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23郑军威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材料高中历史

郑军威

摘要: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在陌生、开放和复杂的新情境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试题讲评课的引领和训练,以及在课堂上补充新材料、新观点,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史实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在面对陌生情境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情境;新材料;新观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0-0227-01

高考历史其实就是“命题者通过史实、史料和历史叙述等多维度创设陌生、复杂和开放的问题情境,意在检验考生的素养水平”的考试,“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1]因此,教师如果还是局限于在课堂上梳理课本知识,补充相关内容,古今中外对比的话,只能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而这只不过是解决高中历史试题的基本工具而已,如果学生没有应对陌生情境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有工具也无济于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独自解决复杂、陌生环境的能力。

1.高中历史试题的特点

现在的高中历史试题有许多都倾向于使用一些弥补教材观点缺失,或者能够锻炼学生辩证思维的材料,也就是说,许多题目使用的材料观点是课本上所没有甚至是和我们传统的观点相悖或者冲突的观点,因此,如果学生拘泥于教材,固守传统观点的话,在面对一个陌生的新情境时将变得无所适从。

还有一些试题纯粹就是论从史出,就题论题,以材料说话,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提炼、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而这一类型的题目所用的材料一般也是学生平时所没有接触过的。

即使一些题目使用的材料较为常见,也可能是学生接触过的材料,但设问的角度与平时所见不同,由于问题设置的不同,再次使得情境变得陌生。

2.培养学生在陌生情境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重视讲评课的作用。

学生平时所做的历史习题每一题都有材料做支撑,而习题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是学生没有见过的,因此,每做一题练习,学生就是在接触一个新的陌生情境,并且要在这个陌生的情境下独立解决问题。高中三年所做的练习积累到一定的量,对于学生独立应对陌生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师一定要注重讲评课的效率。毕竟一开始学生面对陌生的新情境是无所适从的,要由教师在讲评课上引导,通过一定量的讲评课,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慢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补充多元史学观点。

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若平时学生只接触单一观点,思维局限,视野也比较狭小,若做题时遇到与所学观点不同,甚至相悖的观点时,会变得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平时在课堂上以及出练习时要尽量选取一些新的史学观点,或者多元史学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

例如,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是一战期间(1914-1918),一战结束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便迅速衰弱,但现在很多研究表明,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并没有迅速衰弱,或只是发展速度放缓,总之就是在1920年代还在继续发展。教师平时上课时就应该适当补充这一类的史料,打开学生的视野,不这样的话,一旦学生在做题时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很可能因为定式思维而规避正确答案。

2.3 引领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

唯物辩证法要求问题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学习历史同样需要如此。高中生正处于思维的发展时期,看待问题难免偏颇和片面,因此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就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避免非黑即白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历史事件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千头万绪的,这更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切入去分析历史事件。

例如: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不能单纯因为其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以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就将其归为失败,或者纯粹以革命史观出发而只看到它的不彻底性。应该同时让学生从辛亥革命在没有造成中国大规模内战,没有使中国社会遭受太大的损失和动荡,而是使中国平稳地完成改朝换代以及制度的变迁上认识辛亥革命是一场中国的“光荣革命”。[2]

传统教材以及教师上课,一提到北洋政府的统治,大多都是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封建独裁统治,过于片面。上课时应该适当补充一些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所颁布的有利于促进中国近代化的政策方面的材料。

2.4 新材料的运用。

高中历史教材所能呈现的知识与材料比较是有限的,而历史学科可利用的材料包罗甚广,纷繁复杂,平时的授课和习题训练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就题论题,打破思维定式,分析材料,论从史出。

曾经有一个题目,材料给出了1871年清政府与日本互设不平等条约的《中日修好条规》:

1871年中日两国签订《清日修好条规》,条规共十八条,其中第八条规定“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即领事),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按己国律例核办”。这表明

A.两国交往将遵循国际准则  B.两国对近代外交均缺乏了解

C.日本迈出侵略中国第一步    D.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有所提高

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个完全陌生的情境,做这种题目的关键其实就是先要有基础知识,既要对“领事裁判权”的概念有所了解,其次便是解读材料。然而学生面对这个题目时,根本就没有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情景之中,分析材料,而是根据自己的固有知识,或是想当然地乱选一通。

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知识梳理、知识补充以及古今中外对比是很难适应现在高考的要求了。教师要适当补充一些新材料、新观点,创设陌生的新情境,引领学生探究材料,训练学生独自解决陌生情境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一法通而万法通,以不变应万变。

參考文献:

[1] 张兆金,张海玲.2019年全国卷I选择题语境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8).

[2] 申晓云.民国史实重建与史论新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4(1).

猜你喜欢

新材料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园林艺术中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