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新思路
2020-06-23齐炜
齐炜
摘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其对于教师改进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中职院校建筑专业而言,其本身具备显著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新思路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当前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学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中职建筑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思路;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0-0017-02
素质教育理念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要加快经济建设转型的步伐,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这也对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中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及企业培养专业化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需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有效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这本身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的。
1.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现状
1.1 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浓厚。
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课堂氛围不够浓厚。很多中职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着不认真听讲、玩手机以及睡觉等不良行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处于割裂的状态。究其根源,在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浓厚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实现有效地提升。
1.2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中职院校部分学生存在着自控能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等问题,不会选择主动参与到新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去。中职建筑专业本身具备较强的理论性与系统性特征,因此学生如果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势必会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3 技能实训课教学方法单一。
中职建筑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虽然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其采用的实训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建筑CAD、建筑算量、建筑测量等这些技能实训课程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导致中职建筑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新思路
2.1 重视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
素质教育理念实行以来,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進步,尤其是中职院校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并且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职院校对于缓解我国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诸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中职院校建筑专业所开展的教学改革工作已经得到了广泛地重视与认可,并且结合自身院校实际建立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体系,但是从我国中职院校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情况来看,其效果并不太理想。由于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存在着起步时间较晚、对教学改革的内涵认知不清以及教学改革工作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导致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新形势下,需要从社会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快开展专业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步伐,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做好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构建等多方面的工作,最终为社会其相关企业培养出专业化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另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所开展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需要加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着眼于未来,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2.2 加强实践能力和知识学习能力的结合。
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于中职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推广”这一重大变化,就要求学校培养出全面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首先学生必须具备完善的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其次还需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道德素养,从而能够积极灵活地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与现实问题,实现有效地进步。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学校关于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要想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地全面提升,专业发展需要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战略。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建筑专业所开展的教学改革工作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稳抓学生基础专业知识应用的基础上,与新时代发展的BIM技术推广的需求相结合,做到创新与改进。针对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与方式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健全素质教育理论及方法,完善方法体系,从而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营造出素质教育理念的浓厚氛围。中职建筑专业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内容的传授,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实现二者的密切结合,这与素质教育理念所倡导的理想教学模式是相契合的。
2.3 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中职院校建筑专业所开展的教学改革工作要求彻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过去僵化的、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转变为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方式。教师需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独特的体验,并且加以积累,以此来推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在课堂实际教学中,不再完全依赖教师,针对学生能够依靠自身或者是小组合作探究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不用进行讲解,针对个性化的问题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针对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地提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中职院校需要密切联系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建筑专业的特征,构建个性化的建筑专业教学新体系,以推动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为目标,为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创设特殊的通道。借助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企业及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
2.4 积极开展互动与探究式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建筑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工作首要任务需要及时调整与优化基础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互动与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与质量,注重对当前中职院校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环境的改善,进而获取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具体做法包括: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可以适时地增加向学生提问的次数,并且对于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可以开展有效地指导与督促工作;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加入到最终的考核与评估体系中,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维护课堂教学环境的自觉性与重視程度;在增加课堂教学互动次数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加以构建,组织学生学习与讨论具体的问题,从而获得高效互动与沟通的课堂教学氛围。另外中职建筑专业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说在对与建筑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选择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具备代表性建筑物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们进行观看,结合交互式仿真软件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帮助学生获取对建筑测量、施工技术等知识直观的认知。教师顺势可以为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行选择比较感兴趣的建筑进行测量,制订施工方案。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自主探究意识的同时,促进其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2.5 创新技能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所开展的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加强对技能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地提升。积极尝试对技能实训课教学方法创新。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对于中职建筑专业教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中职建筑技能实训课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可以选择引用科学新颖的方法以此来促进建筑技能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说教师可以采用当前比较实用的产教融合教学方法,以学生掌握建筑CAD绘图技能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并且以学校现有的专业实习基地为载体,引入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由企业导师引导学生结合工程实例参与CAD绘图实习工作,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教师在这一进程中,通过观察学生们在具体实习过程的任务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在专业技能掌握上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对个性问题予以指导,并在教学中对共性问题予以解决,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技能实训课中,教师可以将任务驱动法、理实一体法等应用到教学实际中,通过设置特定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本身具备显著的社会实践性以及多学科关联性等特征,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所开展的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必须要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社会就业岗位要求以及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出发,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逐步促进学生社会实践应用能力的增强,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式以及师资团队的质量等方面入手,促进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莹莹,赵文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7(10).
[2] 王磊.浅谈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课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71.
[3] 游化彪.新时期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有效教学模式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150-151.
[4] 俞晓燕.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建筑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