绽放。
(一)点亮民族精神的传承之灯
疫情来袭让举国民众措手不及,然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应从涓涓流淌的中华文脉之中汲取家风、古训以及文人墨客、爱国志士的典故,以增强青少年民族精神的价值认同,继而体认民族文化的自觉。[8]第一,树立勤勉求知的治学精神。方舱医院潜心备考的高三女孩、走几小时山路在悬崖边接收网课的高一女孩、在路边餐厅蹭网学习的小学六年级男孩,他们都在用行动向周围人传递力量。第二,树立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连夜赴汉冲在抗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在“红区”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快递小哥等。他们都是新时代青少年榜样,他们的精神应该被传承、发扬。
(二)点亮民族责任的奋斗之灯
疫情来袭,让我们意识到个人与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身为华夏子孙每个人都肩负着一份不可推卸的国家责任。疫情下的责任教育更容易激发儿童内心深处渴望成才的梦想,点燃其生命中的热情和创造之火,并为梦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在责任履行的过程中打开个体生命进入整体生命的通道,为个体生命寻找意义之源与精神之家,最终发展为有魂魄、有中国心的中国人。[9]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圉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为此,教育者应促使青少年意识到大好年华的宝贵,剥去被功利和世俗笼罩的价值观,以牢固地树立起珍爱生命、爱国奉献、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的文化品格,为成为集渊博学识、高尚情操、顽强意志、奋发有为和怀揣爱国之志于一体的中国青年而努力。
(三)点亮国际责任的守护之灯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成整个陆地……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疫情无国界,病毒在全球蔓延,触目惊心的数字和满目疮痍的场景,让我们跨越距离的障碍,感同身受、命运相连。疫情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青少年应扩展国际视野,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教育者要指引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国际理解,懂得尽己之力、互帮互助的道理,关注人类共同体的命运。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增强同理心和共情感,既要谨记自身所代表的大图形象,将爱国之情渗入血脉,维护国家安全,也要尊重他国的文化,与国际友人建立友谊。
参考文献:
[1]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0.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4.
[3]刘铁芳,培育人性之善[J].教育科學研究,2016 (10):27-28.
[4]赵文静.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2000 (10):15 17.
[5]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4].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99.
[6]冯建军,类主体:生态文明教育的人性假设[J].教育研究,2019 (2):17 24.
[7]岳伟,徐洁.培育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 (1):1822.
[8]刘铁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教育学报,2018 (5):3 12.
[9]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2018 (2):1-11.
【韩雪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