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2020-06-23洪汉星
洪汉星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很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教学过程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适应性,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体现语文教学中所包含的对学生进行关于爱国、爱校、爱家,感恩,孝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方面的德育教学,使得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渗透德育方面的研究,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0-0074-01
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以改变过去那种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知识灌输。为了解决单纯的语文教学或者是空洞的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寻找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两者之间的存在的纽带,人为地搭建二者之间融合的桥梁,以便更好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中,对学生更好地进行形象生动的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回归实际生活,回归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
1.借用课文的感染力,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心灵美
语文教育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包含着是非美丑,积淀着爱善仁德。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文,会不自觉地受到启迪与感染,有些关于“亲情”类的文章,字里行间展现的是亲人间的善良与孝心、体谅与理解,这些内容深深打动着学生,随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们在情感上便有了共鸣。当谈及他们的家庭时,有孩子反思自己的自私与任性伤害了爷爷奶奶,有孩子理解了父母的长期外出,开始体谅父母的艰辛,孝心的种子开始悄悄萌发。这样用无声的文字轻轻打破包裹在孩子们内心上的尖锐与刻薄,自私与冷漠,让语文不露痕迹地启迪学生智慧,润泽学生心灵,从而使他们向善求真,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2.利用教学中的多种活动,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活动丰富多彩,根据这些活动的不同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如借助演讲比赛可以激励其明确志向,坚定信念;辩论会可以使其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使其走出封闭,挑战自我……诸如此类的语文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还有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建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要适时、适当地举办一些高质量的语文活动,在丰富学生语文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
3.充分利用写作活动,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互动,沟通疏导
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做到胜不娇、败不馁的正确心理。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学生大多喜欢用日记、作文、书信等形式来表达心声,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些途径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跟这些孩子沟通,并认真耐心地对其进行疏导,这样可能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一时的心情,或许会影响他的一生。利用德育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就是在指导学生审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这样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什么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个启迪。教师及时、正确的德育渗透指导能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失为一种有效、合理的德育渗透教育手段,让学生愿意写作、认真写作,再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4.利用语文名著的号召力,重要的熏陶感染,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个性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名人形象的感化,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可以增长其知识,滋养其心灵,调节其情绪,完善其人格。中学生正是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来自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压力,会使他们长期处在忧虑苦闷之中,而且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也会引起他们情感上的激荡,要排解这些压力,寻找解脱的方法,课外名著的阅读无疑是最佳途径。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名著,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在跌宕的故事中受到震荡,在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中受到感染,还会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自觉地参照榜样,形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从而走出小我,走向大我。
语文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不断地去探究实践。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做出判断和抉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但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有两者巧妙统一,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才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周益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语文学刊,2015(27).
[2] 钟声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學语文教学参考,2012(4).
[3] 杨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亚太教育,2015(35).
[4] 陈德俊.浅谈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课外语文(教师适用),2012(8).
[5] 卢晓彤.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