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经济论坛:进一步凝聚全球华人力量共抗疫情
2020-06-23吴铭
吴铭
近日,中国国际商会与国际战略研究院共同举办世界华人经济论坛2020线上特别会议,就全球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张少刚,世界华人经济论坛主席、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人兼主席谢泉勇,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中国政策研究院副主任徐洪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邢悦等国内外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政商界代表线上参会。
呼吁华人统筹利用全球资源
张少刚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习近平主席的指挥部署下,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效。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切实发挥“企业之家”的作用,创新贸易投资促进工作方式,协助企业拓展市场,加强商事法律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代言工商,为我国企业营造良好的国际营商环境,提升国外工商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为充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凝聚全球华人力量,张少刚呼吁世界华人统筹利用全球资源,优化跨区域合作,探索创新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并主动融入营商所在地社会环境,展示和维护华人良好形象。
世界华人经济论坛主席、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人兼主席谢泉勇表示,疫情肆虐下多国关闭边境,贸易投资萎缩,致使全球经济面临重大挑战。中国面对疫情采取全面、果断措施,有效阻止疫情扩散,希望全球华人保持信心,持续努力,学习中国经验,尽快遏制疫情,复苏经济,让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提升全球价值链抗风险能力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李东红表示,疫情给全球价值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市场需求萎缩、供给不足的双重挤压下,全球价值链出现了断裂、阻塞问题。全球价值链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新时期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如何增强全球价值链的内在韧性,提升全球价值链抗风险能力,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立在分工协作、合作共赢基础上的全球价值链,使得链条环节上的各参与方都能在优势互补中共同创造价值,因此各国抱团取暖是增强全球价值链韧性的有效途径。”李东红提出,全球价值链参与方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扩大信息共享,以确保价值链上各参与方都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及时把握价值链各个环节整体与局部的状况,从而在充分确定现实市场信号下,采取相对协调的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低效率商业活动;二是建立长久的战略性合作,更好平衡长期和短期的关系,一方面积极应对短期的疫情冲击,另一方面做好准备,立足于长远发展;三是致力于提供更为普遍的相互支持,以确保价值链任何一方在处于困难之时,其他的各方能根据全球价值链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基于市场原则和长期战略合作的要求,及时伸出援手,在帮助价值链上的战略伙伴保持持续经营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发展,从而保障价值链的顺畅,使得各参与方在链条上实现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合作。
中国政策研究院副主任徐洪才认为,新经济、新型服务业、新的业态产生了对冲作用。“所以大家看到第三产业实际上受到的冲击,还不是那么太明显。特别是从3月中旬以后,中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复产稳步推进,因此就业情况稳步改善。与此同时,企业的开工率在上升,企业的收入、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得到明显的改善。目前大型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95%以上,小型企业的复工率也达到85%以上。总体来看,疫情的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
徐洪才表示,中国经济依旧中长期向好,中国产业链比较完整、产能充足、政策空间大,中国拥有扩大投资的潜力,例如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健康等领域,这些都为疫情之后经济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帮扶小微企业,稳定就业市场,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提振消费。“展望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中国市场空间很大、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很扎实。”他说。
数字经济将会成为经济增长亮点
“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但既不会导致世界经济一蹶不振,也不会一键重启,需要一个过程。”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看来,由于疫情的发展路径还很难预测,全球供应链各个环节难以马上恢复,需要一个相互协调和同步的过程。全球消费不会立即恢复,而居民收入的恢复取决于就业;各国财力不同,疫情期间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使企业债务和政府债务大幅度攀升,经济风险指数有所上升等,导致疫情过后全球经济复苏道路曲折。赵萍提出,贸易自由化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方式。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她认为,经济纾困量力而行,不应过度增加企业和政府债务;各国应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与优化;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疫情进一步加快了全球数字化进程,各国应抓住数字化机遇,数字经济将会成为经济增长亮点。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邢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阿里巴巴集团发挥平台型的互联网优势,调动数字经济生态中的所有资源和能力,针对物资供给、物流运力、民生保障、科技攻坚和中小微企业的帮扶等,成立了专项小组。通过平台力量输出抗疫经验,跟全社会协同抗疫。其中,疫情期间,中国上千万企业组织、超过2亿人通过移动办公平台钉钉开启了在家办公模式,用数字化的技术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全国14万所学校、290万个班级在钉钉开课,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的1.2亿名学生,在线化和数字化的技术得到普惠。为保证疫情期间企业组织正常运转,钉钉第一时间宣布视频会议免费开放,支持302方同时在线,全面覆盖大中小型企业的远程会议需求。
此外,赵萍认为,经济在复苏期间回到原初状态并不容易。一方面,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而破产的企业,也会摧毁一部分资本;另一方面,失业最终会削弱劳动者的技能。在收入与支出形成良性循环以后,消费才能恢复常态,其间会有一个时滞效应。
尽管这次疫情,让很多人考虑,“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全球化的方向并不会发生变化。“為有效控制疫情,很多国家采取了关闭国境的疏离措施,貌似世界各国正在掀起一场逆全球化的浪潮。但事实却是,疫情防控本身就是对逆全球化的压力测试。很多国家在关闭国境之后,也深深体会到,离开全球化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打击。这说明,世界各国需要全球化,只不过当前的全球治理方式仍然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全球治理结构。”赵萍说。
会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全球健康中心办公室主任杨鹏、华大集团国际事务副总裁熊韬分别从防疫工作中的交通运输、卫生保健、物资捐赠等方面分享了具体做法与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