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静脉注射法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23孙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2期
关键词:临床技能素养

孙洁

[摘           要]  随着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网络不断普及,基于网络的线上课堂和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迅速发展。现以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中“静脉注射”为例,从总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阐述该模块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关    键   词]  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职护理;静脉注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2-0150-02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育融合,既能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的优势,又能改造传统课堂的不足。不仅提高了课堂管理成效和教学效果,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我校在“静脉注射”教学过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就该模块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介绍如下。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静脉注射法”选自中职护理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李玲、蒙雅萍主编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静脉注射技术是护士必备的核心技能,通过学习有助于护生掌握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临床见习、实习、工作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形象思维好,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喜欢在实践和探索中学习,此前已学习解剖、给药的基本知识和无菌技术,有一定的无菌意识,有被注射经历,了解注射过程,同时对注射技术充满期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静脉注射的目的、操作步骤,能够说出用物准备。

2.能力目标:掌握进针技巧,能为患者正确实施静脉注射,能正确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3.素质目标: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和爱伤观念,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理念,树立护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静脉注射法的操作流程。

教学难点:静脉穿刺一针见血,静脉注射穿刺失败的原因。

(五)教学策略

教师借助学习平台,整合3D动画、微课、数字人3D系统等资源,不仅使学生课前学习积极主动,而且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根据“教学做一体”理念,在理实一体化护理实训室,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师引导,以临床任务为主线,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方法,利用注射仿真模型,创设逼真工作情境,突出教学重点,化解难点,实现自主学习网络化、课堂教学互动化、实训教学仿真化,并将职业素养、价值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使教学与临床零距离。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

教学团队根据本课要点和难点制作微课,将优化整合后的资源上传平台。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学生4~5人分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式探索学习。学生通过平台接收任务单,观看微课,感受操作过程和细节,再通过3D动画剖析针头刺入血管的过程。同时开放实训室,小组梳理操作流程,在技能教师的辅助下完成操作视频并上传,完成互评、点赞、在线测验。教师在平台随时关注评论和数据反馈,课前即可了解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掌控课堂。

(二)课中

课上,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1.情境导入,明确任务(5分钟)

课堂开始,通过平台连线功能,临床教师推送真实案例:65岁的女性患者,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喘,端坐呼吸,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大汗淋漓,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入院后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医嘱:呋塞米40mg静脉注射,立即执行。并给出问题:如果你是责任护士,该如何执行医嘱呢?通过设疑激趣,将学生带入逼真的工作情景,让学生体验职业责任感,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学习任务——静脉注射的操作流程。

2.合作探究,规范流程(7分钟)

按照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教师结合学生课前提交的实施方案,邀请得分最高的小组展示操作流程,各组之间互评、完善,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实现课堂的翻转。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进一步梳理静脉注射操作流程这一重点,最后再通过自制游戏强化。

3.教师演示,技巧提炼(18分钟)

学生都会为如何做到一针见血而苦恼,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逐一突破。首先定位穿刺点,借助中国数字人3D医学软件,学生可以透析肢体静脉走向,利用血管显像仪小组合作定位穿刺点,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轻松找到合适注射部位;教师通过分析课前学生视频和在线测验数据,总结出操作问题,在启发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得出静脉穿刺技巧:进针手法、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通过3D动画剖析针头刺入血管的过程机理,再结合实时投屏教师进针关键环节,实现护理技能操作的“做中教”。

4.仿真练习,巩固提升(10分钟)

要使技能入脑入心,不能单纯依靠看和听,在临床任务驱动和实施方案引导下学生反复练习,通过仿真手臂穿刺成功有回血的功能,体验穿刺成功的喜悦感。对穿刺失败的情况教师引导分析总结原因,教师展示穿刺失败的Flash动画,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将穿刺失败原因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突破难点。练习中加入学生标准化病人,强化爱伤意识和职业素养,教师随堂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实践“做中学”的理念。

5.角色扮演,总结提升(5分钟)

利用平台随机抽测,小组在角色扮演下再次完成案例任务,教师引导完成组内、组间评价,既增加了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又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吸收。

(三)课后

课后,在实训教师指导下,根据拓展案例进行一学时技能演练。在临床带教教师的组织下完成见习及志愿服务,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一)教学效果

1.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临床评价的多元化综合考核,考核标准对接岗位标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综合考核成绩较往年提升显著,临床专家评价也较往年提高。该内容由授课教师依据“静脉注射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进行技能考核,结合其他考核内容,满分100分,平均成绩为93分,比上一年级在传统教学方法下授课、考核的综合分数提高了15%。

2.学生自评结果较好

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自评结果较好。

3.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以临床案例为任务,加入学生标准化病人,创设逼真工作情景,利用注射仿真模型,提高真实注射感受,为学生构建具有临床体验、教学实施、操作效果评价、实时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多功能实训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技术,提高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无菌意识和临床评判性思维也得到提升。护士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严谨求实的职业素养,才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而课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各环节,增强了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学生在后续的临床见习、实习和志愿服务中,社会反馈较好。

(二)教学反思

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技术手段,将线下教学优势与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融为一体,实现了信息化资源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目的,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通过科学设计、有效实施,既体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也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特点。线下,学生通过平台利用教师整合的信息化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利用碎片化时间就可掌握基础知识、技能,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随时利用网络进行分层教育、个性答疑,针对有价值的共性问题进行二次备课,更加有效地掌控教学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在组内、组间全面开展思维交流和碰撞,在智慧共生的混合式教学中,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获得知识、规范技能、展示自我,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职业核心素养和臨床批判性思维,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岗位职业能力的新时代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旭,朱正伟,李茂国.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意义与实施要求[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4):7-12.

[2]蒋进展.初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2011,10(7):559-560.

[3]李华,刘阳,黎一鸣,等.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12):13.

[4]尹小艳.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中职护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8):24-25.

◎编辑 原琳娜

猜你喜欢

临床技能素养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