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2020-06-23林宏
林宏
[摘 要]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都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运营方式加以改变,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随之改革。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在培养道德素质规范学生行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因此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以改革,从而适应时代的变化,提高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引导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主要就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
[关 键 词] “互联网+”;德育课程;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2-0208-02
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理论课程之一,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加强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对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主要就“互联网+”大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讨,希望对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一、“互联网+”概述
在进行“互联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也指在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互联网平台,“+”代表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融合。[1]“互联网+”是当前互联网社会发展的新态势,是当前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共同推动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互联网+”是基于当前社会互联网思维的一种实践,具有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带动社会实体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并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互联网+”代表着社会上的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模式的推动下,可利用互联网社会带来的丰富信息与互联网提供的开放性的平台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并在融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从而促进其行业自身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一)价值取向多元,强调自我
当代中职学生所处的社会属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学生群体对新思想、新理念接受度与包容度较高,更易接受外来的思想,并且由于中职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对新思想的辨别力低,对新思想的吸取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导致当代中职学生过于追求个性,以自我为中心,把实现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当作目标,极易陷入封闭状态,形成自私且唯利是图的性格。
(二)缺乏集体观念,自信心较差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由中考失利的人员组成,因此学生往往具有极强的自卑感,在学校会有不遵守课堂纪律、迟到、旷课、不完成课堂布置的任务等表现,甚至会对老师的教导不服从,心生怨恨。加上学生原本学习基础差,对院校设置的课程不敢兴趣,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缺乏集体观念。因此,中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德育课程,使德育课程发挥更好的效果迫在眉睫。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课程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手段与内容发生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各大学校的教学方式发生极大变化。[2]传统的教学是以书本+黑板的方式展开,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不够生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与社会实际进行结合,出现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实际脱轨。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大学校将计算机和互联网引入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也顺应时代的变化将互联网加入德育中,使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具有了现代化的特征。此外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加入了互联网的内容,教学手段上对多媒体的运用增多,使原有的教学手段发生极大的变化。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与角度单一,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以及阅读书本上的文字两种方式来获取所需知识。这两种方式对知识资源的获取较为死板,获取的内容有限,获取知识的效率也十分低下。并且由于教师讲授与书本的阅读这两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对学生知识的获取也会产生一定影响。[3]但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受到原有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对知识进行获取。由于互联网整合了社会上的很多资源,因此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再受到原有方式的局限,获取的知识类型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广泛,获取的方式也更加便捷,极大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三)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方式较为单一,往往是“三点一线”,生活的规律性较强,生活的范围也相对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干净”,不会受到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響。但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原本的生活规律被打破,生活范围也开始转移到学校以外的地方,能获取大量社会中的信息,这其中也包含着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的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4]此外,一些交友软件的开发也使学生的思想发生偏移,对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由于网络信息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的生活方式从现实世界转移到网络世界。
四、“互联网+”下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创新教学方式,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
“互联网+”是当前社会的新兴业态,它带来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因此,中职德育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新型思维模式创造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教学课堂,将传统的德育课堂打造成一个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全新课堂,形成“互联网+传统教学方式”的新教学模式,使传统教学与新兴教学相融合,创设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情境。
在现代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实现互联网在教学课堂的使用,例如在进行信息搜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微信、QQ、微博等平台对要学习的德育知识进行搜索,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搜索其需要的相关知识,解决了传统德育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泛化的问题。此外,在进行德育时要积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德育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整合互联网资源,打造开放型德育课堂
互联网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平台,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资源,进行互联网资源整合,可利用“互联网+”大平台并积极融合多种渠道,借用当代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一个融合“互联网+”以及其他渠道而形成的开放的德育课堂,使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整体的、开放性的、师生之间可以充分进行互动的教学活动,从而改变传统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利用现有“互联网+”平台,整合平台上可能利用的现有资源,在结合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一个资源庞大、信息健全的德育课程体系,例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加上原有的课本资源形成“互联网+课本”,利用原有教师资源形成“互联网+教师”,利用原有的企业资源形成“互联网+企业”,利用原有的公共课资源形成“互联网+公共课”等多种教学形式,从而打造出一个极具魅力且高效的中职德育课堂。
(三)加强班风建设,打造创新课堂
中职学校德育课堂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为了达成此种目的德育教师要加强班风建设,并积极顺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氛围,创建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当代各大中职学校主要利用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形成高效、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但在情境教学中必须注意的是,情境教学的设立必须紧抓课堂的学习重点,以课堂的学习内容为中心,创建教学情境。[5]因此,在设立德育课堂的教学情境时要以德育为中心内容并积极利用现今具有代表性社会现象来作为情境开展教学,让学生感受浓郁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学课程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下去,同时在进行德育时要坚持以就业为導向来培养学生,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打造互联网交流平台,开放新的师生交流空间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可借助互联网极具开放性的特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一个新的交流空间,例如校园网站或论坛,并在网站上设置德育板块、法律知识板块或者心理咨询板块,可在网站上发布有关德育的视频或文章,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科技构建一个网上德育空间,充分利用现代学生乐于上网的特点,让学生在网上也可以受到德育。且德育教师可在网上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式,在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的德育优势,从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需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好在互联网环境下德育的创新,增强中职院校德育课程的目的性,优化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理念,并合理运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建立交流平台,强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加强班风建设,打造创新课堂;整合互联网资源来打造开放德育课堂;创新教学方式,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打造互联网交流平台,开放新的师生交流空间等方式对中职院校的德育课堂进行创新,并在广大师生的努力之下,使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沙刚.“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策略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6(12).
[2]焦旭伟.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科技资讯,2012(20):169-170.
[3]王立湖.“互联网+”背景下打造中职德育课堂新模式[J].职教通讯,2017(21):34-35.
[4]曹威.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改革和创新[J].同行,2016(12):489.
[5]徐庆,高晧,赵煜.“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策略初探[J].求知导刊,2018(16):131.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