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管理在院感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020-06-24叶淑芬
叶淑芬
(昆山市柏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苏州 21530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和2018年40位护理人员参与此次研究,选取2017年和2018年感染监测总合格率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护理人员实施的强化护理管理方法如下:①护理知识普及:组织专家对护理工作者普及感染预防知识,使其明确工作规范流程,提升护理专业性;对护理人员进行考试,提升对感染预防工作的认识;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明确用药禁忌和医嘱,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及时记录[1]。②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成立感染防控小组,由医师、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工作分工明确,并将责任落实到人;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各部门都要严格遵守规定,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③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宣传工作:对门诊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使患者在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呼叫护理人员,提升家属的疾病防范意识,如有感冒、发烧等症状要避免探视易感患者;建立感染应急机制,在感染发生后要采取及时隔离措施,避免感染加重,并向管理部门上报。④对易感染科室环境以及常用器械进行重点消毒,定期检查环境中的细菌浓度和清洁度,并与区域负责人绩效挂钩[2]。⑤规范洗手步骤,在护理操作前后要对手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⑥规范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使用过的要及时进行销毁。⑦及时更换和消毒患者使用过的床单被罩等日常用品,保证留观室空气流通,对医院环境定期杀菌,及时清理生活以及医用垃圾。
1.3 效果评价
①地点和物体检测:每个月对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空气质量、紫外线灯、在用消毒液进行检测,分别计算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结果使用[n(%)]显示,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强化护理管理之后,对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空气、紫外线灯以及在用消毒液的进行检测后发现,2018年合格率显著优于2017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2017年与2018年医院感染检测合格率对比[n(%)]
3 讨 论
护理管理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中之重,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会关系到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危,其中采取规范的护理流程、定期的消毒以及正确的感染应对措施是医护工作者的重要职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往人流较多,涉及到不同的功能区域,需要明确每个区域的人员职责,并做好换药室、检验科、输液室、计免门诊等区域的感染防护工作才能够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序进行[3-4]。
本次研究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直接接触病患以及各种医疗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洗手、配置规定浓度的消毒液、注射、换药能够避免病菌传播,保护自身以及病患的健康和安全。通过加强护理管理,对工作随机抽查后发现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显著提升,无菌操作的工作流程和细节得到完善,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的医疗用品和规范分类处理医疗废物,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心。通过对护理制度的完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在工作中能够自律并提醒同事,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院感防控工作,可以在院感科工作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