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民族教育 躬耕育人讲坛
——记云南省武定民族中学校长张朝亮

2020-06-25云南省武定民族中学张明昆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云南省中学

云南省武定民族中学 张明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张朝亮校长的一句座右铭,亦是他精心治校、矢志为师的真实写照。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他情系教育、坚守教坛的无悔誓言,也是对他兢兢业业、勤勉工作的褒扬和礼赞。参加工作20 多年来,他执着地坚守在教育这片沃土之上,奋勉耕耘、默默奉献、矢志不渝。担任武定民族中学校长的7 年里,张朝亮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扎根民族教育,以崇高的理想情怀躬耕育人讲坛,用智慧和汗水绘就了一幅幅学校发展的美好图景,用真情和挚爱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大美赞歌。

倾心教育,执着坚守

张朝亮,男,彝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云南省骨干教师,楚雄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973 年4 月出生于武定县猫街镇一个偏远的彝族山村,艰苦的成长环境,历练了他吃苦耐劳、不惧困难的优良品质。他一直信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格言,从小便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勤奋苦读,走出贫瘠的大山,改变人生命运。学生时代的他,便养成了喜欢读书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与同龄孩子相比,他总是多几分踏实和刻苦,因此,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都一直名列前茅。1994 年,高中毕业的他因学习成绩突出、思想品行端正、素养能力出众,被学校保送到云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深造。1998 年7 月从云师大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昆明市重点中学任教的机会,毅然回到自己高中时的母校——武定一中任教。从此,他就以一种坚忍执着的精神踏上了为师从教之路,并无怨无悔地一路阔步前行。

从教21 年来,张朝亮历任武定一中班主任、团委书记、副校长,2012 年8 月,调至武定民族中学担任党总支书记、校长至今,一路走来,他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挚爱之情,以及对自己始终如一的高标准、严要求。

在担任校长的7 年里,他心无旁骛倾心学校管理,全心全力谋划学校发展。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工作狂”“拼命三郎”,每每听到这样的“称谓”,张朝亮都会报之一笑说:“做教育就是做良心活,如果我们不竭尽全力,尽己所能,怎么对得起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关爱,怎么对得起老百姓对我们的无限期待呢?”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少个节假日,当其他人尽享天伦之乐时,他却奔走于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当其他人休闲娱乐时,他却劳碌于学校的各种繁杂事务。于他而言,披星戴月是家常便饭,废寝忘食已习以为常……他的行事历从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只要生命不止,奋斗就永远在路上”。

张朝亮用他的辛苦指数换来了民中的发展指数和师生的幸福指数。

亲力亲为,治校有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任武定民族中学校长时,为了尽快熟悉学校情况,以便科学合理地制定出“顶层设计”,张朝亮第一时间奔走于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了解学校办学历史和现状,在广泛深入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一系列办学理念。一是高度概括提炼出“求知、明理”的校训,提出“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努力做到学生和谐乐学、教师敬业优教,办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以德为首、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思路,“包容、和谐、务实、厚德”的校风,“敬业、爱生、尚真、优教”的教风和“尊师、自信、乐学、奋进”的学风,进一步指明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愿景;二是依据学校和学生发展实际,自2012 年以来,精心规划并制定出了学校各个年度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制定了从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学生的成长层次目标、确定了六个年级教育教学及管理思路、对六个年级实施了六方面的主题教育;三是探索出高三学生“文化均衡发展+体艺特长+三校生+单招备考”的多元发展模式,拓宽学生发展和成才渠道,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情感动向和身心发展实际,充分把握重要的时间节点,探索总结出“武定民族中学月主题教育制度”,为促进学生道德和学习双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五是探索形成武定民族中学党员挂包班制度和学习小组导师制等特色鲜明的机制,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有力补充,促使“因生施教”更加精准有效。

知行统一,精耕细作

张朝亮笃信“三流学校靠校长,二流学校靠制度,一流学校靠文化”的理念。在担任校长的7 年间,他团结带领学校领导班子高擎“文化兴校”之旗帜,励精图治,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科学谋划学校发展,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他始终秉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两大主题来引领学校发展”的思想,以“规范学校内部管理、营造优良育人环境、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领导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民族教育品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积极探索办学特色,力推精细化管理,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凸显办学效益。他凡事率先垂范、亲力亲为,要求别人做到的,他必定首先做到。张朝亮善于运用“木桶理论”“破窗理论”“螃蟹效应”“蝴蝶效应”等管理理念规范学校管理,帮助师生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他还经常汲取先哲圣人的智慧涵养师生心灵,使之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指南,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张朝亮非常注重提升学校领导班子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他时常引用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箴言教育班子成员端正自身言行,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他认为,学校领导班子的学习力和执行力,是决定其领导能力的关键,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修为,才能带好队伍,让教师心悦诚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几年来,张朝亮致力于用“老黄牛精神”“钉钉子精神”“工匠精神”构建师生“精神高地”,提出了“满怀高尚使命投入教育事业,饱含强烈责任躬耕育人讲台;用思维和实践推演奥秘哲理,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生命之花”的民中教师精神,和“满怀感恩聆听师长教诲,谦虚谨慎勇攀学习高峰;同学少年充满阳光自信,昂扬激情追逐青春梦想”的民中学生精神,作为全体师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在张朝亮7 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下,武定民族中学的校风、教风、学风有了较大转变,办学效益日渐凸显,办学特色昭然显赫,软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文化底蕴日趋浓厚,教学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如今,漫步民中校园,只见花草树木葱郁、文化氛围浓厚,好学乐教蔚然成风,师长博学慈爱,学子阳光儒雅,“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民中梦”的美好愿景字字珠玑、催人奋进,月主题教育释放出的无穷正能量已然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力量之源,民族团结之花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璀璨绽放,散发出清新怡人的芳香。

勤于探索,彰显特色

武定民族中学是云南省25 所少数民族中学之一,身为一校之长,如何更好地将新时期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纳入师生日常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凸显学校民族教育特色,增强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推动学校健康良性发展,成为张朝亮着力思考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张朝亮团结全体师生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创新性地开展民族教育活动,总结提炼出“武定民族中学民族团结教育‘111233’工作模式”:一个教师团队;一个民族团结教育展室;一个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月(4 月);开设两门课程:一门地方课程(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理论常识),一门校本课程(彝、苗、傈僳、傣族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课);实施三方面德育分层教育;实施三个方面的分层教学。

为了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完善和丰富学校的文化元素,张朝亮还多方求教,诚邀云南省著名作词家谢维耕、黄春明,著名作曲家丁煜伦为学校编写校歌——《民族花开向未来》。同时,他还倾力打造校园文化,赋予每一面墙、每一块石头文化内涵,让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其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彰显文化特色。时下,环视民中校园,一处处儒雅厚重的人文景观和谐自然,一批批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墨香四溢,民族教育亮点纷呈,素质教育再谱华章,校园文化已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绽放出绚丽多姿的光彩。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了防止重教育教学管理、轻党建的“两张皮”现象,作为学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的张朝亮,聚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夯实学校党建基础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统筹推进党建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探索提炼出武定民族中学党建工作“1211”模式,为引领学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1211”模式,即“一个主题”: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跟党走;砥砺前行,春风化雨育英才。“两个打造”:打造民族教育品牌,打造德育教育特色。“一个探索”:探索分层教育之路。“一个提升”:提升教育质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张朝亮和全体师生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学校多次获得县教育体育局的表彰奖励。2014年,武定民族中学首次获得楚雄州教育局高考“质量提升先进学校三等奖”和“优生培育先进学校二等奖”;2015 年获得高考“综合考核先进学校三等奖”和“优生培育先进学校三等奖”;2016 年获得“质量提升先进学校二等奖”和“综合考核先进学校”三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武定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云南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绿色学校。2017 年8 月,学校成功晋升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注重科研,矢志教改

2019 年暮春,武定民族中学拉开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在这之前,学校的课堂教学停滞于简单粗放的状态,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单打独斗的境地。为了消除简单粗放的课堂教学,打造精准高效的课堂,张朝亮结合师生教学实际,经过充分的思考酝酿,研究出“武定民族中学5566 教学模式”,即新课5 环节教学方式、单元复习课5 环节教学方式、毕业班专题复习课6 环节教学方式和试卷评讲课6 环节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堂教学竞赛的检验和论证,此教学模式充分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有效凸显教师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知识的延伸性,注重巩固、反馈和矫正,审题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研而不教则浅,教而不研则空。张朝亮深谙此道,他善于将理论、实践和学习有机结合,将教育教学实践上升为理论成果,并一以贯之地以严谨踏实的态度投身教育科研,与此同时,身体力行带动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近年来,他本人先后参与完成了4 个省级课题,负责完成了2个地厅级课题,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了15 篇论文,其中有4篇为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多篇论文获奖。另外,他主编《民中视窗》第一、二期;主编《知行统一、立德树人——武定民族中学国旗下的讲话》第一、二辑;策划并主笔撰写《乘势而上、追求卓越——云南省武定民族中学民族团结教育“111233”工作机制》宣传片一部。

张朝亮常说:“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近年来,学校涌现出省级骨干教师3 人,楚雄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 人,共有6 个科研课题立项,其中有5 个省级课题,1 个州级课题,有30 篇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186 篇论文获奖。课题《基于“111233 模式”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研究》于2018年获批为楚雄州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组织教师参加云南省民族教育“振兴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说课大赛共计12 人次;《少数民族学校开展月主题教育方法刍议》《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分层教育方法探索》《111233 工作机制:民族团结教育的金钥匙》等论文先后在《中国民族教育》《云南教育》和《今日民族》等刊物上发表;《通过课堂教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实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云南省武定民族中学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方法剖析》等多篇论文在云南省教育学会少数民族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及团结教育”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7 年获得“云南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成绩优秀,张朝亮多次获得了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的表彰奖励。2006 年6 月,被评为“武定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2010 年3 月,获得省公安厅“治安保卫先进个人”称号;2010 年9 月,被评为“云南省骨干教师”;2012 年5 月,获得“云南省先进德育工作者”称号;2014 年12 月,被评为楚雄州第六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在培养期4年的考核中有3 年被评为优秀。

不问耕耘苦,但得桃李香。无数的奖状和荣誉只能辉映过去,新的辉煌还待书写,站在新的起点上,张朝亮校长将继续秉承敢为人先、克勤克俭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全体民中师生克难奋进、趁势而上,为把武定民族中学建设得更加美好和谐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云南省中学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民族团结之歌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