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的德育智慧

2020-06-26蒋彤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蒋彤

摘  要: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除了由他整理或传述的《易》《书》《诗》《礼》等典籍外,在他之前的文献几乎全都散失了。所以说,我国传统文化根基的形成大大受惠于孔子。于我而言,既是一名语文老师,又是一位班主任,我更有责任和义务在讲授《论语》时,将其巨大的德育价值发挥出来。

关键词:论语;孔子;德育智慧

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除了由他整理或传述的《易》《书》《诗》《礼》等典籍外,在他之前的文献几乎全都散失了。所以说,我国传统文化根基的形成大大受惠于孔子。他被誉为“万世师表”,是著名的教育家,作为记录他和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自然是育人智慧的锦囊妙著。于我而言,既是一名语文老师,又是一位班主任,我更有责任和义务在讲授《论语》时,将其巨大的德育价值发挥出来。

一、“我很差!我很怕!”

庄子言曰:“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事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一个人都注定要用有限的生命,来面对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任何人都有知识的盲点,但很多学生却没有自信面对而畏葸不前。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无知呢?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告诫我们,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孔子说:“对那些不念叨‘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当学生急于求法的时候,往往也正是他正视某种无知并且力图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肯定、需鼓励。但在求法的过程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学生犯错误,要告诫他:不掩饰、必纠正!否则,“小人”无疑!

因此,对于不自信的学困生,我们的引导思路应该是“正视自己——踏实行动——拒绝自欺——拒绝欺人”。

二、我只学习,不需朋友!”“我很孤独,没有朋友!”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子曰:“乐多贤友。”(《论语·季氏》)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友”是人伦中重要的情感所在,是成长的精神养料所在。告诉那些只顾埋头自学,从不过问同学的学生:交友可以辅助自己的“仁德”,增进德行;可以获得快乐;可以拥有“利器”,成就事功。但是,交友是要有标准的,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呢?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这句话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宁缺毋滥的交友观不应是孤独情绪催生的悲观原因,反而应该引导学生:庆幸自己的身边没有损友。当学生因封闭自己而独来独往时,因喟叹朋友少而孤独落寞时,因同学间琐事而心烦意乱时,我想这段话足以解答他的困惑,指明交友的方向。

三、他是個成绩好的“坏学生”!

《论语》所讲的“学”有特殊的含义,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指人格修养。孔子主张“德育”必须先于“智育”,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成绩很好,但为人很差的学生。

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这两句话强调了“德育”先于“智育”的观点,具体到如何对待父母、年长者、朋友、大众。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对待父母孝、对待年长者敬、对待朋友诚、对待别人仁,再说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的事情。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教授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育人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地借鉴。

参考文献:

[1]秦玉清.《论语》中的教育智慧[J].当代教育科学,2003,000(017):29-30.

[2]张冰洋.感悟《论语》中的教学智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00(006):57-59,72.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在哪儿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