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疗效对比
2020-06-24段丽文
段丽文,高 静
(呼伦贝尔市第四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上主要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肝细胞炎症所致坏死与纤维化情况,阻止疾病进展[1]。在乙肝后肝硬化的治疗药物选择上,常用治疗药物为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两种,两种药物各具优势。本研究中,比较了使用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对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中的相关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用药差异分成以下两组:恩替卡韦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5.1±2.4)岁。替诺福韦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4.8±2.2)岁。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恩替卡韦组用药方法为:口服恩替卡韦(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00019,规格0.5 mg×7 s),0.5 mg/次,1次/d。
替诺福韦组如下:口服替诺福韦片(Patheon Inc.批准文号H20180060,规格25 mg×30 s),25 mg/次,1次/d。
两组均持续用药6个月,期间不给患者使用其他的治疗药物。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情况,主要是采集静脉血液并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2)治疗前后均对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肝功能水平进行检测。(3)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 果
2.1 HBV-DNA转阴情况比较
恩替卡韦组治疗后18例转阴,转移率为90.00%,替诺福韦组17例转阴,转阴率85.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肝功能指标
替诺福韦组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的降低幅度较恩替卡韦组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根据《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所发布的最新乙型肝炎发病情况,2016年我国新发乙肝为94.85万人,较上年增长1%。乙型肝炎发病后,患者有很大的几率会进展为乙肝肝硬化与肝癌,若发生这一进展,患者的致死率会成倍的提高,这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针对乙肝肝硬化,临床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其中一线的治疗药物主要为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两种[3]。恩替卡韦具备抑制病毒辅助,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药物,该药物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较长时间;替诺福韦则是一种新型的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可通过同肝炎病毒多聚酶第五三磷酸脱氧鸟嘌呤进行竞争,有效的抑制肝炎病毒逆转录的活性,以此达到改善疾病的目的,同时替诺福韦还具有改善肝功能的效果,药物自身的抗病毒作用强且耐药性低,将药物用于乙肝肝硬化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HBV-DNA转阴率上两组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情况上,替诺福韦组的改善情况更显著,治疗期间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这提示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但替诺福韦的保肝价值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针对乙肝肝硬化,临床中采取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高,但是使用替诺福韦在肝功能改善更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