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反思

2020-06-23朱信强吴建强

决策探索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全面认识哲学

朱信强 吴建强

【摘要】哲学理论蕴含在所有事物当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我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最初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没有经验可循,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强大的理论背景下,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哲学;发展;认识;全面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但整体是呈上升趋势。这种发展趋势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这种内在性的规律恰恰也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这和唯物历史主义观点是一致的,符合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我国的发展也一直遵循这种发展规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不断探索中国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政治、经济、教育还是生态环境,都经历了曲折和稳步上升的发展历程,并且通过不断的修正、前进,取得了目前的成就。因为我国的发展既不能照搬他国的经验,也无先例可循,所以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线,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成熟的方式方法,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規律。通过不断总结这些方法路线,发现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政治哲学体系,而政治哲学体系的过渡性也必然伴随着一个过渡时代。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并一直存在于事物本身中。这是事物的本质,具有客观性。采用这种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全面的,不会出现片面性,既不会出现形而上学,也不会出现主观片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同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会一帆风顺,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必须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找出内因,先发展局部,由局部带动整体,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先富裕起来,不断完善发展体系。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建设体系逐步完善,多方位、多点面,全面铺开,每一步发展都互为因果,既有独立的一面,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除了经济建设,治党治国各个方面,也在积极推进。法治是发展的保障,也是管理国家的方式方法。为促进经济发展,更要注重法治建设的基础地位。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体系。该过程虽然曲折,但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中国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改革不断深化、制度不断完善,执政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依法治国才能有成效。我国只有向法治化、制度化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有助于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体现了哲学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学习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公有制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弊端开始显现。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在1949—1978年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前30年,我国经济陷于长期的增长停滞。当时中国经济采取了一条政府主导发展重化工业,通过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实现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的快速赶超,这就为后来经济停滞埋下了伏笔。在这种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通过运用哲学思想,我国从动态的发展角度正确审视了经济增长中的问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最终解放了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之后,我国对以往结构主义的发展战略重新进行了思考,不断发展家庭联产责任制,把农村生产搞活,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发展。随后,我国把农村的改革经验推广应用到了国有企业,促使劳动力从低生产效率企业向高生产效率的其他部门进行转换。1992年,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验的积累,道路越来越清晰,而这种发展模式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纵观1978—1992年的经济发展史,是不断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向指导实践工作,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当今,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能力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三、教育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运动原理来全面阐述教育规律,可以统一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如果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一致,也就出现了矛盾问题,要针对矛盾的主次方面,运用矛盾的原理来解决问题,让我国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高。采用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理论,进一步说明教育哲学的科学性,符合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需要。新时代下,中国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都要符合国情变化,教育改革要适应新时期学生的要求。要运用辩证唯物论来改变教育的理念、方法、手段和内容,使其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要统一学生的思想意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要用辩证法进行理论创新,用动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教育,使伟大梦想得以实现。文化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能动性的社会主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普及科学技术,可以增进文化知识,提高并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使经济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四、从哲学的角度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无论哪个国家都会面临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与环境问题是突出的矛盾问题,要协调好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进行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极大刺激了经济领域。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帮助我国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却忽略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和对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发展,又不能破坏环境,这是一个矛盾的主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唯物主义的体现。生态问题是人与自然的问题,只有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才能为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提供理论来源。新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方面,必须科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遵循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坚持人的主导地位,发展才能可持续,这也体现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观,注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全面建设与发展,防止片面化发展。

五、运用哲学思想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唯物辩证法对物质和意识的认识分得很清楚,物质决定意识形态,物质是基础,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相对应的就是主客观的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意识形态符合客观物质基础,做到两者相互统一,直面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不断自我革新与进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矛盾无处不在,最初的矛盾是阶级矛盾,之后的主要矛盾就是完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主要矛盾,我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农转工,这是必然的,是单线性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生产力,经历农业和工业社会,也是单向性发展,并不是多方向性的发展。当时的历史环境,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在当前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重大论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历史选择是依据历史事实和当时的发展力水平总结提出的,任何问题的处理,都必须以实际为依据,实事求是。同时也体现了唯物论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认识的不断发展、矛盾的正确论述,体现了当代中国正积极运用哲学思想处理发展中的问题。

总之,当代中国的发展,无论从哪方面看,无不体现了哲学思想,哲学的发展观指导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这样的发展理念才是可持续性的、科学的发展观念。

参考文献:

[1]张师伟.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焦点话题、主要议题及研究方法反思[J].岭南学刊,2019,(4):5-18.

[2]崔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影響[J].科技风,2019,(24):244.

[3]杨洪源.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8年年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18,(12):104-106.

[4]梁媛.从哲学层面谈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青年与社会,2013,(33):327-327.

[5]程虹,高诗雅.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质量:制度红利与人口红利的叠加效应[J].宏观质量研究,2019,7(2):1-29.

[6]张沁悦,丁林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探索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4):16-27.

[7]白银龙,舒盛芳.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对世界体育发展的贡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5):381-387.

[8]曾倩,吴航,刘飞.全球经济格局新特点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8):113-117.

[9]孙明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8,(6):118-123.

[10]赵圣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哲学智慧[J].神州,2019,(15):257,259.

(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外科第二党支部)

猜你喜欢

全面认识哲学
菱的哲学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武术功能的“全面性”与全球化发展
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全面“营改增”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