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在生态绿道滨水景观中的作用分析

2020-06-23林蕴岫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作用

林蕴岫

摘 要 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为结合当前的水情特征以及我国存在的水问题,站在国家战略角度提出的,将其应用在生态绿道滨水景观中起到了非常突出的建设和改造效果。因此,本文针对海绵城市理念在生态绿道滨水景观中的作用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海绵城市;生态绿道滨水景观;作用

当前,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针对经济的建设、城市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障生态环境,城市建设中,其目标转变为以弹性城市作为核心的发展,有益于强化各个区域的建设,提升环境的保护。我国提出了发展海绵城市的理念,所以在社会管理学以及应用经济层面当中,引用了生态雨洪管理以及技术。其中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正是结合当前的水情特征以及我国存在的水问题,将其站在国家战略角度提出的。

1项目方案分析

1.1 主题设计

例如:针对故黄河吕梁风景区域的设计,中心思想为道家思想中的“道可道,非常道”,结合主题及对生态廊道进行构建,其目的是,其一,构建出一条景观生态廊道,该廊道需要连通城市和自然风景区,并形成快速交通;其二,对生态绿道进行构建,具体为黄河故道。主要的目标是对当地的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进行展示,从而构建出具有修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绿道;其三,制景之道。具体而言是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方式,以及对目标景观开展设计的方法[1]。

在设定方案时,整体规划积极贯穿了道家思想,展现出了文化品位。其中,应用道教思想,也融合了黄河历史背景,将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任务,并借助时空位移叙述的形式进行了相应的设计,使得城市生态绿道滨水景观序列的打造,富有非常强的生命力。

1.2 设计理念

(1)结合海绵城市理论设计滨水景观。该设计,不同于以往的设计思想和观念,无论是技术还是思想,都有很大的突破,融合了海绵城市的发展思想以及观念。其中,针对生态滞留池、雨水花园以及生态湿地等开展了相应的设计,并结合了路面透水铺装的方法,所以构建出来的滨水景观,展现出了非常理想的视觉效果,在可持续发展层面以及生态修复层面,也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2]。

(2)低碳理念。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积极引用了慢性系统,加之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渗透,在对慢性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起到了理想的效果。该系统的铺装工作应用的是透水沥青,设置了生态植物在其表面。同时,在其两侧,设置了植草沟,与旁边的雨水花园相互结合,有益于层级净化雨水。該系统不但起到了一级道路的作用,还贯穿了园区当中的四大节点以及不同的空间形态,使得生态绿道滨水景观序列的构造,极富生命力[3]。

(3)传承文化。景观是对文化进行展现的重要方式,不同区域都有着自身的文化背景。其中,在景观设计当中,融入本土文化可以使文化更具生命力,展现出更深的内涵。所以,在本次设计当中也融入了所在区域的文化思想,如道教思想。通过景观小品以及建筑等,在设计方案当中进行了有效融入,这样人们在对景观观赏时,能够对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有所感受。

2海绵城市理念在生态绿道滨水景观中产生的作用分析

2.1 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道路系统规划中的作用

在城市交通道路系统当中,应用海绵城市发展理念可补充地下水资源,降低径流产生的污染。建设海绵道路,其目标为完成雨水的有效渗透,通过路面基层的有效渗透,帮助内部存在的微生物等,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雨水在经过层层过滤之后,便能够补充地下水资源,并且得到了净化,使得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有所降低。

(1)铺装道路。在本次设计当中,对于路面的铺设,选择了透水性沥青以及透水性混凝土。人行道则以透水砖铺设为主,将其结合道路绿化系统当中设置的生态植物池,对于雨洪产生的控制效果非常理想,并且起到了净化作用,从而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涵养。

(2)植物绿化措施。在设计中,对于植物的规划设计,以不妨碍车辆正常行驶为基础,在中分带和道路两侧分别对绿地植物进行栽种,注重了多样性以及丰富性。大部分植物都为乡土植物,乔灌草复合种植方法为主。其中包括:银杏、洋槐树等。这些植物不但起到了绿化效果,还有非常强的抗污染性,保障了停车空间生态化景观建设的可持续性。

(3)收集雨水措施。将雨水花园在停车空间当中进行设置,并建设地下蓄水池以及植草沟,便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之后,将其净化,可作为灌溉以及车辆清洗用水。

2.2 水系系统

优化水系景观系统。在本方案设计当中,将水库连接黄河故道水域的面积进行了扩大,这样便对暗渠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明渠,进而使人工改造水库的明显痕迹成为比较自然的形态。之后,针对水口水库四周的绿地给予重新规划,使得植物物种的丰富性更多,有机结合了绿道景观,水域系统的构建会更加完善。此外,凭借着水库的宽阔水域景观,对带状以及景观的单一性进行了弥补,达到了借景的效果。为了使防洪排水功能有进一步的完善,还需要强化各个水域之间建设的水坝,设置好景观桥,可提升交通的建设,提升顺畅性。同时,也突出了绿道当中的横向景观,使其产生更加显著的视觉效果[4]。

(2)针对河道水系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借助海绵城市的思想理念。因为海绵的城市河道水系统可以对雨水进行吸收和存储,是非常关键的载体,有益于生态的建设。因此,在方案设计中,需要将河道针对雨水起到的吸收、储存、渗透以及净化效果作为设计的4项原则。

3结束语

总之,因为城市的建设,城市滨水环境当中存在的干旱缺水、水质污染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对于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海绵城市的发展里面,有益于生态绿道滨水景观的有效建设,起到的效果和改善作用十分突出。

参考文献

[1] 张楠.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道设计案例剖析[J].绿色建筑,2019,11(4):15-17.

[2] 肖峰.城市生态绿道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9):203-204.

[3] 胡斌,马华龙,郝身群,等.基于生态理念的北方城市排水渠道治理[J].中国给水排水,2018,34(18):90-94.

[4] 刘征,孙宵茗.城市绿道与中央公园影响分析——以安阳县生态绿道规划为例[J].城市住宅,2018,25(5):23-27.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作用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