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人群职业教育模式实施策略研究
2020-06-24俞建军詹淑华
俞建军 詹淑华 林 琳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学习平台构建成人继续教育模式,助推特殊人群职业素质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1]
一、创建适配适宜的办学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成人教育的模式应与其生活、工作的方式、路径相结合、相适配、相促进。因此,为落实“终身教育不丢下一个人”的学校社会责任要求,须针对特殊环境中服刑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调整办学思路和对策,构建针对特殊人群办学模式。特殊环境下特殊人群的办学意图、实施对象、基本条件决定了教育样本的基本模式和组织架构。
重置办学思路。针对特殊人群,应将学历补差教育与劳动职业教育相结合并重心同移。积极引导社会教育资源进入“高墙”,落实“送学入监”,改“刑期”为“学期”,促进劳动改造与职业教育相接合,使服刑人员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学历文凭,更重要的是在刑满释放后能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减少二次犯罪,有利于社会安定稳定。
重配教学资源。针对特殊人群的技能需求,将服务社会大众的教育优势和资源向服刑人员这一特殊人群进行有效结合和延伸。立足监狱传统教育改造方法,学校在继承中创新职业教育方式,以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方法,提升服刑人员的文化基础和劳动素质,使其出监后与社会在思想上、认知上、能力上不脱节,能快速就业、创业,自食其力,融入社会。针对特殊人群的学习需求,须制定区别于普通社会成员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成人远程中职教育、开放教育“二元制”等学历教育的学习平台,送教入监,引入围墙内,使服刑人员在回归社会后进行继续教育的路上更具有适应性。
重塑办学团队。按“扁平式”层级管理方式,构设曙光学院教育管理组织。建立“曙光学院——教学点——教学中心”三级架构,分别由省电大、省监狱管理局、社会力量、各监狱相关人员作为具体管理者,形成“四方四共”的办学管理模式,即四方(管理机构、学校、管理单位、社会力量)、四共(共同协同管理、制订培养方案、联合实施和监控质量)。为提高管理效率,分两级设置:曙光学院、直属教学中心。其中学院下设:学生工作管理部、教学教务管理部。学生工作管理部主要职责是负责招生、日常管理及办学整体协调等工作。教学教务管理部主要职责是负责教学、教务、考试、办证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直属教学中心工作人员由各监狱教育科人员组成,主任(副主任)由分管教育改造的副监狱长、教育科长担任,基本成员为教育干事及各中队管理干部[兼职班主任(按班级)],另聘请若干教辅人员。主要职责是现场管理工作(招生、教学、教务、考试、办证及职业技能鉴定等配合工作),以强化一体化服务意识,提升团队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依托信息技术力量,推动平台和资源并行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迫切需要教育者或受教育者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探索数字化学习模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2]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学习优化教学方式,构建针对特殊群体素质培养模式,把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为特殊人群学习者构筑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学习环境。
三网融通(广播网、电视网、互联网)互为补充推进。基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成才要求,针对特殊人群构建以能力素质提升为标的的培养模式。以“三网融通”不断优化教育模式、针对特殊环境,将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现代教学手段(网络、VR技术等)与传统教学方法(巡回面授、电视、广播等)相融合和精准运用。针对各监狱教学软、硬件情况,精准投放教学方式,如有的监狱有效利用智慧教室(局域网、VR技术)进行试点性教学,有的单位可利用监狱的内部电视台进行电化教学,“线上(局域网、电视等)+线下(巡回面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保障教学内容、效果的全覆盖。[3]
按“1+X素质”要求设置课程,树好文化知识课这个“主杆”。面对80%以上服刑人员文化水平为初中或小学,基础非常薄弱的现实,在调研基础上结合服刑人员学习需求,须优化专业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计,以激发学习兴趣,保障服刑人员学有所获。在整体课程设置上做到“两个结合”:部分公共课程与监狱现有教育课程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在教学设计方面,以特殊人群的实际文化水平、能力为基础针对性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及教学实施计划,如增编课程视频播放时间表;结合利用监狱的资源完成部分课程的学习,如德育课程等。
“四方四共”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逐步建立“订单式、一站式”的教学服务体系。依托监狱现有办学条件,分阶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实施教学。现阶段,主要通过省监狱局电视台在监狱系统专区频道播放教学资源;监狱系统信息化建设完成后,线上教学采用电子书包的形式;同时,对主要专业课程进行巡回面授。有序推进信息技术与监狱职业教育相融合。学校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改变监狱单一面授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使服刑人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在改造学习中真正受益。(如图所示)
图1
三、整合力量资源,构建针对特殊群体日常管理模式
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调动学习者参培积极性。为踩实办学路径,曙光学院组织教学、教务相关人员对省内各监狱办学软、硬件情况及教学对象学习意愿和教学重点需求等进行了实地调研。问题集中在:各监狱教学场所基本满足日常教学需求,但参差不齐,需要改造提高;服刑人员文化层次相对低,参与学习积极性不高;监狱系统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薄弱;现场管理人员参与度的激励机制有待建立。为此,必须整合各方力量,明确职能,以管理促质量。[4]
精准建章立制。为确保针对特殊人群办学工作的有机运行,学校在“成人远程中职教育”和“开放教育二元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特殊人群办学实际,逐步完善培养方案、管理及职责规定、联席会议制度、质量标准等内容材料,明确学校是教学主体,监狱管理局和各监狱是日常管理的主体,教学点(社会力量)是履行服务保障职能的主体,以制度和职责保障各项工作的推进。
重塑教学管理模式。以教学质量为抓手,针对监狱内办学的实际情况,对特殊人群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即教材自学+VR智慧教室+视频播放+电子书包+监内广播+作业及模拟自测+辅导答疑+在岗实习实训+集中考试。在日常教学管理方面,强化线下的常规动作,[4]如:上课和考试签到表、平时表现、课程考试的组织等相关基本信息的填写(纸质)做好过程管理工作。在教学资源建设及保障管理方面,对专业课程进行了高清PPT的制作、高清课程视频重新录制,对课程讲义和阶段作业的重新制作。
四、打通针对特殊群体内外衔接模式,建立完善质量管控体系
融合社会力量,完善质量管控运作机制。以谋生技能和思想品德为核心的素质能力培养为导向,积极拓展特殊人群以文化、技能和法制观念等核心素质所需的管控方式。素质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应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在教育评价上,需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或者每个学生“及格+特长”模式;因人设标才能激发、推动特殊人群素质教育的发展。
灵活运用质量控制和考核方式。结合服刑人员特点,在考试上采用学完一门课程就进行课程结业考试的方法,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上交批改,作业成绩占本课程总评成绩20%。其他课程通过形成性(作业)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并重新设计人性化的课程结业考试。严把学籍录入、教学过程、课程考试、实习实训、毕业鉴定管理等“五关”,确保办学过程中不发生偏差。
突出职业技能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1+X”办学政策落地。在技能培训上做到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强化实践实训环节。依托监狱现有实践实训室设备,尤其是VR智慧教室全面建成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着力提高服刑人员技能实操能力。特殊人群的学历教育要从单纯文化知识教学,向以职业技能为导向转变,主动开展学历与技能双证制教育,提高服刑人员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能力。
学历教育办学全过程做到优惠政策不变。做到三个托底:坚持学习教育考评标准托底,办学经费托底,基本职业素质托底。特殊人群也是相对弱势群体,因此,积极创新与探索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新方法,提高服刑人员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等素质能力,同时,也要为服刑人员开启成长成才“绿色通道”的外围保障,使服刑人员的刑期变成“学期”时没有阻止点。
教育管理表现上要与后期矫正教育相链接。个人的学习和素质提升是终身的,在特殊人群融入社会后,还有一个完善、提升的过程,学校在承当社会责任时还应做好“后期服务”,即与公共安全管理机构(社区、法制机关等)做好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维护、提升。当前对在社区服刑人员,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社区服刑人员中建立了矫正小组微信群,实时查看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实时上传手机定位图片,实时推送法律小常识和社区服刑人员注意事项,也有在线视频学习教育等,但是系统化的学习资源没有,更不能为他们提供学历教育,因而需无缝隙地做好特殊人群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链接。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开放教育二元制、中职等教育样态在特殊人群中进行“文化+技能”综合素质提升的办学模型,应创新教学、学习、管理及资源建设、质量管控等方式、方法和机制,为“特殊环境、特殊人群”条件下的办学实施,提供具体的思路及可操作性规程,对监狱服刑人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监狱教学课堂,推进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打开了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