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2020-06-23金万能
金万能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说道:“作为新时代教师,教学要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立德树人下初中地理教学原则、实践策略、落实价值进行了探究分析,通过教材探析、研学旅行、情境探究、分层引导、微课教学等手段,在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内容的同时实现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地理;探究分析
初中生正是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德育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想让初中地理教学得到育人的功效,就要遵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探究课本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地理中的德育素材,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品质的协调发展。这样既契合了地理课程标准,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掌握中得到地理能力的综合提升。
一、立德树人下初中地理的教学原则
(一)要立足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曾提出:“教师教学要践行地理特点,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地理知识,通过学习地理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服务生活、创造社会”。这也就是说明,教师要想让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得到贯彻落实,就要立足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在尊重和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情和个性爱好对教学任务进行科学配置,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得到地理素养能力的培养,以此来践行立德树人教学理念。
(二)要契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对于教学来说,教师面临的是全体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时候,要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其学习水平、接受程度、个性爱好等也会有所差异。为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道德情感、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教师就要充分遵从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置使得学生成为富有时代特质的人才,以此来实现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二、立德树人下初中地理的实践策略
(一)深入教材探析,加强学生德育三观教育
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曾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探析教材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这也就是说明,教师要想让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贯彻落实,可以利用教材探析为辅助,通过教材将地理特点本质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发挥地理学生的育人价值,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健康德育三观的树立。例如,在教学《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一地理内容时,为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种族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教学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为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了解世界不同种族人类的语言、宗教的过程中展开交流。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得到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德育三观的树立。
(二)利用研学旅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习过程,不仅涉及到人文、自然等内容,还会与社会生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这一多元素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这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也就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因此,为落实立德树人教學理念,实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借助研学旅行的教学手段,在寓教于乐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品质的协调发展。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这一地理内容时,旨在通过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使得学生形成建设祖国的正确世界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当地快递行业的运输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研学旅行,通过生活素材的引用使得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价值,最终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让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又能得到热爱生活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研学旅行使得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得到贯彻落实,在寓教于乐中实现学生地理学习能力、道德品质的提升和优化。
(三)开展情境探究,强化学生地理综合素养
在践行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探究的教学手段,通过具体情境的设置,使得地理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地理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以此来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这一地理内容时,为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热爱自然等良好品质的养成,实现学生人地协调观地理素养能力的深化。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我国自然资源情境图片,在图片情境的观察中让学生得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最终实现学生地理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在情境探索中让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得到渗透。
(四)融入分层引导,践行立德树人教学理念
俗话说得好“教书育人,育人德为先”,不仅折射出了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必要性,还有效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为此,当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要想让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得到育人的功效,可以借助分层引导的教学手段,通过学情教育的探索实现教学任务的科学配置,最终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美德教育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民族》这一地理内容时,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从而使得学生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树立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维护祖国统一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层次性内容为引导:对于差等生,可以让学生以我国民族的构成为学习要点进行探索;对于中等生,可以让学生就民族分布图进行分布特征的研究;对于优等生,可以让学生就民族的文化、生活、生产方式等内容进行探索分析。通过分层学习内容的引导使得学生得到道德情感的培养,然后结合分层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就“民族”这一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探索。这样既可以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又可以让学生在分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五)结合微课教学,提升学生道德情感教育
地理学科主要特点就是整体性和差异性,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造成记忆混乱的学习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为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手段,在整合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自然特征与农业》这一地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南方、西北、青藏等地图,让学生在图片的观看中对当地农业进行有机关联,对农业与自然关系展开综合考虑,在培养学生人地观念素养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读图能力的深化,让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又能够得到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道德情感的培养。
三、立德树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落实价值
地理素材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开认识世界、了解生活、探索自然的途径,还使得学生得到了综合素养能力的有效培养。而立德树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更是为学生学好地理、运用地理、掌握地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第一,在地理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可以让学生重回课堂主体地位,在契合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的基础上使得学生得到知识、能力和品质的综合发展;第二,教师可以在践行立德树人的同时对地理教材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得到道德品质的培养,为学生将来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创造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第三,立德树人可以有效践行地理课程标准,让地理学科特点得到充分落实。由此可见,其落实的价值。
四、结束语
对于立德树人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探究而言,教师要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挥学科育人的价值,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综合素养能力、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综合优化,最终实现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吉平.“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育人价值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8(4)
[2]张云清.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J].文理导航,2018(2)
[3]李京菁.立德樹人———地理教育的德育价值思考[J].地理教育,2019(2):4- 6
(福建省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南平3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