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分析
2020-06-24张沁汝
摘 要:本文通过描述“分扣子”一课的师生行为,运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并对此理论加以总结。发现学习理论符合学习的一般规律,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其发现与创造能力,也存在费时较多、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对教师要求高等问题。
关键词:发现学习理论;数学课堂;应用分析
一、行为一
(一)描述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自己选定标准分扣子,多数学生能够独立、较轻松地完成。由于扣子存在形状、扣眼数的不同,接着教师请选定分类标准不同的两位学生上台分扣子,询问分得结果不同的原因,多数学生在简短引导后回答:分类的标准不同。进而,教师请学生观察分出的其中一类是否仍存在不同,可否继续分。在一定时间后,学生便能够用具体化的语言寻找出不同点,并以此为标准进一步分类。
(二)分析
依照发现学习理论,按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即平层式分类,这是学生的已知,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本片段所需学习的新内容为:①了解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不同;②初步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以及整理数据。
“分类”这一学生已知的数学思想方法便是新知与旧知之间的一座桥梁,即“联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一次分类,即平层式分类,教授新知①;随后通过启发学生对物体进行多次分类,即递进式分类,令学生感知新知②。
在这一片段中,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均建立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即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补充。由于新旧知识间存在明显的联系,学生能够较快地将新旧知识结合,组成新的知识结构。
二、行为二
(一)描述
一组扣子的分类研究结束后,教师提问:“美羊羊还有一些扣子,想要装饰其他衣服,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帮她分一分吗?”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分类的各项标准、多种顺序。教师提问:按照这些标准去分,最后分得的结果会怎么样?多位学生认为一样。随后学生按照要求,动手对桌上的扣子分类。一段时间后,学生被邀请到黑板前分扣子,讲解自己分类的标准、顺序与结果,如“蓝色圆形四孔纽扣x粒”等。台下的学生与教师作为听众,有疑议便及时发表。
(二)分析
1.从学习的过程层面
具体些说,单独看待上述行为,发现学习的过程可分为六步。
发现学习的第一步为学生存有感兴趣的问题。“感兴趣”有多种解读,可与学生喜爱的事物、事件相关,也可与学生好奇的未知等相关。教师创设美羊羊寻求帮助的情境,美羊羊是学生熟知并喜爱的卡通人物,乐于助人是学生拥有的天性,因而其注意力极易被吸引,他们对解决问题产生了内在动机。随后,教师询问“结果如何”,并未说破答案,学生因此对问题体验到不确定性,怀有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这可为发现学习的第二步,学生的内在动机增强。在接下来学生的初步回答中,他们说出“一样的”,可见其进行了些微假设,解决问题假设的提出是发现学习的第三步。第四、五步分别为:收集和组织可用于下结论的材料;审查相关材料,得出应有的结论。本片段学生的行为是拿起纽扣,先按一种再按另一种标准,有顺序地递进式分类。分类的结果便是问题的答案,然而这并不代表学生发现学习的成功。最后,学生到黑板前分扣子并讲解,其余学生、教师观察与提问。这实则是一种验证过程,也可算作最后一步,验证发现学习各个步骤以及最终答案的正确性,从而全面透彻地解决问题。
抽象些说,将这些行为作为本节课的其中一部分看待,那么发现学习也可以用“学习新知”“知识转化”“评价”来描述。
“学习新知”应指学生上一组扣子的分类研究,行为一的分析已有所阐释。这一组分类中,分类的标准由二至三,分类的顺序也随之增加,因而分类结果更为复杂,对学生抽象图形共性、整理数据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学生初步学习了寻找不同标准并按照一定顺序分类,即递进式分类。学生理解每一步骤的意义,归纳总结出特定的方法,这可称作“知识转化”。在任务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学生应进行分析概括,将新知用新形式适应,即抓住新旧知识间的本质联系,掌握方法而不死记硬背,进行知识的迁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分类过程与结果,其余学生、教师扮演评价者的角色,他们判断正确与否:有无真正解决分扣子问题。他们以此方式,检查学生处理知识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即“评价”。
2.从知识表征理论层面
这一行为片段中,教师良好地借助了动作与映像表征。学生动手操作,将扣子有顺序地按照不同标准递进式分类。经历过动手操作,学生对于分类将以各步骤动作的方式储存于记忆,这一方式最具体清晰,不易产生偏差。对于分得的结果,教师没有将其转化为符号,而是将黑板的图片停留于以“x色x形x扣眼”描述,较易区分各类扣子的不同点或左右两种分类结果的一致性。这种描述方式直观易懂,能令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图像,即映像。若以一种符号或创造一种新的概念进行定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免困难。
布鲁纳的知识表征理论深受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影响,皮亚杰将2-7岁的孩子划分于前运算阶段,7-11岁的孩子划分于具体运算阶段。布鲁纳的理论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依据知识表征理论,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主要以映像表征的方式进行。但这些课堂行为告诉我们,以动作表征进行学习的阶段虽已过去,但对思维要求较高知识点的教学中,以动作为表征仍必不可少。
三、总结
(一)优越性
发现学习理论所提倡的发现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发现与创造能力,并且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英国教育家里希廷贝尔格曾言:“亲自发现的东西能在你的脑际里留下一条小路,今后一旦需要,你便可再次利用它。”他对发现学习可谓情有独钟。
(二)局限性
從上述两个行为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仍离不开教师的适度引导。学生纯粹的发现学习费时较多,运用不当就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发现学习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有些学生未能成功依靠自身的能力掌握新知;另外,学生的发现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驾驭课堂方面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李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36):76-77.
[2]李晓丽.布鲁纳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5(11):5-8.
[3]高凡.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我国新课程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36.
作者简介:
张沁汝,2000年6月出生,女,汉族,浙江宁波人,本科在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