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
2020-06-24池嘉昌
王 智, 池嘉昌, 翟 博
肺部是恶性肿瘤转移高发的器官之一,在全部恶性肿瘤中30%~40%肿瘤患者在肿瘤发展中会出现肺部转移[1]。常见的原发肿瘤有绒毛膜癌、乳腺癌、恶性软组织肿瘤、肝癌、结直肠癌、骨肉瘤、胰腺癌、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肾胚胎癌等[2]。肺转移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肺内单个转移病灶可考虑外科治疗,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期。 然而大部分肺转移瘤患者不能够进行手术,化疗及放疗等方法,由于其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等原因使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局部热消融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式,已逐渐应用到肺恶性肿瘤的治疗中[3-6]。RFA 和MWA 是目前热消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消融方式,相比于RFA,MWA 具有在更短的时间内会产生更大、更多的球形消融区及术中疼痛较轻的优势,有望提高肺肿瘤消融的疗效[7-9]。
本文评估CT 引导下的经皮MWA 治疗肺转移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7 年7 月于本院接受CT 引导下经皮MWA 治疗肺部转移瘤的患者60 例(100 个病灶),其中男47 例,女13 例,年龄23~82岁,中位年龄63 岁。 患者原发肿瘤分布为、肝癌25例、结直肠癌19 例、膀胱恶性肿瘤2 例、输尿管肿瘤2 例、胰腺恶性肿瘤2 例、子宫恶性肿瘤2 例、前列腺肿瘤、肾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黏液脂肪肉瘤、舌根癌、平滑肌肉瘤和肠系膜梭形细胞肿瘤各1 例。 其中37 例患者进行了肺部单病灶的消融治疗,23 例患者进行了肺部多发病灶的单次消融治疗。 患者治疗前的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60 例肺转移瘤的临床特征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及消融过程 术前常规禁食12 h,充分告知患者消融的适应证、并发症、手术风险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各项检查, 并采用CT 扫描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数量。
所有肺肿瘤的消融过程均采用GE Discovery CT750 HD 的CT 扫描仪引导,微波消融仪采用南京维京公司的MTC-3CMWA 仪, 频率为2 450 Hz,功率采用40~100 W,电极针总长25 cm,直径为15 g。
根据病灶位置,选择患者体位,于CT 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及穿刺路径, 将MWA 电极针通过穿刺放置在预定消融的肿瘤部位,随后根据病灶大小设定消融功率及消融时间,消融过程每间隔3~5 min 进行一次CT 扫描,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消融效果,直至肿瘤完全坏死, 消融范围均超过肿瘤边缘0.5~1 cm。消融整个过程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图及生命体征。
1.2.2 术后评价及随访 患者术后住院24~48 h,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对症处理。 术后1 个月复查增强CT,评估肿瘤是否完全消融。 之后每3 个月复查增强CT,观察病灶消融区域及有无新发病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以Kaplan-Meier 模型计算消融术后6、12、24 个月的患者生存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60 例患者的100 个肺部转移病灶成功进行了MWA 治疗,手术时间为2~40 min,中位时间为6 min,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6 d。 术后1 个月复查98 个病灶完全消融,肿瘤的完全消融率达到98.0%。2 个未完全消融的病灶接受第2 次消融后达到完全消融。
2.2 术后并发症
所有病例中无一例因消融治疗引起的围手术期死亡。 消融术后共12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发生咯血,1 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9 例患者发生气胸。 发生气胸的患者中2 例患者给与穿刺抽吸,1 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其余患者因症状较轻未行特殊处理,3~5 d 内自行好转, 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2.3 随访
60 例患者中1 例患者失访, 对59 例患者进行为期1~42.5 个月的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 年4 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 个月,术后6、12、24 个月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6.2%、72.3%、61.2%。
3 讨论
肺部由于供血充足及血流相对缓慢,是恶性肿瘤转移最高发的器官,几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肿瘤都可以转移到肺。 最常见的发生肺转移的原发肿瘤有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肾癌等。 目前研究已证实,对肺转移瘤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期。 但是外科手术切除转移病灶创伤较大,严重损伤肺功能,且多数患者由于全身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10-11]。 对于不能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RFA 和MWA 为代表的局部热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 目前,已有研究将RFA 和MWA 治疗应用到肺部肿瘤的治疗中[12-14]。 但是充气的肺具有低电导率及低热传导下, 因而具有热传导性好、消融范围大、 受血流及碳化影响小的MWA 技术在肺肿瘤的消融治疗中具有更大的优势[7,15]。
本研究对不同组织来源的60 例肺转移瘤患者进行了CT 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 结果显示完全消融率达到98.0%, 且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CT 引导下经皮MWA 治疗肺转移瘤,具有如下优势:①精确手术,消融针在CT 引导下可进行精确定位,穿刺进入肿瘤内部进行消融;②创伤小,可同时消融双侧、多发肿瘤,能够尽可能地保留肺部功能;③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以等到有效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④可采用CT 扫描进行实时疗效评估,避免过度消融或消融不彻底。
同时本研究中59 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6、12、24 个月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6.2%、72.3%、61.2%,进一步证实微波消融治疗可以给肺转移瘤患者带来生存受益。
但是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其次,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 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验证;再次,本研究入组病例的肿瘤来源多样,未考虑术前治疗及原发病灶对消融治疗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CT 导向下MWA 治疗肺转移瘤创伤小、并发症少且轻、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