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在质量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为例
2020-06-23李丽君
李丽君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621000)
0 引言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是2012年9月教育部修改学科目录后特设的新兴专业,至今全国只有24所高校开设[1]。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其教学、教改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取得多少成果。笔者通过在知网上使用“互联网+”、“质量管理”、“教学模式”关键词搜索发现,相关研究论文几乎没有。可见,“互联网+”形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质量管理类课程实践研究刚刚展开,尚无完备研究结论。因此,为促进高质量建设人才培养,相关研究势在必行。如果能够完成相关研究,必将促进质量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还能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制造2050”储备人才。
1 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出版后,质量管理便成为一门学科。互联网在21世纪初风靡全球,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及亚洲很多国家逐步发展起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种教学模式,如思科的云教学平台、Zoom、Google、WhatsApp等开始广泛运用质量管理教学。因此,国际上出现了相关研究。
1.2 国内研究现状
自2015年7月4日,我国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热潮[2]。随着“互联网+”与现实工作、生活等方面结合越来越紧密,互联网+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网+”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提出了“三个转变”重要指示,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品牌必然离不开中国制造和中国质量支撑[3]。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势下,中国制造如果希望抢占先机,就需要具备一批合格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满足我国质量高速发展的需求。 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发源地,高等教育必然应朝着培养质量管理专业人才方向发展[3]。
基于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以“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为主题进行文献搜索,发现相关期刊、会议及学位论文等共223篇。关于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17—2019年。由于我国质量管理相关专业起步较晚,“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在质量管理类课程实践属于新兴研究方向,通过对知网文献的分析发现,在质量管理类课程实践研究中,几乎找不到关于“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内容。
2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标
通过在质量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混合教学模式,达到提高质量管理课程教学目的。
2.2 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国内质量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互联网+”背景下多种教学模式(如超星泛亚、微课、MOOC、教学软件、APP等)的混合运用,判断学生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掌握情况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确认学生是否达到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3 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并整理项目研究参考资料,以便进行研究。
(2) 分析法:分析质量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互联网+”教学模式相关数据。
(3) 评估法:通过作业、实践、论文、考试等评估学生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使用对质量管理类课程的掌握情况。
(4)调查法:调查收集学生对质量管理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或访谈法。
(5)统计法:运用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持续改进。
2.4 研究过程与步骤
(1) 查阅书籍资料,寻找研究理论依据和同类研究现状,努力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材料。
(2) 召开研究会议,通过研究会议对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论证,明确研究思路,制定初步研究方案并分解落实研究任务。
(3) 组织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4) 组织研究小组成员进行方案研讨,并完成开题报告撰写工作。
(5) 按照所确定的实施方案进行课题及子课题研究。
(6) 将研究成果(含阶段性成果)编写成报告和论文并发表。
(7) 验证研究成果是否有效,在实际教学中按照策划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教学,以便验证研究成果。
(8) 对照研究方案进行全面总结,整理资料,分析反思,完成各项成果资料汇编工作,撰写结题报告。
3 研究过程
3.1 确定研究样本
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为例,进行“互联网+”形式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质量管理类课程实践研究,本研究基于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应用型课程改革背景提出。选取质量管理工程专业2016级(2019年已完成专业课程学习)、2017级学生以及全校选修质量管理类课程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涉及质量管理类课程包括:新全面质量管理学、质量管理、国际认证认可、质量经济与品牌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六西格玛实务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使用混合教学模式包括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手段:线上教学(超星泛亚学习通、SPOC系统、TFinfo APP、微课、MOOC、QQ、腾讯课堂等)、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等。
3.2 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实现质量管理类课程教学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对混合教学模式分门别类进行专门策划,以达到将“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融入到质量管理类课程教学的目的。例如,将课程考核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上考核包括电子作业、章节测试、云学习、课堂互动等4个部分;线下包括传统课堂教学、课堂考勤、期末考核(含实践考核,期末考试)等3个部分。针对不同课程可分别选取以上各部分进行任意组合,设置不同成绩占比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并以此项目完成相应课程的学期考核,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考核(例)
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在教学进度策划时就明确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线上或线下),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个性化教案,再依照策划要求,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进度(节选)
3.3 学习效果跟踪
(1)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混合教学模式的线上学习任务点,基于学生对学习任务点的完成情况,使用“云教学”收集线上学习数据监测课程学习完成率,并通过学生完成每周任务点学习的响应时间评估课程设计的适宜性,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例如:统计两个月来学生每周任务点完成响应时间发现,除第一周学生完成响应时间超过3天外,后续2-8周在课程当天就有超过90%的学生完成任务点学习。
(2)在课中和课后注重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如线下传统课堂、线上手段超星泛亚学习通、SPOC系统、QQ、腾讯课堂等)完成“云教学”,合理搭配使用课堂作业、章节测试、分组任务、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及时进行学习效果跟踪。例如:六西格玛实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使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以达到促使学生反复熟悉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3.4 学生反馈
为了解学生对质量管理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以便于混合教学模式改进,设置专门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共发放问卷134份,全部回收。分析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得到以下结论:
(1)在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满意度项目调查中,最终学生满意度为95.5%。
(2)在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度项目调查中,97%的学生都选择满意。
(3)在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中,79.9%的同学反馈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12.7%的同学反馈只是听懂了理论知识,7.4%的同学仅了解了书本概念。
(4)在对课程知识能否顺利运用于未来工作的调查中,37位同学认为“完全可以”,90位同学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一定可以”,6位同学“无法确定”,仅1位同学提出“完全不能”。
(5)在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进意见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同学希望能加大课程与实践结合程度,并希望教师能提供一些真实项目实践。
4 结语
本文基于“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对质量管理类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学生给出的调查反馈,可以确定整个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也发现一些尚需改进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在教育教学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能更好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云教学”)成为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