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2020-06-26黄雄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生活

黄雄随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摆脱大而空的教条,从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和目的,使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会创新交流,学会分享成果。

关键词:生活;有心;有爱;有德;有用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有心之人

首先,要培养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尤其要关注国内大事,如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重大方针政策、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重大事件等。这类事件可以通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杂志等手段收集,也可以通过浏览互联网、参与集体学习和讨论来了解。

其次,要培养学生关注本地实际。本地实际主要指本地有关部门做出的重大决策和本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旧城改造、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老百姓普遍关心的其他问题等。此外,搜集方式可以是关注本地媒体报道、参与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

再次,要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小事。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把身边的小事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从中认识和体验所学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这类事情的范围相当广泛,如炫耀名牌可以引发我们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问题的大讨论;网络成瘾可以引发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的思考,“超级女声红遍大江南北”可以唤起我们对“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问题的探讨。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做有爱之人

初中生正值青春萌动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正处于幼稚向成熟转化的过程。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成人感已经开始确立,独立意识迅速发展,对自尊心有了强烈的要求。如何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告别生硬的说教,回归生活,关注生活,指导生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做一个有爱之人。

挖掘疑点,点燃热情。教师要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去发现、去质疑、去释疑,发表各种见解,点燃思维之火,流露真情实感。

创设情境,激发热情。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若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情境设计,如小品、歌曲、诗歌、故事、漫画、案例、录像、游戏、演讲赛、辩论赛、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那么学生的爱国、爱家、爱自己、爱他人之情便油然而生。

总结反思,共筑热情。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中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但生活又是纷繁复杂的,面对生活,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感悟,学会反思。

三、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做有德之人

首先,从教师入手,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不言而喻,在学校生活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人也曾说过:“你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就得是什么样的人。”因此,为人师表要落到实处。教师要处事公正,是非分明,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应该承担的责任要敢于承担,工作踏实认真,不弄虚作假,让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从学校入手,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硬件上学校要在校园的适当位置贴一些内容健康、形式新颖的标语、图画,在校园内醒目的位置建立校训牌,装飾校园景点,加大绿化面积,开展诸如“创建美丽环境,爱我美我教室和宿舍”的征文比赛和摄影比赛,创建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软件上学校要制定一些合理合情的规章制度,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培育出团结、诚信、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校风。

再次,从家庭和社会入手,积极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为整体系统结构中一个子系统、一个组成因素,道德与法治课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系统结构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协调统一。所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利用社会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避免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相冲突或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从社会生活中孤立出来的做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

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做有用之人

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服务于生活。新—轮课改彰显了这样一个重要理念:从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团队精神、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是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的最终目的。俗话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给学生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和探究的机会。

生活实践,行是知之始。教师要认识到实践环节在本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增强社会生活实践意识,把教材中针对每一课内容提出的实践活动尽可能地安排在教学内容中,或根据实际另选课题,创造性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世界,努力打通书本和生活的通道,把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而促进知行统一,造就学生的生活本领。

生活探究,知是行之成。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举止和热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和目的,使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会创新交流,学会分享成果。例如,在学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中,让学生进行“公民的纳税意识”调查,搜集自觉纳税和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典型事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努力使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洋溢生活的气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不仅有利于本课程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强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可以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国家教育委员会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3]叶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猜你喜欢

生活
生活另一面
漫生活
爱生活,爱思考
社保让生活有底了
生活感悟
创意给生活带来了快乐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