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2020-06-27刘佳骏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摘要:国家对产业园区开发的重心将向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功能完善、绿色发展方向转变,同时对开发数量进行适度控制、产业园区开发过程中将更注重战略型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产业项目的引入,鼓励不同地区产业园区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模式,推进产业园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先进智能制造业体系。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应用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20)03-0057-59 收稿日期:2019-11-07

产业园区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实现了发展规模和质量上的快速成长,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重要载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有力措施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安全的“压舱石”。

产业园区发展转型属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升级、保障经济安全的国家级战略内容,产业园区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我国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政策试点,为推广示范积累成功经验的重要先行区。全球贸易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际制造业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组织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着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推进制造业发展全面升级,也迫切要求中国产业园区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转型升级。新形势下推进我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将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推动产业园区集约型化转型升级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顺应了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律,将经济发展中心与产业布局向沿海、沿江等交通便利、人才与科技资源充足、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集聚,同时,出口加工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强了中国主要港口的集聚力,从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涌现大量新兴城市。

产业园区转型的重要一环就是园区内产业转型升级,这就要求积极有效地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园区内落地,及时配套现代服务业集聚、融合发展,这些不仅是支撑和引领园区转型升级的新的增长极,也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未来一段时期,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打造产业聚集推动型、经营主体带动型、科技创新驱动型、生态循环促进型、三产融合引领型、服务支持拉动型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绿色产业园区。推进各优势产业的融合和集聚,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专业化市场的形成,转变园区经济的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之路,以数字融合、智能融合、产融结合、产城融合等模式,持续推动园区产业跨越式融合协调发展。同时,加快各级各类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与上下游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的融合与集聚发展步伐,引进、整合和强力发展名优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2 新工业革命技术与智能制造应用推动产业园区智慧化转型升级

随着新工业革命爆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新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并不可替代,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同时还在改变着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面对新技术革命的重大变革,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更为紧迫。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可以带动园区人才、信息、资金、数据等各类要素的链接,依托产业园区链接城市、链接创新、链接服务、链接生活,改造传统产业园区,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资源整合到产业园区里面,对产业园区内企业进行更优质的服务,让产业园区自身产生裂变,实现本身的升级。同时,新技术与智能制造的应用可以将传统产业园区打造成新式智能、智慧园区,解决产业园区面临的恶性竞争和产业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将以往的资源招商型产业园区向品牌经营型产业园区转变,将企业集中型产业园区向产业集聚型产业园区转变,从而实现传统园区向智能、绿色、智慧化园区的成功转变。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既是未来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支撑,也是指引未来产业园区升级的发展方向。

借助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技术,推动园区产业从传统型向现代适用型、科技领先型和经济实用型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通过新技术和模式重新构建产业组织与生态,实现产业价值链的进一步分解和重新组合,依托传统产业园区衍生出平台经济、产业众筹、众包等新的园区发展模式,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利用新技术进一步强化产业园区现有的比较优势,巩固制造业重要承载基地的地位,提升园区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二是基于新工业革命技术的加速推广应用,通过推进产业园区打造智能化、柔性化、开放化OEM制造业平台,实现对产业园区内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逐步形成基于新技术的产业园区内部与产业园区间的分工协作,进而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新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互联网制造、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3D打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的产业智能化革命已经到来,必然要求传统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园区智能化改造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从园区间协作来看,依托大数据支撑进行产能优化重组,整合产业园区原有基础设施与创新孵化器,可以打造智能化、柔性化、开放化的共享制造平台。

3 体制机制创新与融资改革推动产业园区高效化、平台化转型升级

一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产业园区运营与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监督为引导的产业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依靠市场来配置土地、矿藏、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人才等资源。同时,结合全面深化地方政府体制改革,规范政府经济监督管理和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的职能,完善监管和服务体制机制,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力聚集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项目落地园区,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

二是通过投融资改革盘活产业园区原有资源存量。探索新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在强调保障政府调控能力有效有力的前提下,强化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地位。在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园区所在地区政府尽可能精简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和改进新项目核准方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规范发展市场直接融资,强化地方金融及中介服务行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强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等。积极构建产业园区投融资平台,在园区管委会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多采用市场化手段,来整合各种形式的投融资公司。可以在部分园区“先行先试”,探索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融资,将土地和实物等优质资产进行证券化融资,盘活园区存量资源,增加现金流,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未来,国家对产业园区开发的重心将向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功能完善、绿色发展方向转变,同时对开发数量进行适度控制。产业园区开发过程中将更注重战略型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产业项目的引入,鼓励不同地区产业园区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模式,推进产业园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先进智能制造业体系。

作者简介:刘佳骏,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动因分析
结合价值链视角分析先进制造业成本的管理和优化策略
基于有效供给理论的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分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津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需求疲软、成本上升双重约束下的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