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情境下的“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为例

2020-06-23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孟亦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新天地课外阅读素养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 孟亦萍

一、调查:“梳理与探究”怎么教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每个学期末都会留出几周时间用于所谓的“期末复习”,这就是简单意义上的“梳理与探究”。笔者向语文教师做了一份调查:会采用哪些方式指导学生期末复习?调查结果如下:大多数教师会按照课文顺序讲解,把重点内容整理给学生抄写、熟记;按照知识点分类复习,从字词识记到句式练习,从人物形象到懂得道理,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学生反复抄默背做,分类练习;最后,学生完成单项或综合练习试卷,教师讲评,学生订正,循环反复,直到期末考试。

反思这种习以为常的期末复习形式,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它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做题式复习,学生获得的大多是具体的、零散的、固定的、只适应于考试的“惰性知识”,完全偏离了语言知识迁移运用的自我建构,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语文素养。其次,它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强制式复习,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沦为刷题的机器,根本谈不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语言文字的情感,更不要说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的发生。最后,它是以分数为中心的单一的、片面的知识性评价,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做对题、得高分,失去了用评价撬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价值和意义。

二、实践:真实情境下的“梳理与探究”怎样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随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试图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的样本和新的模型。

在基于教材提炼8个大单元主题的基础上,增加“梳理与探究”单元(见图1),引导学生主动回顾、整理一学期的语文学习经历,巩固识字写字的方法,展示诵读与积累的收获,分享阅读与表达的经历,提升语文能力和学科素养。它通过学习者自身对所学知识的梳理,融入并改善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

表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主题”

1.基于语文素养要求,设定“梳理与探究”学习目标

三年级的语文学习,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年段,学习目标、要求、方式和低年级都有很大不同。开始关注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尝试进行书面表达,初步感受阅读和习作的乐趣。“梳理与探究”是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学会反思、学会学习的过程。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将一学期所学的生字新词、语篇句段等语言材料和言语知识结构化,将言语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方法策略,并能在言语实践中动态重组、综合呈现的学习目标。结合三年级上册的总体目标,确定“梳理与探究”学习目标:

(1)用自己的方式、按照一定的规律梳理本学期认识的250个常用汉字及其他汉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展示用钢笔书写的正楷字,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读、讲、演等方式回顾一学期学过的课文、读过的故事,能把阅读过程中的新发现整理并归纳出来,讲给同学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整理一学期以来自己写过的日记或习作片段,再次修改或同学互相修改,汇编成《日记集》。

(4)将一学期不少于10万字的课外阅读做成“阅读地图”,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并乐于与同伴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5)从自己的日记或课外读过的故事中选取一个内容,和小伙伴一起用小剧场表演出来。

2.全面理解把握教材,提炼“梳理与探究”主题情境

指向语文素养的大单元教学中的“情境”是整合性的真实情境,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符合当下兴趣的特定环境,打通日常生活实践与课程学习之间的联系;能调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基础,又与学习内容比较切合,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引领学生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它统领整个单元教学过程,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载体。

三年级上册8个单元选编27篇课文,8次习作,4次口语交际,7个语文园地,1次快乐读书吧。三年级,学生们开启了新的语文学习历程,学习写钢笔字、自主阅读、写日记,学观察,能预测,会想象……基于此提炼“我的语文学习新天地”这一真实的大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一学期的语文学习生活,学生们在与一个个汉字、一篇篇课文、一个个故事的深度对话中,进入语文学习新天地,畅谈这一学期在语文学习中的“新发现”,亮出在语文学习中的“新作品”,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巩固学到的新本领,获得丰富多样的体验,提升学科素养。

3.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

大单元教学设计坚持以学生学习行为设计为主线,围绕单元主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单元学习过程,而且前后关联,逐层递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用语文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自我建构,语文素养得到螺旋式上升。

三年级上册“梳理与探究”设计“两个任务、五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梳理与学习,将本学期识字写字、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课外阅读内容统整在“我的语文阅读新天地”主题情境中(见下图)。

第一个任务“畅谈新发现”。“玩转汉字乐园”,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梳理本学期认识的250个常用汉字,在具体语境中学会正确判断及合理运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展示用钢笔书写的正楷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漫游故事城堡”,学生通过读、讲、演等回顾一学期学过的课文、读过的故事,并能把阅读中的新发现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与同学交流。

第二个任务“亮出新作品”。学生整理一学期写过的日记或习作片段汇编成《日记集》,可以是图文并茂的纸质日记,也可以是电子日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做成“阅读地图”,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与同伴分享阅读成果。最后从日记或课外故事中,选取一个最喜欢的内容,和小伙伴合作表演。

4.以活性化素养为旨归,落实全过程测评

大单元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旨归,不仅将评价嵌入学习全过程,而且教与学的要求与评价的要求相一致,通过进阶学习和评价,逐渐达成学业质量标准要求。过程性评价与单元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是在完成每个学习任务或学习活动的时候,给出评价的标准或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和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单元形成性评价,是单元练习与综合测评,让完成学习任务、做项目研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种学习,也成为一种评价,让评价变得更有趣味、富有创造性。

三年级上册“梳理与探究”,设计了这样的综合测评题:

我们的“语文学习新天地故事会”

历时两周的“我的语文学习新天地”,我们一起玩转“汉字乐园”,制作“汉字护照”,创编汉字故事;一起漫游“故事城堡”,分享“新发现”。我们还一起汇编《日记集》,制作“课外阅读地图”,一起准备“小剧场”表演……这一切的背后,是否发生过让你难忘的、值得用笔记录下来的小故事呢?把这些小故事写下来,开个“语文学习新天地故事会”吧!

(1)写一写“我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小故事”。回顾两周的学习过程,选择一个小故事写下来,改一改,用端正、美观的钢笔字抄写好。

(2)制作“我们的语文学习新天地故事会”邀请函。嘉宾或评委可以是读物中的小精灵,也可以是小伙伴或大人。

(3)举行“我们的语文学习新天地故事会”,可以配上画面、录音、视频等。

这个“梳理与探究”综合测试设计,给出了不同水平的学生作答及评分标准。

题目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能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有自己的感受。修改比较完善第二题 能写一个邀请函第一题 能写出一个故事能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进行修改邀请函写得比较完整,书写美观第三题 能讲述故事 能把故事讲述完整邀请函写得比较完整能把故事讲述完整,还有自己的感受

三、反思:真实情境下“梳理与探究”实践的启示

“梳理与探究”,依据课程标准研究整册教材内容与编写意图,研究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能力,研究学生的语文生活,统筹考虑设计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主题、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与学习过程、评价与反思,破解了传统期末复习的现实困境。这样的实施模型,关注学习的社会性,强调学习是基于学习者共同体而发生的,也必将逐渐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强调讲授和操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自我反思和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改变。这种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使语文更加鲜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真实的语文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精神生长的过程。当学生面对真实的情境任务、学习活动,不断展开逐层深入的“梳理与探究”时,将不断积累更加丰富的方法策略,不断增强知识结构化和语言运用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实践证明,“梳理与探究”作为语文学习的方式之一,期待更多的语文教师在这一领域展开实践与研究,让期末复习阶段的“梳理与探究”为学生开辟一片崭新的语文学习天地,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一段有意思的语文学习之旅。

猜你喜欢

新天地课外阅读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2007、08合刊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喜茶虹桥新天地店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念好“服务经” 拓展新天地