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中学古诗文课堂的渗透策略
2020-06-24朱颖致
朱颖致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文课本与语文课堂,特别是古诗文的课堂。教师在古诗文课堂上应该将知识点讲解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采用巧借汉字构造、有感情地朗诵诗文、细节渗透、课外拓展活动、巧借影视资源等方法加强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学中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诗文;渗透
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文承载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古诗文的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作为语文老师,在讲授知识点同时,应该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的现状
1.对传统文化渗透的不重视:教师功利化,在语文教学中更倾向于应试内容的讲授,虽然高考考纲里也提到考查文学常识,但是很多老师只是蜻蜓点水地讲解,或者把资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愿花时间系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直接导致传统文化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渗透。
2.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信息时代到来,外来文化不断在网络呈现,高中生好奇心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接触甚少,认同感不强,且不感兴趣,这些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威胁。
二、古诗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不受重视的现状,在古诗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显得很有必要。教材中的古诗文包含了大量的傳统文化知识,比如民族习俗、传统的饮食习惯、古代人们自觉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等。教师在讲解中不能只停留在诗文表面,更要发掘其中蕴藏的各种传统文化因素,并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传承下去。
三、古诗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1.巧向字形觅文化,有助理解与传承
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构造,去发掘字的本义,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比如,归有光的 《项脊轩志》提到“迨诸父异爨”。“爨”字初看复杂难懂,我们可以从这个字的构造来分析。“爨 ”是个会意字:下面是一双手添加木柴,上面是两只手端着一个锅放在灶台上。“爨”即一起烧火煮饭,“异爨”就是“分开灶台做饭”,即“分家”。这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文化,大家族不轻易分家,家族衰落或有矛盾才分家,“异爨”写出作者对家族衰败的感伤。
又如,《过秦论》里有“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里面的“北”字很多同学肤浅地理解为“北面”,讲完很容易忘记。其实甲骨文当中,“北”指的是两个人背靠背,面朝相反的方向,有“背离”之意。古时交战后,战败一方背对敌人逃跑,引申为战败之意,在这个句子里活用为名词指“战败的人”。而我国很多场所都是坐北朝南,人们喜欢面南背北,背对着北方,就有了后来作为方位名词“北”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既”和“即”字,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氓》有这么一句“来即我谋”和“既见复关”。可以通过《说文解字》里对两个字的解释来帮助理解。即,甲骨文(盛有食物的器具)(人),指一人跪坐在有食物的器具前。近食就餐为“即”;餐毕离席为“既”。所以,“即”指的是“靠近”,“既”指的是“已经”。 通过汉字的构造,更加容易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同时也引导他们在了解汉字文化。
2.有感情地吟诵,在读中感悟
传承传统文化,不能没有吟诵。可以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经典诗文,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跟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通过对字音、节奏、轻重的把握进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在反复的吟诵中,感受诗文的音乐美,悟出文字的深意。
比如,讲解《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首先是自主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再次吟诵,在读中体悟,让他们讨论哪些词应该重读,并分析原因。学生在分析为何要重读时就可以理解词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了。比如“中间多少行人泪”的“多少”应该重读,学生分析出“多少”说明受难的民众之多,所受灾难之多。第三次吟诵,在吟诵中体会感情的变化。感受一波三折的感情:沉郁——高昂——忧愁。学生在吟诵中理解词的内容和感情,更能理解辛弃疾的个人遭遇和爱国情怀,理解古代有志之士的追求和他们的家国情怀。
中国诗词的美需要吟诵展现出来,让课堂再现古时抑扬顿挫的读书声,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书声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3.关注细节,渗透传统文化
在古诗文的课堂上,要抓住细节,抓住契机渗透传统文化。 比如讲《陈情表》时,可以趁机给他们讲“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兄长)、 朋友五大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君臣和父子两大关系,即对国君要 “忠” ,对父母要“孝”。又如,讲《项脊轩志》时,里面提到“我自束发读书轩中”, 趁机给学生讲古代“及笄”以及其他年龄称谓: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在讲到《赤壁赋》“壬戌之秋”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庚子年”与“壬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起学生的兴趣,趁机给学生讲解“干支纪年法”以及补充其他三种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在讲到张籍的《节妇吟》时,除了讲述张籍通过儿女之事来表达他的政治立场外,可以与学生讲讲闺怨诗。有的男性诗人喜欢通过借女子的闺怨,来写自己的仕途上的怨情。这时可以说明背后的文化因素:三纲五常中,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女子依附丈夫生活,她是被选择的;而男子在君臣这纲也是被选择的,也是等待的。这其中有相同之处,所以中国男子喜欢用闺怨诗表达自己的政治上的失意。总之,老师要敏感地捕抓细节,补充相关知识,传递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4.课外拓展,培养文化认知
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渗透,要延伸到课外学习中,这样有利于帮助他们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如,讲《归园田居》时,回顾《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文章,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和经历,引导学生归纳出陶渊明人生的三大志向:读书、饮酒、写文章。古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为了做官。并趁机把儒家思想的内涵展示给学生,并且告诉学生求仕和隐逸都是儒家思想的要求。在学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宵》时,还带领学生回顾传统节日有关的篇章,如《清明》《登高》等,让学生感受节日文化。
同时,语文实践活动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到诗歌的对仗时,可以了解传统文化——对联。可以举行关于对联的实践活动,开展“记录身边的对联”的活动,可以是学校挂的横幅,也可以是春节家里贴的对联或者是旅游看到的对联。学生通过记录和欣赏,了解对联文化。
5.巧借影视资源,领略传统文化
在讲述诗词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视频,比如《唐之韵》《宋之韵》。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以及《中国地名大会》等节目,从屏幕中感受诗词的美,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激发学生对传统诗词的兴趣。很多学生看完这些节目后,都会深有感触。我们可以趁机举行一些活动,比如在班级举行“飞花令”比赛,看谁能说出更多的含有“月”的诗句等。《劝学》中有一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时可以让同学们欣赏李子柒的“蓝印花布”视频,看她如何从一颗蓼蓝的种子,种出蓼蓝,提出染料,染布的,从而了解古代染布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着华夏人民,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知识,它应该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渗入我们的血液骨髓中。作为语文老师,在育人的过程中,不应该忽略传统文化教育,更应该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不只是囿于诗文字词的理解,更要深挖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古诗文的课堂中感悟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米家卓.浅谈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素质教育,2016(33).
[2]黄碧玲.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38):22.
[3]周小俊.论文化渗透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之友,2016:30,31.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