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班级目标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020-06-23吴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2期
关键词:师生目标班级

吴丹

[摘           要]  做好中职教育除了在教学方面落实外,还应该注重日常管理。班级目标管理就是中职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管理的一种主要模式,为了能够找到改进工作的方向和依据,以绵阳农业学校为例,结合调查问卷与访谈等方法,从班级目标管理的现状分析得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班级目标制订人员不稳定、对时间和内容主次理解不一致;班级目标细分不到位,负责人缺失;班级目标执行缺少定期总结与修正;班级目标激励方式陈旧、细节错位;班级目标管理完成度偏低,难以做到双向沟通等。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班级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2-0156-02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绵阳农业学校始建于1940年,以农牧专业为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公立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招收的学生主要包括三年制普通中专学生和五年制高职专科学生两类。无论是实习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学制特点决定了在校期间的班级管理对学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学生顺利深造学业、快速融入工作岗位的前提和基础。调查学校班级目标管理的现状,了解师生真实感受,才能为改进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

一、绵阳农业学校班级目标管理现状调查

以绵阳农业学校为例,本次研究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两套问卷。

教师问卷共发出145份,收回124份有效答卷,回收率达85.5%。其中女教师答卷有75份,占60.48%;男教师答卷有49份,占39.52%。受访教师的年龄大多处于30~40岁,占73.39%,另有10.48%的受访教师是20~30岁,16.13%的受访教师是40~50岁。这些教师中曾担任3个以上班级的班主任的人数达57人,占全体参加问卷调查教师的45.97%,而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均有担任班主任的经验,符合调查设计初衷。

学生问卷共发出350份,收回309份有效答卷,回收率达88.3%。其中女生答卷124份,占40.13%;男生答卷185份,占59.87%。受访学生的年龄集中于17~19岁,占比达71.84%,14~16岁的学生有49人,占比15.86%,20~25岁的学生38人,占比12.3%。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178人担任班干部职位,占57.61%。

(一)班级目标的制订

在制订班级目标时,存在部分目标是教师根据过往经验直接纳入而没有详细与学生解释说明的,导致部分学生存在“班级目标来自学校文件规定”的理解误区。受访师生双方都共同认可涵盖了班级目标的内容,但分歧在于“学习目标”和“出勤目标”哪个更重要。

(二)班级目标管理的实施执行

在班级目标管理的实施执行过程中,班级目标的负责人通常由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或者学生自己等担任。教师在实施班级目标的过程中都会分階段地进行回顾与总结,定期回顾、出现问题时回顾与随机安排等几种形式综合应用。

(三)班级目标管理的激励措施

调查显示,对班级目标管理实施执行后的激励措施,常见的包括操行分记录、奖金/奖品和罚款以及表扬和批评三种形式。

对于受访学生而言,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奖金/奖品和罚款,而受访教师则认为表扬和批评、操行分记录的影响应该强于奖金/奖品和罚款。受访师生对激励措施影响力的不同排序说明现行的激励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激励力度不够、激励方式错位的问题。

(四)班级目标管理的完成度

受访教师实际工作中目标的完成度在“高比例完成”的阶段实现较少,但是在“低比例完成”的阶段实现较多。

师生双方都认同班级目标制订后,最终应该完成50%以上,而受访教师的期待完成度高于受访学生说明:(1)受访教师更希望推进目标完成;(2)受访学生认识到目标完成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困难并心生怯意。

调查中,对未能完成目标的原因,受访学生表示包括目标设定太难、目标设定太多、目标给定时间太少、负责人无法指导、激励措施吸引力太小等原因。

(五)班级目标管理实施后的影响

班级目标管理实施后,受访师生均充分认可它对班级整体在精神面貌、态度纪律、学习风气和身心健康四个方面的正面影响,认同其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六)对班级目标管理的主观评价

本次调查中,有12.1%的教师对曾经的班级目标管理效果表示“比较不满意”,但所有受访教师均表示将会在下一次担任班主任时继续采用班级目标管理。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制订方式、实施过程和后期影响的认可度都选择了“比较满意或满意”。有55.66%的学生表示已经将目标管理这一形式应用到自我管理中,有72.49%的学生表示未来也会将目标管理这一形式应用到自我管理中。

二、绵阳农业学校班级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结合访谈与实际工作走访,绵阳农业学校现在的班级目标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班级目标制订人员不稳定、对时间和内容主次理解不一致

班级目标的制订在受访师生群体中,主要是由教师提示重点、学生班会讨论补充具体条款、班委会和教师共同制订最终方案。这种制订方式确实体现了学生的参与,但建立在教师的管理经验之上,因而带有片面性。学生的参与聚焦在活跃学生群体,最终目标带有随大流的性质,缺少真正实现自下而上的沟通。

调查的班级班主任倾向在每学期开始的时段根据可能的教学及其他活动制订学期目标,有10%的学生希望能够“每周制订”。这个矛盾的出现说明师生双方对目标以及推进目标完成的理解不一致。如果目标时间过长,在中间过程中出现的倦怠期和困难期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目标整体的完成度。

受访班集体的班级目标的内容通常包括出勤目标、学习目标、文体活动目标等多个内容。受访教师深知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大范围的需要改进,而受访学生认为应该花更多精力在学习方面。实际工作中受访教师大量时间花在督促学生准时上课、准时参加集会、完成打扫等日常活动上,而学生感觉只要出勤其他都不是特别重要,感觉学校、教师没有认真考虑抓学习、抓学风,在思想上对学校、对教师有抵触和反感,部分学生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二)班級目标细分不到位,负责人缺失

制订班级目标之后,许多班级目标内容确实不少,但常常只是一股脑堆积起来的任务清单,即使分拆到小团体,也常常只是粗暴地按时间段分割,缺乏内部递进的逻辑关系,更别提深入一步,联系学生的个人目标,从最小的单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大部分教师直接指定班委干部作为目标负责人,实施过程中过分下放权利给班委干部,忽略了与一般学生的沟通交流。对负责人的责权描述不清晰,负责人对自己应做的事情定位模糊,少做、不做、做错的情况时有发生。负责人对自己的职权理解不清,监督、指导、督促等方面互相混淆,延误甚至耽误了目标的推进。

(三)班级目标执行缺少定期总结与修正

受访教师中有59.68%“以月为一个实施阶段”,并认同班级目标管理需要定期回顾与总结,随机回顾、定期回顾和遇到问题时回顾等多种形式都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体现。

部分班级的班级目标即使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也不会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修正,这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劲头,最大的风险是可能在不恰当的目标指导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把学生带离了正确的道路,偏离了本应完成的目标。

(四)班级目标激励方式陈旧、细节错位

班级目标管理对应的激励措施通常是操行分记录、表扬与批评以及奖金/奖品与罚款这三种方式,确实对学生的各类行为起到了约束与引导的作用。但学生从小到大各个受教育阶段对这三种方式过于熟悉,它的激励性随着长年累月的使用而下滑,明显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覆盖范围逐步从“90后”迁移到“00后”,同时会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心理特征,例如现在许多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会涉及手机的使用,这对于“00后”移动互联网一代无疑是重击痛点的一招,管理效果非常明显,但多见于惩罚,而少见于引导。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抑制的作用,却忽视了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引导,使班级目标管理损失了更好的管理效果。因此,在设置激励措施时应该从剖析学生入手,抓住他们的心理动机,为更好地推进班级目标管理设置更合理的激励措施。

(五)班级目标管理完成度偏低,难以做到双向沟通

受访师生认同这一管理制度对班级整体发展和学生个人成长都起着正面影响作用,但班级目标的制订常常缺乏双向沟通,班级目标的实施执行缺乏细分、反馈,班级目标的激励措施错位等,暴露出这一意识更多是来自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一种朴素的、自发形成的班主任工作模式,缺乏有条理的班级目标管理体系。不少学生是出于“老师让做就做”的被动状态,而非“我想做、我要做”的主动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不同,会使班级目标可能与个人目标脱节,会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抑制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充分发挥主人公的能动性,使班级目标管理工作呈现出单向沟通的特点,失去团结师生、共同努力的初衷。

分析现状,找到问题,从而进一步做好班级目标管理必定能为学生、班级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同时结合学生以及学校的情况变化,还应投入更多力量不断总结教育规律,挖掘、探讨更适合新时代、新背景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为“十三五”的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原琳娜

猜你喜欢

师生目标班级
班级“无课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麻辣师生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