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2020-06-23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七病区辽宁兴城125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休克精神分裂症安全性

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七病区 (辽宁 兴城 125100)

内容提要: 目的:评估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7.32% vs 4.88%)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类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重性精神病,多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临床症状涉及思维、感知、行为和情感等多方面,出现明显精神活动不协调情况,但通常患者意识清楚,且智能基本正常,也有少部分患者发病过程中出现认知功能受损情况,病程较长,病情迁延不愈,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目前精神分裂症病因尚未明确,临床无有效根治方法,通常采取药物治疗,但存在耐药性等问题,效果欠佳,因此需找寻更为高效且安全方式,其中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应用价值较高。本文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评估其安全性,旨在提高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效果,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0~62岁,平均(46.13±2.87)岁,病程3~19年,平均(11.43±2.69)年;试验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0~62岁,平均(46.54±2.21)岁,病程3~18年,平均(12.87±2.7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2)无药物滥用史、醺酒史患者;(3)监护人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患者。

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史患者;(2)入组前6个月接受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3)伴有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4)智能障碍或伴有物质依赖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选择奥氮平(LILLY,S.A.,西班牙,注册证号H20160531),口服,初始剂量为5mg/d,1次/d,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7d内逐渐将剂量增加至15mg/d,持续给药12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无抽搐电刺激治疗,治疗时患者仰卧,给予患者依托咪酯,静脉滴注,0.3mg/kg,同时配合司可林,静脉滴注,1mg/kg,联合丙泊酚,2mg/kg,待麻醉起效后确定患者优势半球颞侧,与电极相连,电阻<1000Ω,通电电极5s,待患者休克后进行活瓣气囊加压供氧,同时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25%),用量250mL,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第一周治疗3次,后续每周治疗2次,持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文献[2]制定如下标准,分3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平稳,PANSS评分减分率>70%;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PANSS评分减分率为50%~7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其中PANSS评分剂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包括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分值越低说明症状越轻,减分率=(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2)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包括:恶心呕吐、嗜睡、口干。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χ2值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4%,与对照组73.17%相比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7.32% vs 4.88%)差异较小,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n(%)]

3.讨论

精神分类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发病后出现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情况,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且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增加了家属及社会负担。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研究[3,4]认为与额前叶边缘系统、中脑中5-羟色胺、多巴胺神经系统功能丧失有关,因此治疗关键在于对5-羟色胺、多巴胺进行调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奥氮平是非典型精神分裂症药物,对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进行有效抑制,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但对认知功能调节效果欠佳,且长期服药存在耐药性升高等弊端,整体疗效不理想。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利用电流刺激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使得大脑点皮脂层电活动同步化,并促使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提高受体活性,抑制胆碱能突触传递,进而达到抑制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效果,但治疗时患者意识受电流影响暂时消失,是否治疗会损伤患者意识尚未完全定论,但临床大量研究[5]指出电流在损伤意识的同时,还会刺激修复因子释放,促使神经细胞自我修复,整体而言对患者电脑功能、意识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治疗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分类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理想,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休克精神分裂症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