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线上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探析

2020-06-24李凯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8期
关键词:科任素养家长

李凯怡

一、案例介绍及分析

(一)案例介绍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学习方式越来越为人们所提倡。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阻断了学子们的入校脚步,学习的主阵地也由学校转移到家里,为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老师们上课方式从以前的“面对面”改为了“键对键”,面对这样新形势下的“空中教学”,老师们将平时的备课、研课、批阅作业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二)案例分析

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天天在家里线上学习,听网课,写作业。总是关在家里,热情被慢慢消磨,而家长陆续复工上班,部分学生独自在家上网课,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制力,也出现分心、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这让不少家长和老师为之烦恼。都盼着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因此,笔者萌生出让学生线上合作学习的想法。

二、问题解决策略及过程

“核心素养”是课堂改革的新热点,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积极走在教改前沿,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不断努力探索、完善和修正,尤其是在构建新样态学校“课程再造”项目中,找准了课堂教学的正确方向——关注核心素养的提升,打造魅力“乐·课堂”。

如何基于学校“乐·课堂”,在“互联网+”时代和“抗疫”特殊线上学习时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通过反复实践、调整、优化,班级形成1+1>2的学习效果,形成了小学高年级线上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

(一)前期筹备,合理分组

上学期末,五年级乐思班成立了7个学习小组,为了让小组成员之间学习能力均衡,做到取长补短,笔者预先对小组成员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小组内各成员的学习能力是有梯度区分,其中有一个学习能力、领导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带领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按照“较强——中等——需努力”的梯度来分小组,小组学习的效果会更明显。疫情期间,正好让小组运作起来。于是,科任老师一起召开了组长及其家长的会议,组长们都表示现在的线上课程每节课20分钟,每天四节课,剩下的时间较为充足。我们商量可以在学习之余,进行组内学习分享,让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状态,同时让同学们互相激励,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2)乐思班线上互助学习小组

科学规划线上互助学习小组,科任老师一起召开了组长及其家长的会议。

(二)制定规则,明确分工

各小组长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微信、QQ等平台建立“五2乐思班线上互助学习小组”,马上明确组内分工和制定《学习小组公约》。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内设置了小老师(组长)、记录员、管理员和汇报员。其中,小老师负责统筹活动、主持小组学习,记录员负责对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过程进行简单的记录,管理员负责维持小组合作学习时的纪律,汇报员负责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汇总,并进行汇报展示。经过几次小组合作学习之后,组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轮流体验着不同的身份。小组成员按照公约,决心珍惜时间,踏踏实实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明确组内分工和制定《学习小组公约》

(三)自我管理,合作探讨

在进行小组管理时,我班提倡使用3L(3 levels:即老师——组长——组员)三级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管理,成为学习的主人。

此时的组长就是小组里的“小老师”,她们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带动小组同学学习,针对当日线上学习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也增加了“小老师”们线上学习的成就感,大幅度调动了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看,组长们正认真地组织同学们进行在线答疑解惑

科任老师都会不定期地进入到互助小组讨论区,做到不打扰,耐心倾听各小组讨论情况,讨论结束后我会及时进行总结!

科任老师们会不定期地进入到互助小组参与讨论

(四)反思互促  线上总结

第一次全荔湾区线上学科统测结束后,根据各学科老师的反馈情况,老师督促“小老师”在线上学习互助群内组织反思和总结会,每位组员用“3+1”(3个优点,1个不足)的表述形式进行组内线上学习经验分享会,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线上互助学习小组会议安排

各组同学互相勉励,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真正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互帮互促,共同成长

(五)阅读分享  提升素养

阅读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而且对他们开阔视野、提高内涵、增加底蕴、放飞心灵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同学一起陪伴阅读,分享交流,阅读会更加有趣。

班级倡导坚持线上阅读,树立“人人都是小老师”的信念,瞧,采玉组正在小老师的组织下,进行每周的阅读分享。本期是曹文轩大师的《草房子》,一个同学分享完故事,别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分享的同学也可以考考大家哦。大家都端正坐好,仔细倾听,还积极举手回答,记下笔记呢。

线上阅读分享会,人人都是小老师

组员们还会在学习互助小组群里晒自己做的美食、锻炼的照片、唱歌的视频……通过小组群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六)家长反馈  优质高效

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样子真好看!小组长组织的线上阅读分享、线上学习互助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阅读、学习的兴趣,获得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合力共育,组织一对一视频或音频通话、线上家长会、

手写书信“见字如面”

小组日常学习出现的问题,需要老师的指导,更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来解决,我和科任老师一起会积极和家长沟通,以一对一视频或音频通话、线上家长会、手写书信“见字如面”等多种方式寻找合力。

三、成效及總结

(一)成效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线上小组学习互助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线上学习,让更多的同学得到了锻炼,学生们能勇于表述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让学生明白无论在“互联网+”时代还是“抗疫”特殊线上学习时期,均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让网络成为学习的媒介,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总结

笔者知道,教学活动从学生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引导学生学习,授人以“渔”,做到因材施教,加强学法的指导,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学会大胆质疑,不唯书、不唯师,培养敢于质疑、思辨的素养,才能使师生间产生学习上的共鸣,产生思维的火花。

线上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有效,坚持了以生为本,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小学高年级线上互助的合作交流模式,遵循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规律,承认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唤醒学生了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理解参与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乐课堂”的教学实施中。

猜你喜欢

科任素养家长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家长错了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同伴合作 互利共赢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家长请吃药Ⅱ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