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空腹血糖的影响

2020-06-24司晓凤陶贵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汀组阿托类药物

司晓凤,陶贵周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辽宁锦州 121000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18年,我国冠心病患者为1100万例[1]。早发冠心病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是指男性发病年龄<55岁、女性发病年龄<65岁的冠心病患者[2]。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因其发病时间早,且发病人数日益增多,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更高比例的冠心病家族史、肥胖及吸烟史,但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者相对少见[3]。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一项重要举措[4-6]。匹伐他汀作为最新上市的一种他汀类药物,国内外众多学者在基础、临床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发现其除具有降脂作用外,在其他领域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无研究比较匹伐他汀与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的效果。为此,本研究以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此类患者血脂及空腹血糖(FBG)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提供更多依据及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18年8月-2019年4月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6例。纳入标准:①男性<55岁,女性<65岁;②符合第四次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诊断标准[7];③无糖尿病病史,且空腹血糖在3.9~6.1 mmol/L。排除标准:①患有甲状腺疾病等影响血糖的内分泌疾病;②入组前服用过他汀类药物;③入组前接受炎性反应抑制药物、环孢素等药物治疗;④合并急性感染、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⑥自愿退出无法持续治疗者。本研究通过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6例患者分为匹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73例。

1.2给药方法 匹伐他汀组给予匹伐他汀分散片(京新药业)2 m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胶囊(河南天方药业)20 mg/d。两组患者均于每天晚上睡前口服药物,持续治疗3个月。同时,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格雷300 mg(或替格瑞洛180 mg)。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合理膳食及运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1.3资料收集及指标测定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治疗方式等资料。入组前检测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及FBG等。用药后1、3个月,收集并记录患者的CK异常情况、肝功能及FBG、血脂等相关指标,以及皮肤瘙痒、肌痛等相关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BMI、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治疗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n=73)Tab.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pitavastatin group and atorvastatin group (n=73)

2.2治疗前后TC、TG、LDL、HDL和FBG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HDL、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的TC、TG、L D L 均低于治疗前,匹伐他汀组的HDL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的TG低于治疗1个月后水平,HDL高于治疗1个月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匹伐他汀组患者的TG和HDL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TC、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的FBG均高于匹伐他汀组,且阿托伐他汀组的FBG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伐他汀组的FB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3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用药3个月后,两组均有部分患者ALT高于正常值,各有1例出现ALT高于正常值3倍,使用保肝药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两组各出现1例皮肤瘙痒;均未出现CK升高现象,但阿托伐他汀组出现2例肌痛,停药后上述症状消失。

表2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LDL、HDL和FBG比较(mmol/L,±s,n=73)Tab.2 Comparison of TC, TG, LDL,HDL and FBG between pitavastatin group and atorvastatin group (mmol/L,±s, n=73)

表2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LDL、HDL和FBG比较(mmol/L,±s,n=73)Tab.2 Comparison of TC, TG, LDL,HDL and FBG between pitavastatin group and atorvastatin group (mmol/L,±s, n=73)

TC. 总胆固醇;TG. 三酰甘油;LDL. 低密度脂蛋白;HDL. 高密度脂蛋白;FBG. 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治疗1个月比较,(2)P<0.05;与匹伐他汀组比较,(3)P<0.05。

指标 匹伐他汀组 阿托伐他汀组TC治疗前 4.55±1.12 4.74±0.90治疗1个月 3.80±0.78(1) 3.71±0.78(1)治疗3个月 3.78±0.76(1) 3.70±0.85(1)TG治疗前 1.85±1.05 1.82±1.02治疗1个月 1.41±0.56(1) 1.48±0.73(1)治疗3个月 1.24±0.42(1)(2) 1.57±1.07(1)(3)LDL治疗前 2.97±0.81 2.95±0.75治疗1个月 2.21±0.75(1) 2.06±0.70(1)治疗3个月 2.18±0.67(1) 1.98±0.65(1)HDL治疗前 1.02±0.24 1.07±0.30治疗1个月 1.08±0.20(1) 1.04±0.25治疗3个月 1.16±0.24(1)(2) 1.06±0.23(3)FBG治疗前 5.34±0.53 5.26±0.61治疗1个月 5.33±0.90 5.64±0.73(1)(3)治疗3个月 5.37±0.60 5.70±0.91(1)(3)

3 讨 论

由于发病年龄低,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寿命、劳动能力、费用等方面的损失都比晚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加拿大的一项研究统计了2000-2016年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并未降低[8]。

他汀类药物一直在冠心病的降脂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通过降低LDL而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还能明显降低TC、TG水平并轻度升高HDL水平[9-10]。有研究表明,不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易再发心血管事件[8,11]。截至目前共有8种他汀类药物问世,匹伐他汀于2009年在中国上市,因为其独特的环丙基结构,该药对酶的作用更强,为阿托伐他汀的5.7倍[12]。有研究表明,匹伐他汀在口服1~2 h就能达到血浆峰值浓度,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1%~60%[13]。匹伐他汀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相对少见。这些特点可能意味着匹伐他汀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由于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最广泛,故大量研究通过与阿托伐他汀对比而探讨匹伐他汀的效果。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提出2~4 mg的匹伐他汀能够使LDL降低40%~50%,与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相当[14]。 Chan等[15]研究发现,要达到与阿托伐他汀同样的降脂效果,匹伐他汀只需要1~4 mg的低剂量,且患者易耐受。与低剂量匹伐他汀相比,高剂量匹伐他汀在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方面更有效。低HDL水平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烟酸与贝特类药物不能使HDL升高,但他汀类药物却能使HDL升高[11]。相比于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升高HDL的能力更强[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改善TC、TG、LDL水平方面,阿托伐他汀与匹伐他汀具有相似的强度,但匹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HDL的水平,说明其具有更全面有效的降脂能力。

JUPITER研究[17]是最早报道他汀类药物可以升高血糖的前瞻性研究,此研究中所提到的他汀为瑞舒伐他汀。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多,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使新发糖尿病(NODM)的风险增加10%~12%[18],而不同他汀类药物增加的幅度不同,但所有的他汀类药物均可影响血糖水平,称为“他汀的类效应”。但匹伐他汀对血糖影响较小,或不影响血糖,甚至对血糖有良性影响[18]。韩国的一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达3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匹伐他汀对血糖的影响较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更小[19]。其他几项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13,20-21]。Barrios等[13]还发现,阿托伐他汀比匹伐他汀更能降低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还有研究指出,应用他汀类药物会使脂联素水平降低,从而导致NODM,而匹伐他汀却可以使脂联素水平升高,这或许是匹伐他汀对血糖独特作用的机制[22-23]。但并不是所有研究都支持匹伐他汀对血糖的影响小于阿托伐他汀。Cho等[24]发现,相比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匹伐他汀对NODM产生了最强的负面影响。还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前期、代谢综合征及大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更易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患糖尿 病[18]。本研究发现,匹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对FBG的影响较小,与大部分的临床研究结果相符合,表明匹伐他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相比于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能够全面改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且不影响FBG水平。在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应合理膳食及运动,戒烟戒酒,控制好血压,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时间及入选标准的条件限制等因素,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较短,未能长期观察两种他汀类药物对血脂、FBG的影响。因此,今后应对此类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同时,还应对匹伐他汀的抗炎等其他效应进行深入的探讨。

猜你喜欢

汀组阿托类药物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