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视角下的乡村建设规划策略研究
2020-06-24王艳蕊李文
王艳蕊 李文
摘要:探讨了以农业为本、文化为魂、旅游为擎等农旅融合的乡村特征,提出了具体的规划策略,即三产联动的生产发展模式,多方拓展的专项旅游市场,以人为本的运行保障机制,因地制宜的生態保护手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青龙满族自治县茨榆山乡实例,提出了具体的规划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其它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旅融合;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 2020) 2-0234-03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注重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1]。农旅融合作为乡村转型升级的新思路,通过整合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促进了产业融合,拓展了农业功能性,有效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是保障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有力措施之一[2]。
2 农旅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农旅融合是指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利用地域性的农业、农村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吸引游客,模糊消融农业和旅游业的原有边界,令其相互交叉产生新业态的过程,本质上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产业之间原有明显的边界开始模糊或消融,并在产业之间的边界处或产业内部各行业间进行融合,甚至发展成为新的产业形态[3]。农旅融合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农业旅游[4]。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列为2001年旅游工作要点,“农业旅游”的概念被正式提出[5]。农业旅游被认为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新业态,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6]。
农旅融合作为具有明确文化内涵与多重功能的新型乡村发展形式,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2.1 农业为本
农旅融合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通过整合与开发农业资源,拓展农业的多重功能,来激发农村区域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与乡村振兴具体实践的形式之一,促进乡村区域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富”是首要目标,根植于农业也成为其根本特征。
2.2 文化为魂
文化创意及主题定位是建设乡村旅游的灵魂。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与独具特色的文化主题,是扩大乡村知名度、提升乡村吸引力,实现乡村持续创收与发展的关键。因此,立足于文化成为其基本特征之一。
2.3 旅游为擎
农旅融合产业是乡村旅居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休闲农业的创新业态。以旅游为引擎,将旅游作为向外联系的突破口,是实现乡村带动农业及其他产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依靠于旅游成为其另一基本特征。
3 具体规划策略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基于农旅融合的乡村建设要从以下3个层面着手,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3.1 经济层面
3.1.1 三产联动的生产发展模式
要在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囊括进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及第三产业服务业、文化业、旅游业、商业等内容,依靠三产联动的生产发展模式,实现产业链互相交融、支撑与带动,促进产业的全面发展。依托特色农业为核心,寻求差异化定位作为核心竞争力,将农业文化、农业技术、农业产品、农业创新、农业旅游结合起来,构建集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康养、购物娱乐于一体的产业集群社区,推动产业消费升级,提升农业价值。一方面借助第二、第三产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将农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改变农村长期以来依赖农业单一产业的局面,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将农村区域纳入到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轨道中来。
3.1.2 多方拓展的专项旅游市场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为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提出的新型乡村建设模式,应具有多产业链、多功能性的特点。依据自身资源与特色化定位,全面合理地划分功能布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网络,构建综合性服务的旅游平台,依托各乡镇农家乐、民宿等合作社,统一进行组织推广活动。向外拓展与延伸不同系列、不同特点的旅游产品,整合筛选旅游要素,根据不同游客类型制定不同游览线路,为游客提供选择空间,全方位覆盖差异化的目标人群,扩大专项旅游市场,发挥经济带动作用,提升项目旅游价值,加快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步伐。
3.2 社会层面
以人为本的运行保障机制: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综合,人是社会的基本要素,构建以人为本的运行保障机制,吸引人才参与到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改革的过程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是实现乡村区域社会文明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应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拓宽人才招聘途径,通过提高人才福利待遇与生活保障,吸引专业型人才。建立专家咨询与培训制度,令专家参与鉴定人才、审核人才、培训人才、提升人才的过程中,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柱力量。另一方面,开通农民培训课堂,向农民普及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与最新科研成果,提高农民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运营提供保障。
3.3 自然层面
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手段:构建自然友好、绿色生态的农旅融合型乡村,带动美丽农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乡村建设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手段,在充分了解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将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养的田园社区,创建生态文明的新型乡村面貌。力求保留具有传统原始地域特征的乡村地貌,在现状基础上加以改建,而非大兴土木,将农村面貌改变地面目全非,既失去了乡村区域原有的传统特征与地域特点,造成景观同质化,失去差异化定位与核心竞争力,又违背了环保生态的理念,容易对乡村美丽的绿水青山风光造成破坏。
4 茨榆山乡规划实践
4.1 项目概况
茨榆山乡位于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比邻承秦高速茨榆山出入口,总体面积3606亩。村域为河流冲积而成的山间盆地,四周连绵山体环绕,总体地形呈南高北低状分布。横穿村庄的小沙河终年不会断流,河道范围随流量变化不稳定。村内为大面积平坦农田,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为主,间有少量成片果林。
基于现状条件,茨榆山乡以“一心,两园,三街”为总体布局,一心是农业迪士尼核心区,两园分别为食品加工示范园和优质种苗示范园,三街为特色商贸街、满族民俗街、养生文化街。
4.2 项目规划策略
4.2.1 发展三产融合,完善产业结构
茨榆山乡大力发展三产融合,形成经营多样化和规模化格局,基于农业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开展科技农业、产品农业、加工农业、休闲农业、商贸物流、会议培训、旅游度假、养生养老等主导产业,以农业为基础,建立了完善的产业结构。
(1)“农业十旅游”。以蔬菜、农耕、桑蚕、花果为主题,设计蔬菜王国、农耕时光、桑麻人家、花果奇缘4个农业迪士尼主题场馆,构建休闲娱乐的农业游览园。并依托村区其他项目开发与配套设施建设,开拓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商务度假旅游市场,形成完善的旅游业态组合,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消费能力。
(2)“农业十加工”。依托青龙苹果、板栗、中药材、杂粮等产业优势,确立了茨榆山乡主要生产产品,并形成果茶、速冻板栗、即食板栗、干香菇、豆制品、满族特色面食等6条产品生产线,为商贸物流提供产品,同时向县域范围内专业合作社进行推广,
(3)“农业十商贸”。村内设置特色商贸街,汇集板栗店、山珍干货店、鲜果店、果茶房、豆腐坊等地域特色产品与剪纸店、工艺礼品店、柳编木器店、满族服饰店等文化创意产品店铺,并配套物流中心提供商品配送服务,为产品提供销售窗口。
(4)“农业十康养”。利用青龙山区依山傍水的自然格局与空气无污染、负氧离子高的生态特点,在村内打造高端养生会所与居住区,配套有机厨房、进口超市、康体体检中心、SPA馆、银行、药店、特色餐饮店、生态晨练漫步道、山地自行车道等,组成养生文化业态。
4.2.2 挖掘旅游资源,扩大旅游市场
茨榆山乡借助“迪士尼”发展理念,把握游客需求、策划丰富的活动,营造欢乐氛围。将农业迪士尼核心区主场馆作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与农耕文化为引,通过对青龙本土农业资源及满族文化的特色应用,选定蔬菜、桑蚕、花果、满风、科技为主题,营造了集科普教育、活动体验、节日氛围、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农业乐园。
打造小沙河樂园,营造天然气息,结合缓坡地形及水岸空间,充分利用茨榆山乡自然资源优势,引入漂流、高山滑草场、欢乐沙滩、露营部落等低密度游乐项目,打造田园乐园。与农业迪士尼核心区优势互补,可拓展客源,增加客人在景区滞留时间.为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漂流、滑草、露营等这些新兴的活动,也顺应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更让游客亲身感受来自大自然的宽松和舒展。
此外,为扩大旅游市场,提高项目盈利能力,茨榆山乡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了多样化的创意休闲专项产品。
(1)涉农培训市场。依托青龙良好农业基础及项目区规划,承接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宣传活动、商务会议、合作洽谈会等。
(2)商务度假游市场。依托重点项目建设和高端地产开发,借助国际区位优势及各层次会议会展召开,进行中小企业会议、年会、职工奖励游等,开拓商务度假旅游市场。
(3)康体养生游市场。依托青龙农业产业基础,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使人们更多地关注食疗;养生充分利用青龙山区环境美、无污染、负氧离子高等特点,打造安静、舒适的的养生会所,推行回归自然、修身养性文化氛围。
4.2.3 重视人才引进,培育新型农民
一方面,茨榆山乡注重引入专业型人才,建立专家顾问团与智囊团,进行多样化管理,为乡村发展献计献策。由乡村领导者和专家共同参与评定,招聘符合条件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招聘,并通过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短期主题培训,培训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设立农民培训中心、培训教室等,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网络培训等手段,对当地农民实行农业技能、现代化农业经营理念等培训服务,对农民进行科技展示、科普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为农业产业升级输送人才。
4.2.4 坚持园地制宜,建设生态文明
茨榆山乡在现状低洼地形成一个湖面水系,作为自然汇水区域,尽量保留了河道原有的天然断面,维持河道的自然形态和断面形式,尽量避免人为干涉导致河道断面的呆板与均一。通过河道驳岸改造既能提升景观视觉效果,同时可对水体起到净化的作用。选用草坡入水的形式,减少河道两侧的硬化铺装面积,减少工程对河道原始自然面貌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通过雨水集蓄和污水处理厂中水的生态净化与回用,尽可能满足河道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保证水体自然净化能力。通过对河流原有地貌的保留,既营造了水生生物自然生存、繁育的生态环境,保护了河流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又能打造出丰富多变的滨水景观,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
茨榆山乡的污水集中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小型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后应满足绿化灌溉用水标准。污水采用化粪池定期清掏方式进行处理,选用国内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如生物速分污水处理技术、生物降解粪便处理技术等,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景观水标准,并通过农田排水系统排出,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17(3):5—11.
[2]朱琳,姜卫兵,魏家星,基于农旅融合的乡村建设模式评价与优化对策——以江苏省南京市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9):20-24.
[3]冯晓棠,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14(4):75-77.
[4]张莞.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农旅融合提升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9(4):44-46.
[5]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l.旅游学刊,2006(3):12-19.
[6]向从武,贫困地区农旅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8(11):35-37.
作者简介:王艳蕊(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通讯作者:李文(197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绿地规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