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企出海路在何方?

2020-06-23齐力

中国对外贸易 2020年6期
关键词:产业链全球化供应链

齐力

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超出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并表示或将进一步下调这一预期。随着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关于“去全球化”的讨论不断涌现,同时多个发达国家以疫情为契机积极推动产业回流,为全球化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需要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需要开放,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战胜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冲击,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从今年两会传递的信息看,中国再次明确阐明了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在坚持资源全球合理配置、确保最佳成本效益的同时,也会更加注意缓解全球化引发的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弊端。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正酝酿巨大变化,海外市场的持续不确定性为中企对外投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未来中企出海路在何方?

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性有了新的判断和要求

谈到两会期间对企业走出去方面所传递信息的理解,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周昭媚认为,此刻中国对全球化坚定支持的表态至关重要,这不仅表明了中国对外政策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对多边主义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也表明中国愿意在全球化发展和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中企在国际化道路上即使暂时放慢脚步,但长期看仍是大势所趋。

周昭媚说,今年中国未设定全年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也就是不再保“GDP”,反而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项重点保障事项——即“六保”,在疫情背景下,就业和民生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政府在地缘局势空前复杂的形式下对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性有了新的判断和要求,传递了重要信号。

在“六保”中,一要保粮食能源安全,二是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而这两点均与企业走出去密切相关。周昭媚说,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炼油国和石油消费国,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原油对外依存度7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确保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加大与海外国家在能源类项目的投资合作以及加速推进能源运输通道建设有助于进一步稳定能源供应。至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重点指向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各国不同程度的隔离措施使得较依赖全球产业链的行业承受沉重打击;另一方面,美国近年来对华政策转向明显,多次将多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与机构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无疑将倒逼中企加速寻找非美国替代供应商,短期内相关中企的供应链风险大幅上升;但长远来看,这将推动芯片、精密仪器、通信人工智能等细分行业转型升级,国家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到战略性高度,有利于相关政策傾斜,对相关行业是长期利好。周昭媚建议,一方面中企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降低进口依赖;另一方面可考虑通过海外并购快速向产业链延伸,尤其是在产业链上游布局,以加强供应链韧性。预计未来海外关键原材料、资源及关键技术等标的将持续受到中企的青睐。

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了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也谈到,“中国外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聚焦的首要任务就是全力服务国内发展,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周昭媚认为,这也为中企未来走出去指明了方向——海外投资与并购将更注重企业的整体协同作用以及对国内实体经济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后疫情时代”,中企在海外布局上也将重点关注高端制造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等相关新兴产业标的。

投资重心转向亚洲,“一带一路”支撑作用凸显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互惠互利合作,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发展。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两会期间的记者会时强调,“‘一带一路的前景来自于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疫情之后,各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愿望将更加强烈,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需求也会大幅上升。中方将与沿线国家一道,大力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新增长点,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新动力。”

尽管疫情也对“一带一路”项目短期内造成一定冲击,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凸显其独特优势,中国与沿线国家投资与贸易均逆势上涨。同时,疫情下国际海运、空运物流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中欧班列由于其分段运输,接触比较少,凭借其独特灵活的优势保持常态化稳定运行,降低了疫情对中欧产业链和供应链带来的冲击,其装载的医疗防疫物资、汽车配件、电子产品和通信光纤等物品不仅为欧洲抗疫提供支持,也为各地陆续复工复产提供了保障,预计其将为沿线各国恢复经济提供强大动力。

周昭媚认为,疫情对“一带一路”合作是一个转折,也是一个契机,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突发的疫情凸显了沿线各国在医疗、卫生健康包括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的缺口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各国政府将有更大的动力推进相关民生基建项目。同时,本次疫情大力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民心相通进程,尤其是在医疗领域的沟通与合作。据统计,中国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截至5月中旬,已经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将中国诊断和治疗的经验分享给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共向19个国家派出了21支医疗队,其中大部分为“一带一路”国家。深入的人文交流是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推手,将有利于中企未来在东道国开展投资或各类经营活动。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称,在走出去方面,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要通过加快推进改革,降低制度成本,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政策组合拳,来促进外贸出口的平稳和提质。她说,在下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一带一路”建设将发挥引领作用。“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五通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加快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方面实现软联通。从而能够为企业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赵萍说。

地缘政治格局趋于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东盟: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和东盟的货物贸易总额突破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6.1%,东盟第一次超越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预计随着中老铁路和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互联互通项目稳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有望在年内签署,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10+1”的广阔的市场、东盟年轻的人口结构、中国与东盟各国临近的地理位置以及相近的文化认同为深化合作提供有利条件。未来,对于区域产业链与供应链完善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预计中企在东盟地区投资将持续增加,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将受关注。

欧洲:欧洲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较大,加上英国脱欧的影响,欧洲与中国开展互利合作的空间越来越广,只有合作共赢才是尽快恢复经济的有效手段。尽管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在欧洲部分国家盛行,但中欧经贸关系总体机遇大于挑战,随着双方积极沟通以尽快举办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和中国—欧盟峰会,安永预计欧洲未来仍将是中企投资的重点区域之一,关注基建、生态环保、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美国:尽管中国仍在落实此前达成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内容,但美国疫情的恶化正作为导火线将中美关系降至冰点,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美国一些政治势力正在绑架中美关系,试图将中美关系推向所谓‘新冷战”。在此情况下,中美沟通机制失灵,中美关系或将进入寒冬,中美贸易将有可能继续萎缩,中企对美投资需更加审慎,已有投资的企业应综合评估运营和合规风险,做好风险管控。

猜你喜欢

产业链全球化供应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